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教育游戏因较好满足学生需求、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素养而被日益广泛应用于信息技术课堂。然而,游戏法并不限于“游戏”,而更应在于把“游戏”与“教学”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让游戏深入积极地作用于课堂,提高教学效率。本文基于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游戏化教学法的实际应用案例和效果分析,探析游戏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应用思路和方法,以改进和提升课堂绩效。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实现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实现课堂导入情景化,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以及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扩充课堂容量,实现知识的当堂检测反馈,这几个方面来阐述如何恰当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打造语文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3.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主要让学生初步了解信息技术的初步知识,掌握基本的操作要领。通过信息技术教育开展四“多”和四“少”,能促进信息技术课堂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4.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起草稿)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发展学生积极学习和探究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而构建高效课堂是培养学生良好信息素养和提高信息技术操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从农村中学信息技术课的现状出发,结合日常的教学工作实践,就如何构建高效信息技术课堂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相似文献   

5.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教育教学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但仔细观察我们的课堂,我们依然发现存在着很多问题。随着多媒体等各种技术的应用,中国成为一个“课件”大国。但是课堂的教学方式没有改变,教师仍然主宰着课堂,学生没有处于主体地位,技术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没有得到发挥。于是,利用信息技术改变学生的学习,让技术成为学生的认知工具,随着“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的出现而兴起。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早已走入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信息技术课也早已成为学生必修的课程之一。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如何大辐度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以达到打造高效课堂、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目的,是所有信息技术教师需要研究的课题。作为一名信息技术学科教研员,我认为,要使信息技术课堂做到高效教学、全面教育,需尽量做到“四忌四要”。  相似文献   

7.
任务驱动法改变了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的“聆听者”角色,它不仅贯彻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而且其全过程以“任务”为中心,倡导学生乐于参与、主动探究。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有效开展任务驱动教学。  相似文献   

8.
“35+5”课堂教育模式立足学生学习兴趣,以科技学习为主线,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开展科技教学,符合青少年科技培养目标,突出了学生在科技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对提高教师的科技教学水平也大有帮助。本文主要对“35+5”课堂中的5分钟科技课堂在青少年科技教育中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提出了“35+5”课堂在青少年科技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9.
教育教学工作中融入信息技术是时代进步的表现,在小学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中也不例外。本文从“互联网+”时代背景着手,分析小学信息技术智慧课堂生成策略,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学到更多信息技术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打造优质课堂。  相似文献   

10.
如何通过信息技术环境打造高效课堂是近年来大家高度关注的问题。有人提出了高效课堂的四要素,也有人概括了高效课堂的含义、特征等共有22条。综观这些特征,主要反映了利用信息技术如何让学生“动”起来,从“被动”学习向“主动”探究转变。比如,其中有一条是“三动”,即身动、心动、神动。课堂上似乎不能够出现一点安静的状态。学生的身、心、神都在“动”,而没有学生用于思考、消化、吸收的“静”,  相似文献   

11.
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这句话让我产生了深深的共鸣。兴趣是学习的前提,而现在很多信息技术课堂的尴尬就是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不感兴趣,而只热衷于上网、游戏。课难上,是很多信息技术教师的共识。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个睿智的决定,成就了三年的探索之路,构建了我与学生的快乐课堂,让无数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产生了学习的兴趣、绽放出精彩的自我。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课堂因其学科的独有特点——动手性和参与性而广受学生的喜爱。然而,由于初中学段学生基础水平不一,教材又立足于“非零起点”,使得信息技术教师叫苦连天,有些教师干脆“穿新鞋,走老路”,延续“一刀切”教学,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围绕着如何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这个问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些教育小实验,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可见,信息技术课堂不仅应是信息技术知识传递的殿...  相似文献   

14.
欧阳亮 《考试周刊》2011,(90):81-82
小学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是现代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学习地位得以真正确立.使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得以真正实现。使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成为可能。作者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具体实践.谈谈信息技术教育对小学数学学科的作用和优势。  相似文献   

15.
高职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目标是提高学生信息素质。通过导学软件和测试评分软件的研发,使信息技术课程“自主化”学习成为信息技术课堂学习后必要的补充,有效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  相似文献   

16.
1走进生活课堂 重塑儿童记忆素材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生活是学生学好语文的主要途径,学生的识字过程也离不开生活化的课堂环境。记忆字的音、形、义是学习语言的基础,但是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识字要面对许多儿童不认识的事物,造成课堂上学生既要认物又要记字的现象。我们要把信息技术与语文有效整合起来,利用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环节里重塑起儿童记忆素材,识字前先让学生认识或理解要学的东西,然后记字,防止死记硬背。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曾经说过“电脑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信息技术课堂不仅可以传授给学生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更可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多种素质,从而达到塑造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黄忠云 《教师》2012,(30):120-121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赏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使课堂充满活力,进而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全面发展。本人结合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从赏识学生打破教材、赏识学生的问题、赏识学生的创意、鼓励并赏识后进生、把“赏识”与“批评”结合起来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赏识学生。  相似文献   

19.
学校和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在传统“黑板课桌式”的教室中,学生很难有效地学习各类知识,教与学的方式都非常单一,教师讲的累,学生学的辛苦,传统课堂教学正身处这一困境.因此,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传统形式的教学已远远无法满足有效教学所提出的让学生全面参与课堂学习的宗旨.而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教育教学是优化课堂、提升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从课堂构成要素——“学生学习”、“课堂文化”及“课程教学”三个维度检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目的是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整合的价值在于建设新型的课堂文化,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应遵循“课程教学”的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