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推进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式。研究从技术哲学视域出发,整合“技术—主体—情境”的分析框架,从这三个维度阐释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复合意涵:既包括数字教育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也包括教育行动主体数字素养的提升,共同形塑着现阶段中国教育体系全新的发展方向和实践形态。客观而言,如今教育数字化转型在创新教育方式、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也可能造成注意力失焦和新型数字排斥、行动主体数字胜任力脱嵌、教育异化等多重不确定性风险,限制中国教育水平与教育质量的提高。对此,研究认为不仅需要从技术维度推进数字教育技术的韧性运用,还要从主体维度提升多元行动者的数字胜任力,更为重要的是推动数字教育中的主体性回归。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的风险防范意识关乎着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新时代,在立德树人的教育要求、风险社会的现实挑战、大学生主体风险防范能力不足的现实需求背景下,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要把培养大学生防范和抵御重大风险的意识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增强大学生的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文章从风险防范意识何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命题为切入点,分析了当前大学生风险防范意识存在的问题表现,从宣传阐释、话语建设、机制搭建三个方面论述了大学生风险防范意识培育的路径研究,从而有效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应对现实生活中的风险挑战,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筑牢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数字教材编制,能够有效解决技术呈现和受众认知间的冲突。但是,人工智能技术加持之下的数字教材编制,可能遭遇课堂规范与责任伦理弱化、系统化教材知识体系解构、教材目标定位泛化、数字化资源运用易引发法律风险隐患等伦理危机。以伦理视角对智能技术融入数字教材编制进行审视,应遵循技术向“善”和“人”的发展融合的价值诉求,重视数字教材编制主体多元协同和融通的关系诉求,坚守数字教材编制体系“三性”融汇的内容诉求。因此,化解人工智能融入数字教材编制伦理风险,应立足于建构人工智能的伦理准则和技术责任制度,明确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伦理规范与技术责任,重拾“以人为本”的数字教材编制教育价值理念,动态监控智能技术融入数字教材编制全过程,充分审视智能技术融入数字教材编制的设计机理和强化智能技术融入数字教材编制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4.
根据不同教育基建项目融资主体的多种融资渠道,分析教育基建项目融资风险,主要包括财政风险、信用风险、利率风险、道德风险、社会风险等,提出强化政府专项债券日常管理监督、构建形成系统化的债务风险防范机制、盘活存量资产减少财政赤字、实行失信公示制度、优化财务预算管理、金融衍生工具进行利率风险对冲、采用有限合伙、建立资金管理者市场、强化对国有投融资平台企业的监管等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5.
数字教材在发挥育人积极作用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其有效应用与健康发展的风险挑战。因此,如何正确研判和防范数字教材风险成为智能时代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科学、技术与社会(STS)视角的分析可知,智能时代数字教材风险具有错综复杂性、不确定性、强隐匿性等特征。针对数字教材的风险特征,应制定有前瞻性的数字教材风险治理规范,研制兼顾各利益相关者诉求的数字教材风险治理方案,建立健全全过程的数字教材风险监测评估机制,加快研究数字教材风险识别与防范工具,建立人机协同的数字教材风险治理机制,建立数字教材风险的问责与警示机制等。  相似文献   

6.
企业在技术创新的同时,会采取一定的风险防范策略。风险防范策略的组织实施关系到企业技术创新的成败。本文论述了四种风险防范策略的运用条件、具体要求和应用结果,提出了企业只有合理运用这些策略,才能把技术创新风险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7.
数字教育是数字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快速深入应用,数字教育产品已从教育APP、小程序、云平台等成熟形态迅速衍生出大模型、虚拟机器人等创新形态。AIGC在为教育提供便捷的家校社联系、多语种的流畅交互、高效率的阅读批改等技术红利的同时,仍然面临资源质量良莠不齐、信息无序扩散、算法设计与人的认知发展弱关联等挑战。为此,亟需从社会定义范式和行为计算范式的双重视角来构建一种贯通“数字资源—信息传播—算法设计—认知评估”的四维风险矩阵,以定性和定量分析AIGC教育应用的潜在风险。同时亦需从“监管者—开发者—使用者”的主体协同视角构建治理框架,通过行业应用准入审查和服务集群常态化测评的路径来输出决策支持和治理建议。该四维风险矩阵和治理架构可为政府监管者、家校使用者和产品开发者推进AIGC良性应用生态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新兴数字技术的广泛普及和跨界融合,使数字技术赋能下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现实可行性。它拓宽了民众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使获取协商议题更加及时和便捷,民主监督更加公开透明,民主流程间的衔接更加顺畅。但数字技术赋能下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在运转中也存在着潜在风险,例如民主冷漠现象日益加剧,群体非理性行为增多,政府的管控难度增大。规避上述潜在风险,要在保持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平衡、理性认知与利益表达平衡的基础上,构建基于规则的数字技术支持,提升参与主体的数字民主参与能力与意识,加强数字民主安全治理保障,以此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数字技术赋能下的良性运作。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社会转型和自然环境加速变迁的境况下,要防范与化解重大风险和持续有效推进危机治理工作,就必须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因势而新,因事而动,开拓危机治理新的工作路径。思政教育全方位、系统化、长期性的特点,使其蕴含深远持久的巨大能量;它所具有的监控动员功能、协调稳定功能和激励升华功能,使其在政府治理、社会发展和防范与化解重大风险中具有举足轻重、无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更新风险防范和危机治理理念、优化风险防范和危机治理主体、明晰风险防范和危机治理内容等措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作用,构建常态风险防范和非常态危机治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0.
教育信息化开启了教育现代化新征程,技术赋能教育成为发展主旋律。然而,技术所塑造的社会形态正具象化为一种风险社会,不仅引发了全球性治理,也使得技术赋能下的教育“暗藏危机”。研究从主体行为失范的视角分析了五大教育关键主体所面临的可能挑战,并剖析其主要根源在于技术设计与价值意向性的偏误、技术加速逻辑混淆教育育人逻辑,以及教育治理意识与方式缺乏超前性三个方面。为规避风险社会中的教育危机,可以从技术的研发、应用到监管,筑起教育安全防线,全面提升防范意识与能力。  相似文献   

11.
当前,智能技术与教育的全过程融合正推动教育方式发生深刻转变,同时衍生出算法歧视、技术滥用、隐私泄露和教育主体错位等技术伦理风险,如何规避风险以最大化享受智能技术红利成为智慧教育发展的重要议题。为此,文章首先分析技术伦理相关报告文件,刻画智慧教育在智能技术、教育主体、教育数据和教育监管四个向度的技术伦理取向;然后,文章剖析“教-学-管-评-练-研”六大智慧教育典型场景下的差异化技术伦理风险表征,将其产生根源归为技术工具失信、教育实践失范和师生素养不足三个层面;最后,文章从技术升级、风险管理、问责监管、数据流动和素养提升角度给出风险防范与治理建议,助力智慧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民办学校办学风险主要表现在政策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和市场风险等方面。为了防控这些风险,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主要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是为民办教育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稳定的发展政策环境;二是加强对民办学校的监管,特别加强对民办学校资产与财务的监管,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13.
民办学校办学风险主要表现在政策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和市场风险等方面。为了防控这些风险,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主要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是为民办教育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稳定的发展政策环境;二是加强对民办学校的监管,特别加强对民办学校资产与财务的监管,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14.
研究生教育阶段个体教育投资风险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生教育阶段个体教育投资存在的投资风险,主要表现在就业风险、预期收益风险、过度教育风险以及个体自身风险等。这些风险的存在必须加以关注,并应该分别从投资者个体与政府出发,探讨采取何种措施加以防范,从而引导投资个体理性投资于研究生阶段的教育。  相似文献   

15.
数字教材是融资源、平台、数据与服务为一体的课程教材教学体系,是信息化环境中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是推动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抓手和突破点。数字教材可以为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数字教育资源、智能应用平台、核心教育数据以及教育教学服务,能够推动技术与教育内容、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深度融合,进而促进教育系统全要素的数字化转型。应以数字教材为核心内容资源,建设高质量数字教育资源体系;扎实推进数字教材全面应用,促进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动数字教材应用数据共享,充分释放教育数据的要素价值;创新数字教材教育服务业态,促进数字教育生态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民办高校发展状态整体平稳向好,但各类风险挑战一直伴随着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进程。现存风险主要表现于资金财务、内部治理、教育质量等领域。建立民办高校办学风险防范机制有利于民办高校实现高质量发展。借鉴组织免疫理论来构建的民办高校风险防范分析框架包括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组织与环境间关系三大要素。非特异性免疫是民办高校事先进行的风险防范机制,包括组织结构、制度规则和组织文化。特异性免疫是民办高校后天形成的风险防范机制,包括组织监视、组织防御和组织记忆。在组织与环境间关系层面,要构建民办高校风险治理协同体系,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完善政策制度环境,构建常态化评估监测。  相似文献   

17.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一个系统性过程,不仅发生在学校内部,也发生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数字化转型在提升教育效率、拓展教育场景的同时,也引发了现代化风险。本文采用了田野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对生活在农村-县城-城市不同社会发展区域的祖-父-孙三代人进行观察和访谈,从普通人的视角阐述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教育现实问题。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期的教育实践主体面临困境、混乱、妥协、矛盾与冲突等多种困扰,并进一步构建了数字化转型期教育主体技术异化问题的分析框架,从四个关键进程的视角提出了数字化转型期现代化风险的消解与治理策略,包括接纳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过程性偏差、明确治理主体与治理对象并设计治理规则、构建智能技术治理体系、开展数字化转型风险防范的教育社会实验等。  相似文献   

18.
在高校持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维护校园风清气正的立德树人政治生态背景下,从高校后勤领域廉政风险概念、识别方法、主要类型及表现、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防范策略等多个方面开展高校后勤领域廉政风险防范研究,不仅对于高校后勤从源头抓早抓小、防微杜渐、预防腐败,还对高校后勤工作人员提升管理水平、改变工作作风...  相似文献   

19.
当前频发的网络安全事件是网络空间脱嵌于社会约束的表现,将网络空间重新嵌入于法治背景中成为了重要的国家任务。基于共同的网络安全利益基础、一定的国家能力和网络安全防御体系这一适当嵌入点,国家实施了对于网络运营者的制度嵌入。这一策略通过改造网络运营者的经营架构来防范网络安全风险,是借助网络运营者自主性的治理活动所采取的间接治理措施。在此过程中,国家基于对防御体系的控制加强了国家建构。运用配套制度、模板示范和行政指导等手段,国家将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制度嵌入网络运营者,实现了以网络运营者为中介的嵌入式治理。  相似文献   

20.
校本课程研发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其所带来的风险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校本课程研发的风险主要源自研发主体课程素养的参差不齐、研发内容选择处理的主观率性、研发过程组织实施的缺标失范、研发质量评估保障的机制缺失。校本课程研发风险的防范应从组建有资质的专业团队、选编基于课标的学科资源、遵循项目化的标准管理以及建立全周期的保障体系入手。防范并化解校本课程研发所带来的各类风险,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课程资源和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