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政策制度中,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先后经历了培养技术型人才、高技能人才、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三个阶段。基于人才培养目标变迁历程和社会人才分类,在后示范建设时期,高职教育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应然定位是,重点面向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培养技术型人才。高职院校可通过深化产学研结合办学模式,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三个合一"校内实训基地,创新多样化育人课堂等路径培养技术型人才。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教育分阶段性的规划表明,高职院校的目标以培养学生专攻技能为主,结合现代德育教育理念,展开现代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自"三个融通"战略方针提出,我国新时期高职院校技术人才培养教育理念也随之优化,"三个融通"在创新创业、生态经济、共享红利三个方面有明确的指示,以生态和共享为创新创业发展理念,提出科技创新创业的发展要协同生态文明理念和惠民目标。  相似文献   

3.
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职院校的重要使命,也是衡量高职院校技术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多元培养"、"三课融合"、"完善评价体系,打造优质师资队伍"等是高职院校培养技术型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学生培养的基本方向,是高职院校一切教育活动的指南,规定着学生在知识、技能、素养等多方面要达到的标准,也是进行教育评价、评估的依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经过了"技术型""实用型""应用型""高技能型""技术技能型"的发展,随着"工匠精神"正式的提出与获得高度的重视,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又在酝酿着新一轮的调整与改变,"工匠型"人才培养目标作为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需要进行新探索并对其解构与重构。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是我国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的必然趋势,技术型创新人才培养是"中国创造"实现的关键环节。应用型本科院校技术型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着办学定位、专业设置与课程开设偏差,办学模式固化的问题。应通过精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对接区域产业发展以打造特色产业,以"嵌入式"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加强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等对策培养"中国创造"需要的技术型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6.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对人才的培养重在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所以实践教学在应用技术型本科教学中占有重要一席,关乎于人才的质量.本文研究和探讨了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提出构建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旨在形成以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保证人才培养与地区经济发展和行业的需求的紧密衔接.  相似文献   

7.
产教融合是高职院校实现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互联网+"近几年的迅速发展也为高职院校的产教融合之路带来了新的思路,本文以"互联网+"作为研究背景借助其数据处理快、方便、应用人数多等优势探索出了在"互联网+"的新思维下产教融合教学模式重构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要持续发展,人才培养是关键,文化育人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以校企文化互动融通为主线,建设七种学校文化载体,探索适合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七位一体"模式,是提升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是以培养高技能专业人才为宗旨,"双师"团队建设是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文章以校企合作为平台,探讨寻找推进高职院校"双师"团队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王俊芳 《知识文库》2023,(4):145-147
<正>引言:高等数学是高职院校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对于高职学生的学习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基于对高等数学课程内容的改革与优化,以期能够真正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就业为导向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在积极推动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内容改革和优化的背景下,教师必须重视对课程内容选择的优化,以期能够更好地服务于高职学生的专业发展需求,从而保障高等职业教育的实施效果。本文简单分析了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内容改革存在的不足,结合高职学生数学课程学习特点,提出了有效推动高等数学课程内容改革的实践策略。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目标,在我国教育  相似文献   

11.
高职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比例,致力于为社会培养高端技术型的实用人才。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应该围绕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发展学生体育技能的基础上,还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以全面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和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2.
任秀娟  张震 《教师》2013,(2):12-13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对员工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培养具有高素质、高技能且具有创新精神的高职人才,是知识经济与市场经济对高职教育的要求,也是以培养高素质、实用型、技术型高职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院校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只有正视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问题,寻求解决的途径才能完成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及学校定位决定了应用日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应体现"专业+职业"的办学特色,以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为目标。科学的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其中课程设置成为影响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的生源结构及办学定位决定了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既要区别于以技能培养为目标的中职院校,又要区别于以培养学生理论知识为目标的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应用日语专业的课程建设本着以职业为核心,加强专业与岗位的对接、强化应用能力,实现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是高职教育实践活动的行动指南,也是检验高职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为了保证所确立的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性,在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中,应遵循"技能人才供求状况"、"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和"高职教育发展水平"三个依据,并按照相应程序进行。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的教育核心理念是培养专业的技能型人才,其目的是为社会提供不同行业的专业化服务,从而达到建设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而当前工匠精神作为技术型人才的最高代名词,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发展方向。结合新常态的研究与分析,本文通过概述新常态内容,介绍高职工匠精神耦合双创人才培养的作用,探究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问题与困难并提出对应的优化措施,从而找出新常态下高职工匠精神耦合双创人才培养路径,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专业性人才。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高职教育的定位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然而此定位很大程度上是在特殊情境下生成的,具有一定的限制性.高职本科和应用型本科的培养目标都是技术型本科人才,其人才培养的实质相同而称谓相异,这与我国教育发展背景有关.民办本科院校应明确定位于高职本科,以培养中高级技术型人才为目标,突出应用性和技术性“因子”建设,集中体现在学科、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师资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校企"双主体"互动式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目标和发展方向,现阶段高职院校实行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一些共性问题,高职教育尚未形成一套成熟的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如何持续发展是我国高职教育面临的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难题。本文就这一问题,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华好学院美容会所管理专业方向为例,探讨适合高职院校校企"双主体"互动式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主要培养目标定位于技术型人才,这是我国高职教育的重大转变.基于此,高职院校应纠正狭隘专业化倾向,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从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和培养途径等方面构建“通专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经济社会对应用型会计人才的需求以及国家对管理型会计人才培养的号召,既给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提供了机遇和发展方向,也使高职院校面临人才培养困境。结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发展环境,本文以构建创新型的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为目标,提出构建"理实一体化"、"岗证对接"、"四训递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滞后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课程体系,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培养管理型会计人才的能力和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定位与培养模式的现状与困惑 高等职业院校的培养定位和培养模式问题,是大家所关注的核心问题。经过多年的讨论,目前在某些方面似乎已经达到了基本的共识。人们逐渐意识到,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是既要区别于中等职业院校,又要区别于普通本科院校。与前者的区别在于高职以培养高级技术人才或技能人才为目标,以区别于中等技术人才或技能人才;与后者的区别在于,高职更强调技能型和技术型。但困难在于,作为大学毕业生,除了拥有技能或技术,他们还要有基本的素质。这些素质,很难做出明确的区别,以表明高职生不同于普通本科毕业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