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奥运文化在学校体育中教育价值的实证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雅典奥运会中国与国外运动员部分夺冠场景为实验信源(剪辑),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探究奥运文化在学校中传播的意义,与学生体育学习动机和行为关系,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关系等,以此来证明奥运人文要素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2.
研究以北京奥运会上中国部分运动员和国外部分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夺冠情景集锦为信源,来探究奥运会上运动员的夺冠情景对中小学生的体育动机的影响。结果显示,无论是中国运动员还是外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的夺冠情景对中小学生的体育动机都具有积极的影响。A盘(中国)和B盘(外国)影响在总体上基本是一致的,两组学生没有显著性差别。从不同年龄和性别上看,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国运动员和外国运动员的奥运会夺冠情景在体育动机倾向的激发上对学生的影响趋于一致。另外,在性别上中国运动员的奥运会夺冠情景在体育动机倾向的激发上对女生的影响要优于外国运动员,而对男生则无显著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研究采用录像解析、专家访谈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拳击运动员邹市明在伦敦奥运会参赛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竞技心理战术进行分析,探讨竞技心理战术对邹市明获得伦敦奥运会冠军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邹市明在伦敦奥运会参赛过程中采用了多种心理战术,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为夺冠起到了重要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竞技心理战术是拳击比赛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运用竞技心理战术对促进运动员的运动表现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焱 《集邮博览》2012,(9):76-78
当地时间2012年8月12日夜,第30届夏季奥运会在伦敦落下帷幕。本次伦敦奥运会期间,东道主英国的运动员表现优异,以29金17银19铜的成绩名列金牌榜第三位。而早在伦敦奥运会开幕前,英国皇家邮政就已经高调宣布将为在奥运会上夺冠的每位英国选手于夺冠次日发行纪念邮票加以庆祝。随着英国选手夺冠成为现实,英国皇家邮政承诺的邮票也已经陆续发行。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对国外培养青少年高水平运动员的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体育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学校体育,在开展运动训练、培养运动员方面,都以学校体育为基础。认为应抓住中国基础教育不断深化改革以及举国办奥运会的有利契机,有效推进青少年竞技体育的发展,应对国际竞技体育发展新变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作为古希腊历史上延续千余年的民族性运动会,其存在价值早已超出宗教祭祀这一范畴。古代奥运会所展现出的忠于城邦、平等公正、精神大于物质、身心并重的教育思想,不仅适用于当时的古希腊青年,对当代青少年也同样具有教育意义。古代奥运会对中国青少年的启发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即爱国主义热情需要适当的途径来表达、比赛的平等公正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理性精神、非职业运动员淡化体育的功利性色彩、身心并重的价值观促进青少年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1研究背景2000年悉尼奥运会,跆拳道第一次进入奥运会,我国选手陈中就获得了奥运会金牌,在随后的世界大赛中,我国运动员也表现出了较高的水平。然而,跆拳道作为一种激烈的大强度重竞技对抗项目,运动损伤发生率很高,有调查显示我国优秀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的患病率为89.6%。为此,本研究对我国优秀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的伤病与防治进行调查与探究,以期找到我国优秀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的伤病发生规律与机制,为运动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马钰璇  罗时 《体育科研》2021,42(2):99-104
旺盛感指个体同时体验到活力和学习的一种心理状态,包含活力和学习两个维度。旺盛感是衡量运动员内在认知和情感状况的重要指标,对其进行研究有利于激发运动员潜能,进一步提升运动员运动表现,无论对运动员还是体育组织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介绍了旺盛感的概念和3种测量工具,梳理了旺盛感的相关理论模型,包括优秀运动员旺盛感模型、旺盛感社会嵌入模型、旺盛感个人成长整合模型、青少年旺盛感的动态过程模型,指出未来研究可开发中国运动员旺盛感的测量工具,联合个体与环境双重视角,揭示相关变量对运动员旺盛感的影响。在研究方法上采用纵向与横向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为运动员训练及体育组织管理提供相关启示与指导。  相似文献   

9.
自雅典奥运会男子双人皮艇项目夺冠之后,皮划艇运动在我国的发展越来越好,人们对其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青少年群体中,皮划艇运动员的训练更是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在这种背景下,本文即对青少年皮划艇运动员各个年龄阶段的训练任务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参加2008年全国青少年网球锦标赛的132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运动员竞赛心理策略、流畅体验、运动表现关系进行探讨。结果显示:竞赛心理策略多项因子与流畅体验多项因子存在显著正相关;竞赛心理策略中自我谈话、目标设置、表象等五个策略与四个积极运动表现因子呈显著正相关。情绪控制策略与三个不良运动表现因子呈显著负相关。本研究为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竞赛心理策略的训练工作提供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举世瞩目的东京奥运会降下帷幕,中国体育代表团收获38金32银18铜载誉归来。中国奥运健儿在世界舞台为国家争光,在赛场拼搏为奥运增辉,生动展示奥运冠军形象,充分彰显了奥运冠军精神。深度探究奥运冠军精神的内涵与时代启示对于弘扬奥运冠军精神,推动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奥运冠军精神凝聚一流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竞技品格,彰显各民族共有的精神信仰与理想追求。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访谈法,对251名奥运冠军成长、成才的精神特征与成长规律进行分析。奥运冠军精神是培育体育精英人才的精神保障,是奥运赛场的灵魂和重要的文化遗产,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为人们敬仰和共同追求的精神力量。奥运冠军精神的内涵从个体、组织、社会三个层面凝练为“挑战极限、使命在肩,爱国奉献、团结拼搏,创新争先、奋斗有我”的精神。奥运冠军精神具有历史性与时代性,新时代奥运冠军精神在发展理念、冠军特征、精神广度、价值内涵四方面均表现出“新”特色。新时代大力弘扬与发展奥运冠军精神,反哺助力奥运备战,为体育强国建设与国家现代化发展注入强劲文化力量。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男篮现状及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中国男篮的现状进行分析认为,中国男篮在本届奥运会进入前8名,第22届亚锦赛中又重夺冠军,但存在诸多不足。针对中国男篮的现状,为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进入世界强队行列,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2004年8月雅典奥运会网球女双决赛场次的录像观摩,并对发球技术与发球局得、失分的统计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队发球的攻击性不强、失分偏高,发球的速度、力量和发有效区域的成功率不够理想。要想取得2008年北京奥运金牌必须从心理、技战术水平等方面来提高中国队的发球技术。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山西省四所本科院校的师范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从师范生对体育的基本认识、主客观等方面探讨影响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情感与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存在正相关性;活动场所少、无时间、学生缺乏运动技能是主要制约因素;体育课、学校体育锻炼氛围、同学和朋友的带领是主要促进因素。因此本文针对以上研究结果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旨在为丰富、健全高校课余体育活动,深化师范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如何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完善已经成为高校的重要工作之一,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正是追求人的身心和谐发展,本文试图通过阐述奥林匹克教育对于大学生人格完善的作用,进一步提出如何在高校开展奥林匹克运动,以期达到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通过自编问卷调查江苏省南京市、扬州市、常州市、淮安市共计9所中初中生,调查了解江苏省初中生的体育价值观现状、初中生对南京青奥会的认知情况。调查研究表明:到目前为止,我省初中生的体育价值观和初中生对南京青奥会的认知情况还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还存在不足和可提升的地方,如存在认知内容上的脱节现象和地区之间的差异现象,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了解南京青奥会对我省初中生体育价值观的影响,推动初中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对中国国家队女子柔道运动员赛前训练节奏安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取得1996 年奥运会女子柔道比赛参赛资格和实现奥运会夺得1 枚柔道金牌的目标,对参加1995 年世界女子柔道锦标赛和1996 年奥运会的国家队女子柔道运动员的赛前训练节奏安排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提示:4 项生化指标较准确地反映了每个参赛队员每周负荷后机体的各项反应,可作为今后我国高水平女子柔道训练节奏安排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公伟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20(6):71+107-71,107
2008北京奥运会的落幕,我国群众体育热情空前高涨。但是学校体育的兴趣问题不容乐观。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兴趣,已日益为广大体育教育者所关心。本文就江苏省苏州市中学女生对体育课兴趣不高的现状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系统阐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和方法,从而为提高中学女生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对我国奥运冠军奖励的回顾和对国外奥运冠军奖励的对比,分析我国奥运冠军奖励政策存在的问题。主要结论:我国奥运冠军奖励形式单一,一味强调物质奖励;缺乏有效合理的奖励政策;各地方政府把奥运冠军的奖励演变为一场财力比拼;企业为运动员的过度包装不利于其今后的发展。因此,我国的奥运冠军奖励政策应回归理性化、多样化,重视和提倡精神奖励,使奥运奖励向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