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出版于1952年。它相继获得了1953年美国普利策奖和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奠定了海明威世界文学大师的地位。小说主人公圣地亚哥也由此成为世界文学史中的经典人物,不同于海明威以往作品中的典型硬汉的形象,圣地亚哥较之性格也更加丰满,本文将从分析其性格为出发点,探析圣地亚哥命运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2.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通过一位普通劳动者--古巴渔夫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的真实经历,塑造了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硬汉形象--桑提亚哥.通过这一硬汉讴歌了人类的永恒价值--人的自信,也使得桑提亚哥成为海明威硬汉形象中唯一的、被赋与灵魂的硬汉.《老人与海》在海明威创作中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是作者创作思想和艺术探索的总结性作品.  相似文献   

3.
海明威的作品以极为深沉含蓄的艺术风格和简洁明快的散文语言而著称,其笔下的"硬汉"形象独树一帜。海明威自身就是一名英雄,他的创作源于他个人的生活经历。由于他的人生观和创作思想随着他个人经历的丰富而发展,他作品中"硬汉"的形象也逐步发展变化、趋于完善。海明威作品中"硬汉"形象的塑造奠定了海明威在美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老人与海>与<热爱生命>分别是海明威和杰克·伦敦笔下以塑造自然环境中的"硬汉"为中心的两部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两部作品在刻画硬汉形象上有诸多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分析两篇小说中"硬汉"形象刻画上的异同,对更好地鉴赏这两篇小说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传统观点认为海明威只会描写硬汉精神、塑造男性形象,他笔下的女性人物都是没有自我的陪衬物。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重读《永别了武器》,说明海明威是一个具有生态意识和女性意识的作家。  相似文献   

6.
《老人与海》中主人公圣地亚哥是海明威塑造的一位英雄式人物,也是作者一生所塑造的成熟、英雄、硬汉子形象的辉煌结晶。在《老人与海》中,海明威不仅赋予了圣地亚哥优美的人物形象,同时也展现了他丰富的内心世界。本文通过对《老人与海》的人物形象解读,对圣地亚哥这一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以此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一向以硬汉形象为主体写作对象的海明威,其创作的素材内容主要围绕着死亡与战争开展,导致多数的文人学士认为海明威存有对女性的歧视。而随着女权主义的不断兴起,从生态女性主义意识重新审视海明威的作品,就会发现他支持、怜悯女性,作品含有生态女性主义的意识。而其《丧钟为谁而鸣》是海明威在19世纪中叶的代表作之一,主要故事背景为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战争,通过借由主角乔丹在与自然、爱情、亲情之间的亲切感受,从对自身的升华中来表达生态女性主义意识,进一步向读者阐述人与人、男人与女人、人与自然保持平衡状态从而实现生态的整体和谐状态。本文就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的概念进行分析,管窥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中所展现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8.
《老人与海》(TheOldManandTheSea)是海明威后期的力作 ,是海明威实践其创作原则的最高成就。《老人与海》一方面渲染桑提亚哥的悲剧性特征 ,一方面又淋漓尽致地描绘他的硬汉行为 ,即“小说企图表现人在注定的失败面前如何保持优胜者的风度。  相似文献   

9.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最成功的小说,也是一部描写"海洋和渔夫最深刻的文学作品",该小说有着深刻的思想主题、丰富的象征意义,完美表达了海明威的冰山原则,诠释了"人可以被毁灭,不能被打败"的硬汉精神。同时,《老人与海》也是一部人与自然关系的寓言故事,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本文试图从生态文学批评的视角出发,探究《老人与海》中复杂而矛盾的生态思想。  相似文献   

10.
美国文学的历史虽然只是那么短短的两百年左右,但不可否认,在此之间的确涌现了大批的优秀作家,优秀作品。海明威就是其中之一。 海明威(1899——1961)的生活比较富有传奇色彩,所以他的小说大多以他的生活经历为题材。 海明威的早期作品——短篇小说和三部长篇小说《节日》、《永别了,武器》和《丧钟为谁而鸣》一一博得了评论界的广泛赞扬。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他巳被公认为美国小说的元老。当然,也有人说海明威的作品总是装腔作势,描写色情,文体粗俗等等。这些批  相似文献   

11.
网络教学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能真正实现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服务;网络教学所具备的实时交互性能为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不断调整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提供指导。在网络教学环境下,教师要成为教学过程的设计者,信息海洋的领航者,协作学习的指导者,以及网络学习的辅导者、监督者,才能使网络教学真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民族主义思潮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能够凝聚民族力量,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推动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另一方面它又会激化社会矛盾,破坏社会稳定,阻碍国家的发展进程。而青年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具有思想活跃、思维敏捷、观念开放等特点,是当代中国民族主义传播的重要载体。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青年教育上勇于面对当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挑战,认真研究对策,采取有效措施,引导青年树立健康的、理性的民族主义思想意识。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呈现多样化、微时代的特点。目前高校思政教育平台主要有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和实践活动教学平台三种。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以学定教、顺势而导,充分利用好这三种平台,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高校大学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影响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障碍为切入点,分析了转型时期影响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双效互动的体育管理运行机制和组织管理体制之间日益增长的矛盾,探讨了具体对策与建议,旨在为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互动的合理化管理献计献策;为职能领导部门制定方针政策、指导城市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的融合互动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5.
英国圈地运动的发展引发了英国历史上有名的农业革命,加速了英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土地集中经营,越来越规范化,为农业现代化创造了条件,使英国农业长久以来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同时,不论是英国的圈地运动亦或是英国的农业革命都给我们以很深的启示,使我们清醒的面对中国的"圈地",清楚的认识自己的不足,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田径运动员下肢的损伤及预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分析和探讨了田径运动员下肢易损伤部位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以便能为运动和训练提供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7.
英国作家毛姆在《月亮和六便士》中刻画的思特里克兰德这一形象,长久以来饱受道德败坏的诟病。本文作者认为,毛姆通过对思特里克兰德和两位女性角色的塑造,艺术地再现了人性的真实,即人性不是一维的、简单的黑与白、善与恶;而是多维的,是虚伪与真实、善与恶、好与坏的复杂结合体。同时本文结合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悲剧理论指出,杰出人物总是会超越道德主义的偏狭构架。  相似文献   

18.
中世纪封建社会存在着教皇权和世俗君权之间的矛盾斗争,经过斗争,教权摆脱了世俗君权的控制,进入极盛时期,最后又板盛而衰,从属于王权。基督教及其教会在封建社会发展中具有两个特点:为剥削制度辩护和安慰、麻痹人民,以达到为封建政权服务的目的。但封建教会的统治其本质是发动的。  相似文献   

19.
羽毛球新规则的特点及对策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羽毛球新规则的主要特点及新赛制对运动员的新要求,提出了适应新规则的训练对策。  相似文献   

20.
早在更新世界初期,就有人类在我国的土地上生活。最先他们生活在以昆仑为中心的西部地区。在距今300-200万年前,他们沿着黄河和长江逐渐向其中下游地区递迁和拓展,从公元前六千年开始至公元前二三千年的尧舜禹时代,城池和居民聚落及祭坛建筑遍及黄河、长江两岸的广大地区,形成了以长江为轴心的南方文化和以黄河为轴心的北方(即中原)文化的两大文化区。大量史实证明:我国已有七千年以上的文明史。黄河、长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