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按理说,父母应该是子女最亲近的人.可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不信任父母,有话不愿说给父母听,甚至不愿意回家……这一方面说明中学生由于身心的不断发育成熟,独立意识、自我意识开始增强,试图摆脱家长的约束和管教;另一方面,可以说是不科学的家庭教育和传统的家长专制作风造成的.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钦州市钦北钦南片区大部分的乡镇农村家庭教育方式进行调查及分析,结果显示:放任自流型中,家长对子女不太关心的占百分比最多,虽然子女多数最服从父亲,其次是母亲,但有不少子女选择最信服非家庭成员,并且在家中子女最不爱听父母的话,达80%,比其他类型多出很多。半管型中,家长对子女一般关心,较尊重子女选择,但认为子女的学习对将来的工作和生活有好处的百分比最少。对子女帮助别人的态度,赞成的百分比最多。在被调查者中,认为子女最信服父亲方面的占比最多,其次是母亲,在家中学生最爱听父母的话的百分比占最多,子女最信赖父母。家长认为子女常讲实话的相对较少。严管型中,父母平时对子女的学习和生活非常关心的是严管型,认为子女的学习对将来的工作和生活有好处的百分比最多,对子女帮助别人的态度,赞成的百分比较多,平常负责子女衣食住行方面的达100%。引导型中,家长对子女比较疼爱,认为子女的学习对将来的工作和生活有好处的百分比也较多,最尊重子女的选择。平常主要由父母负责子女的衣食住行,父母对子女的要求比较严格,对子女在花钱方面管得较松。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中学老师经常会对学生家长提出要求,希望家长能够督促孩子学习。但是,很多家长感到在教育子女问题上力不从心,问题是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很少与父母进行有效的沟通,一些孩子不是与父母没话讲,就是逆反心理很强,与父母对着干。而中学生也在抱怨,家长不理解他们,对他们的约束、限制太多,只关心学习成绩,不关心他  相似文献   

4.
【文题】现在很多中学生对太容易得到的东西,不懂得珍惜,包括父爱、母爱。有些父母为了供子女上学,省吃俭用,四处打工攒钱。但有些子女不理解父母,不懂得父母养育他们所付出的辛劳和牺牲,不珍惜和感激父母的含辛茹苦;盲目攀比,追求高消费,要手机,要名牌服饰,要MP4,把家长满足其要  相似文献   

5.
当今时代对家长的要求是长×宽×高。即学有所长、知识面宽、品德高尚。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深远而关键。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是孩子的启蒙教师。行为不端的父母是不配做孩子的启蒙教师的。据调查,孩子们普遍都不喜欢家长们这样做:1.教育子女不讲方式,简单粗暴,动不动就打骂,使子女产生逆反心理。2.父母关系不和谐,经常吵闹,使子女反感。3.父母吸烟酗酒,有赌博行为。4.经常将子女与其他人的子女比较。5.不讲信用。6.对子女只批评,不表扬,只看到缺点,看不到优点。7.有钱买酒喝,不按时交学杂费8.不支持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对子女诸多限制。探…  相似文献   

6.
亲情,是人与人之间最亲密、最真挚、最深厚的情感.父母与子女心连着心、情连着情,子女对父母也怀着深切的依恋、爱戴之情.因此,如何发挥这种亲情在儿童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是摆在每个家长面前的一项崭新课题.……  相似文献   

7.
亲情,是人与人之间最亲密、最真挚、最深厚的情感。父母与子女心连着心、情连着情,子女对父母也怀着深切的依恋、爱戴之情。因此,如何发挥这种亲情在儿童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是摆在每个家长面前的一项崭新课题。一、如何培养和加深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要充分发挥亲情在儿童教育中的感染作用。家长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逐步培养和加深与子  相似文献   

8.
<正> 素养,即平时的修养.家长的素养是指家长平时在教育子女、对待子女的态度上所表现出来的在思想品德、能力、学识及教育艺术等方面的一定水平.有人说,家庭教育是一门艺术,而父母则是艺术家.“艺术家”素养的高低也就直接影响着子女的健康发展和学习效果,甚至影响未来人才的质量.因此现代家长必须正确认识自身素养的构成和自身素养的高低,了解家长知识素养、教育素养、品德素养等对子女所产生的不同影响,从而为子女的学习和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相似文献   

9.
家庭是社会的细脆,也是儿童接触的第一个社会.如果把家庭教育看作是学校教育的继续,那么家庭就是校外之校;学校就是家外之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家庭教育.家庭以及家庭中子女与家长间的相互关系,是智育、德育、美育和体育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兄姐、爷爷、奶奶都是子女在学龄前时期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具有以下两个特征,是其它一切教育所难以达到的.一、亲密性家庭是每个社会成员在此生长、于此安居而不能脱离的最基本的社会单位.由于父母和子女保持着一种全身心的、持续的亲密接触和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中国文化对中国家庭的影响可谓根深蒂固,没有哪位父母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以说,当你面对任何一个学生的父母,只要你提到孩子的教育问题,即使是陌生的两者也会产生"沟通无限"的场景,"可怜天下父母心"尽显其中。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父母几乎都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自身品行的不完善对子女的不利影响。从事教育十多年,亲历过不少子女或成功或惨败的场景,总想重提那句在教育战线上不知说过多少遍,却仍不为许多家长所动的"警世恒言":"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位老师。""子女是父母影子的缩影。"  相似文献   

11.
为了了解孩子对父母的要求,分析家长教育子女的方法,我们曾拟定了十四个有关问题,对大班幼儿进行抽样调查。调查结果,其中最突出的具普遍性的问题是:孩子最渴望父母同自己一道玩;最讨厌父母吵架。这是为什么呢?渴望和父母同玩的愿望,从主观上说,是幼儿希望父母把自己看作一个平等的人,在感情上需要得到父母更多的注意和关心。从客观  相似文献   

12.
培养中学生健康的性心理是中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个时期的学生心理波动大 ,可塑性强 ,只要因势利导向健康方向发展 ,要求他们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能使他们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材。家庭教育是培养初中生健康性心理素质的基础。 俗话说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时时刻刻影响着子女 ,并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家庭教育方面 ,普遍存在性教育的真空与偏缺 ,许多家长多关心子女的学习 ,缺少了解子女生理变化和对性心理的引导与教育 ,这是一种失误。父母应正确面对子女的“…  相似文献   

13.
黄晓钟 《考试周刊》2010,(25):216-216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并称三大教育,宽是教育这一系统工程中的基础工程。父母与子女接触时问最多,影响涉及面最大.可以说.家庭就是一所学校,家长是子女的终身教师.家庭教育的状况关系到子女的成长,关系到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正如一位名人所言:“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操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握在母亲手中。”不言而喻,家庭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尤其对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而言,影响重大。  相似文献   

14.
姚爱武 《班主任》2005,(11):36-37
父母是子女不能随意选择的首任教师,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文明的还是粗野的、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发展.父母良好的心理素质能使孩子受益终身;反之,父母的不健康心理往往会在日常家庭生活中不自觉而又经常地对子女的心理产生"污染".有关资料显示,79%的青少年的心理疾病是由家长的不良影响而引发的.家长的不健康心理成为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污染源.  相似文献   

15.
教育好子女是社会赋予每一位家长光荣而神圣的义务,是每个公民应尽的社会职责.在当代社会里,教育子女不只是一家一户的私事,它不仅关系到子女的前途、家庭的兴衰,也影响着社会的安定和民族的存亡与发展.所以,家庭教育已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那么,如何才能获得最佳的家庭教育效果呢?笔者认为,父母的角色置换十分重要.作为父母,要扮演好"家长、导师、益友"三个角色.  相似文献   

16.
家庭是中小学生生活、生存的最主要的场所.家庭教养方式的不当、家庭气氛的不好、家庭结构的不良,使中小学生产生诸多的情绪及焦虑问题.在对河南省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结果分析的过程中,发现家庭教育方式和家庭结构以及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等都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密切相关,这个结果对学校、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都有一定启发.  相似文献   

17.
不少父母似乎对自己教育子女的能力信心不足,对未来的教育结果也不抱乐观态度。1999年笔者参与的一项大型调查显示:1/4家长直言自己家庭教育是失败的,1/2家长认为自己的家庭教育“不能说已经失败,但也说不上成功”,只有1/4家长表示自己教育子女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8.
一般来说,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好子女不仅是家长对家庭和子女的责任,也是家长对于社会的责任.试想,一家不治,何以治国?当前,中国社会独生子女家庭居多,为人父母者望子成龙的心情迫切,绝大多数家庭十分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培养.  相似文献   

19.
东林 《家长》2008,(6):14-15
某家长说:孩子上中学后,变得不听话了,老说我爱唠叨。"唠叨"几乎是所有父母共同的特点,而这个特点在孩子眼中是怎样的呢?有一个调查显示:在中学生最反感的事情中,排名第二位的就是"老师和父母的唠叨"。有迹象表明,孩子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之一就是父母和老  相似文献   

20.
良好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至为主要、近几年,我县农村中小学生家庭教育喜中有忧,一些倾向性的问题亟需注意。1.“望子成龙”,但离农思想严重。不少家长只要子女拿到初中文凭,可入乡镇企业就心满意足。据笔者去年调查,我县70%的初中毕业生不准备上高中,只希望考中专、职校、技校、或乡镇企业。2.父母重养轻教。不少父母宁肯省吃俭用,满足子女物质要求,而忽视思想教育。有位中学生平时乱化钱,喝酒、抽烟的钱不够,就从家中偷。父母怕家丑外扬,迁就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