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英文科技期刊的数量不多,化学类的英文期刊则相对更少.<中国化学快报>作为被SCI收录的化学类英文期刊,在所收到的稿件中存在着诸多常见问题,概括起来一般是:1.量和单位及单位符号使用不规范;2.英文文体中出现中文字符;3.英文表述不专业、不规范.只有正确认识并改正这些不规范,才能提高我国英文科技期刊的整体质量与水平,逐渐扩大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我国药学期刊2004~2008年学术影响力的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以《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05~2009,核心版)为依据,对近5年来我国药学类期刊被国内外数据库收录情况、期刊各项评价指标及其排名的变化进行了统计和比较,初步剖析了我国药学类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发展趋势。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药学类期刊的平均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逐年上升,升高的幅度高于科技期刊发展的平均水平,且期刊的载文量和基金论文比也逐渐增大,反映了药学期刊整体学术水平的提高和综合影响力的增强,但与国际同类期刊相比,我国药学类期刊发展水平仍参差不齐,综合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通过统计和分析2003年中医药类科技期刊在国际六大检索系统及MEDLINE和EM等国际医学检索系统的收录比率(占我国入选期刊的比率),认为中医药类科技期刊进入国际检索系统的比率较低,这与中医药学在研究方法上和其他学科有差别及中医药期刊整体质量较低有关.要使更多的中医药类科技期刊入选,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高中医药类科技期刊的质量和论文水平;注意语种的影响;重视引文分析数据;主动与国际检索机构取得联系.  相似文献   

4.
提高中文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文科技期刊是我国科技期刊的主体,承担着学术交流的重要作用,但近年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生存和发展状况堪忧.中文科技期刊只有提高学术影响力,重塑期刊品牌才能改善现有生存现状,做大做强.本文从提高期刊的学术水平、提高期刊服务能力和加强编辑部建设等三个方面论述了提高科技期刊影响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中国41种医科大学学报类期刊的影响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005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JCR)收录的41种医科大学学报类期刊的影响力进行分析。通过引用CJCR、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等数据,在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国内外重要检索系统收录情况等指标上,对41种学报类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各学报的影响力彼此有明显差距,且受多种因素左右;医科大学学报类期刊的整体国内影响力居国内所有医药类期刊的中下游水平,但整体质量和水平都呈上升态势;国际影响力则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差距。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8):1091-1091
各期刊编辑部及有关单位: 科技期刊是科技信息重要的交流载体,是科研成果重要的发布平台,也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在国际科技期刊日趋激烈的竞争形势下,我国科技期刊面临诸多挑战,与国际一流科技期刊相比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为学术影响力不强,没有充分地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此,必须增强变革与创新意识,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充分借助信息技术等手段,采取多种积极有效的措施,显著提升我国科技期刊的影响力与竞争力。 为贯彻落实中央书记处关于“打造具有国际专业水平的学术期刊等高质量交流平台”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我国我院科技期刊的变革创新步伐,探讨影响科技期刊影响力建设的各种因素,总结院内外科技期刊影响力建设方面的最佳实践,交流院内外科技期刊提升科技期刊影响力的经验,探索科技期刊影响力提升之路,增强我国科技期刊的竞争能力,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定于2014年10月14—17日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第24次学术研讨会。 会议主题:变革与创新——探索科技期刊影响力提升之路 分主题: 1.精品科技期刊群的影响力建设途径; 2.特色科技期刊群的影响力建设模式; 3.数字出版、知识服务与期刊影响力; 4.科技期刊国际合作与影响力建设; 5.科技期刊影响力建设的政策导向; 6.学术评价体系对科技期刊影响力的影响; 7.中英文科技期刊影响力建设的发展路径; 8.编辑出版人才培养与期刊影响力; 9.其它相关问题。 会议还将邀请科技界、期刊界的专家学者作有关专题报告。欢迎院内外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工作者和业内人士积极撰文参会。入选论文将择优在我会会刊《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上发表。 征文请提供电子版,于2014年9月15日前电邮至: E-mail: STMJournal@mail.las.ac.cn (邮件主题注明:2014年会征文+作者姓名) 通讯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100190)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710室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秘书处 联系电话:010-62539101 论文后请附100字以内的作者简介,并注明详细联系方式(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电话、手机、Fax、E-mail等)。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辑部 2014年5月30日  相似文献   

7.
各期刊编辑部及有关单位: 科技期刊是科技信息重要的交流载体,是科研成果重要的发布平台,也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在国际科技期刊日趋激烈的竞争形势下,我国科技期刊面临诸多挑战,与国际一流科技期刊相比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为学术影响力不强,没有充分地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此,必须增强变革与创新意识,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充分借助信息技术等手段,采取多种积极有效的措施,显著提升我国科技期刊的影响力与竞争力。 为贯彻落实中央书记处关于“打造具有国际专业水平的学术期刊等高质量交流平台”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我国我院科技期刊的变革创新步伐,探讨影响科技期刊影响力建设的各种因素,总结院内外科技期刊影响力建设方面的最佳实践,交流院内外科技期刊提升科技期刊影响力的经验,探索科技期刊影响力提升之路,增强我国科技期刊的竞争能力,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定于2014年10月15—18日在江西省景德镇召开第24次学术研讨会。 会议主题:变革与创新——探索科技期刊影响力提升之路 分主题: 1.精品科技期刊群的影响力建设途径; 2.特色科技期刊群的影响力建设模式; 3.数字出版、知识服务与期刊影响力; 4.科技期刊国际合作与影响力建设; 5.科技期刊影响力建设的政策导向; 6.学术评价体系对科技期刊影响力的影响; 7.中英文科技期刊影响力建设的发展路径; 8.编辑出版人才培养与期刊影响力; 9.其它相关问题。 会议还将邀请科技界、期刊界的专家学者作有关专题报告。欢迎院内外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工作者和业内人士积极撰文参会。入选论文将择优在我会会刊《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上发表。 征文请提供电子版,于2014年9月15日前电邮至: E-mail: STMJournal@mail.las.ac.cn (邮件主题注明:2014年会征文+作者姓名) 通讯地址: 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100190)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710室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秘书处 联系电话:010-62539101 论文后请附100字以内的作者简介,并注明详细联系方式(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电话、手机、Fax、E-mail等)。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辑部 2014年5月30日  相似文献   

8.
各期刊编辑部及有关单位: 科技期刊是科技信息重要的交流载体,是科研成果重要的发布平台,也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在国际科技期刊日趋激烈的竞争形势下,我国科技期刊面临诸多挑战,与国际一流科技期刊相比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为学术影响力不强,没有充分地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此,必须增强变革与创新意识,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充分借助信息技术等手段,采取多种积极有效的措施,显著提升我国科技期刊的影响力与竞争力。 为贯彻落实中央书记处关于“打造具有国际专业水平的学术期刊等高质量交流平台”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我国我院科技期刊的变革创新步伐,探讨影响科技期刊影响力建设的各种因素,总结院内外科技期刊影响力建设方面的最佳实践,交流院内外科技期刊提升科技期刊影响力的经验,探索科技期刊影响力提升之路,增强我国科技期刊的竞争能力,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定于2014年10月15—18日在江西省景德镇召开第24次学术研讨会。 会议主题:变革与创新——探索科技期刊影响力提升之路 分主题: 1.精品科技期刊群的影响力建设途径; 2.特色科技期刊群的影响力建设模式; 3.数字出版、知识服务与期刊影响力; 4.科技期刊国际合作与影响力建设; 5.科技期刊影响力建设的政策导向; 6.学术评价体系对科技期刊影响力的影响; 7.中英文科技期刊影响力建设的发展路径; 8.编辑出版人才培养与期刊影响力; 9.其它相关问题。 会议还将邀请科技界、期刊界的专家学者作有关专题报告。欢迎院内外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工作者和业内人士积极撰文参会。入选论文将择优在我会会刊《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上发表。 征文请提供电子版,于2014年15月15日前电邮至: E-mail: STMJournal@mail.las.ac.cn (邮件主题注明:2014年会征文+作者姓名) 通讯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100190)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710室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秘书处 联系电话:010-62539101 论文后请附100字以内的作者简介,并注明详细联系方式(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电话、手机、Fax、E-mail等)。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辑部 2014年3月20日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以Friction的创刊实践为例,探讨“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计划”项目对我国科技期刊的促进作用,与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工作者分享办刊经验。【方法】 以Friction为例,结合摩擦学学科特点,探索创办国际一流英文科技期刊的经验。【结果】 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D类和B类项目资助下,Friction发展迅速,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2016年6月正式被SCI收录,首个影响因子位于Q2区,并连续2次获得“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荣誉称号。【结论】 Friction通过坚持自身办刊特色,建立高水平编委和审稿专家队伍,组织高水平稿件,提高稿件时效性,加强期刊的宣传与推广,为我国英文科技期刊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2,(12):1719-1720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文件精神,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建设国家科研论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提升我国科技期刊的整体影响力,推动科技期刊评价体系的完善,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以下简称“文献中心”)于2022年12月9-10日,在线成功举办了“科技期刊学术论坛”暨首届科技期刊评价及影响力提升高级研修班,邀请了来自科技期刊和科技期刊评价数据库等的20余位专家,就科技期刊发展趋势,科技期刊评价的意义、方法、指标,影响力提升策略等进行深入分析与解读。共有来自各期刊编辑部与出版单位的负责人、主编、编辑及相关研究人员20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相似文献   

11.
以近5年连续被《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CJCR)收录的16种广东省农业类科技期刊为研究对象,调查了解其办刊时间、出版周期、刊名更改、被数据库收录等基本情况,分析其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他引率、来源文献量、海外论文比和基金论文比等指标的变化趋势;并采用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动态评估模型,评估其学术影响力与发展状态。研究结果表明,16种农业类科技期刊5年间的平均总被引频次增加了1.61倍;平均影响因子在2010年最高(0.610),之后在0.5上下浮动;平均来源文献量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2014年达到最低,仅199篇;他引率、海外论文比和基金论文比等指标整体变化不明显。广东省各农业类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差距较大,呈现发展的多样性和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精品科技期刊的发展战略中采用数字对象标识符技术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本文首先阐述了实施精品科技期刊数字对象标识符的基本运行管理模式,并论述了精品科技期刊数字对象标识符的编码规范和元数据框架,最后介绍了精品科技期刊数字对象标识符的注册、解析和中英文引文链接等实现过程.基于数字对象标识符实现精品科技期刊信息交流平台能够有效地实现与国际标准接轨,提高我国精品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以近5年连续被《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CJCR)收录的16种广东省农业类科技期刊为研究对象,调查了解其办刊时间、出版周期、刊名更改、被数据库收录等基本情况,分析其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他引率、来源文献量、海外论文比和基金论文比等指标的变化趋势;并采用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动态评估模型,评估其学术影响力与发展状态。研究结果表明,16种农业类科技期刊5年间的平均总被引频次增加了1.61倍;平均影响因子在2010年最高(0.610),之后在0.5上下浮动;平均来源文献量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2014年达到最低,仅199篇;他引率、海外论文比和基金论文比等指标整体变化不明显。广东省各农业类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差距较大,呈现发展的多样性和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14.
根据我国科技期刊的现状,分析了我国科技期刊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包括优秀稿源流失严重,政府对科技期刊的投入不足,期刊的时效性差等),同时说明我国科技期刊存在的优势.提出提高我国科技期刊质量的措施,包括:要有正确的科研政策导向,政府应加大对科技期刊的扶持力度,鳊辑部通过自身的努力提高刊物的质量和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航空航天类科技期刊建设特色专栏策略,为建设世界一流期刊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 采用文献调研和案例分析等方法,探析航空航天领域科技期刊特色专栏现状、经营特色专栏的策略以及出版模式创新、质量控制和宣传策略。【结果】 科技期刊建设特色专栏,能够提高自身知名度与影响力,扩大学术传播范围。【结论】 科技期刊建设特色专栏要注重选题策略,并创新出版模式、加强质量控制、加强宣传推广,以提高特色专栏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挖掘高被引论文有利于提高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有关研究显示我国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并不令人乐观,主要表现为: 期刊数量相对较多而影响力相对较低;发表论文数量较多而被引次数相对偏低;期刊进入国际重要检索系统的数量不尽人意;开放存取出版模式尚处于起步阶段;期刊的发行量有限.针对我国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现状,本文分析了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构成要素;探讨了高被引论文与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之间的内在关系: 质量决定了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深度,数量决定了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范围;提出了挖掘高被引论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航空航天类科技期刊建设特色专栏策略,为建设世界一流期刊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采用文献调研和案例分析等方法,探析航空航天领域科技期刊特色专栏现状、经营特色专栏的策略以及出版模式创新、质量控制和宣传策略。【结果】科技期刊建设特色专栏,能够提高自身知名度与影响力,扩大学术传播范围。【结论】科技期刊建设特色专栏要注重选题策略,并创新出版模式、加强质量控制、加强宣传推广,以提高特色专栏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摘 要 【目的】探讨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的新举措,以期对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的提高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和归纳分析的方法,以《能源化学(英文)》发展沿革的历史为切入点,对我国科技期刊提高国际影响力的具体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 经过近八年努力,期刊在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的Energy & Fuels和Chemistry (Applied) 分类中位于Q2区;自2011年起,SCI影响因子逐年提高,2013年升至1.788,连续四年在中国化学类及能源类期刊中名列前茅。【结论】学术期刊应该深化期刊改革,立足国内,放眼国际,以提高稿件质量为核心,优化办刊流程,不断提高期刊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在全球范畴下讨论中国化学类科技期刊与学科发展的匹配度,考量中国化学类科技期刊的学科发展环境、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不足,助力中国化学期刊高水平发展.[方法]以Web of Science(WoS)化学相关分类遴选SCI收录的21种中国化学科技期刊,以WoS论文为数据基础,从规模、影响力、国际显示度等维度对我国化学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提升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的因素。【方法】 通过对我国7类不同隶属关系的科技期刊从业人员和机构进行调研,获取128份有效调研表,每份调研表包含31种相关因素,对调研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 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期刊属性、重大科技成果首发、高被引论文、论文发表量和发表周期、拒稿率和拒稿量、期刊口碑和期刊发行量。其中期刊属性因素主要包括期刊数字出版技术能力,相似学科中期刊影响因子排名,期刊栏目多样性,单一期刊还是期刊群,期刊出版模式,重要内容、论文、新闻等推送力和国家覆盖度等。【结论】 为提升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需重视并加强期刊数字化、集群化建设,提倡开放获取出版,发表重大科学发现论文,适当提高论文出版量,缩短评审和发表周期,提升期刊口碑,强化期刊内容宣传推广,提高纸刊发行量和地区与国家覆盖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