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武术技击观的“解咒”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戴国斌 《体育与科学》2002,23(1):12-14,11
武术的技击最为完整地记载在套路中,套路是动作的串联。因此,动作和套路是我们阅读武术技击的最好文本,也是我们研究武术攻防的最佳切入点。本文从武术的动作和套路入手,运用哲学和心理学等理论对武术的技击进行了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口诀是武术教学中讲解法的一种,是我国劳动人民和武术工作者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生动、精炼而形象的语言,它把动作要领或动作顺序编成顺口溜进行讲解。这种教学法既说明了动作的做法,又阐明了动作的要领,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示范中受到启发,便于理解和接受,对学生掌握动作规格、体会动作要领有一定的作用。合理地运用口诀,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现在上海市初中体育课使用的教材均是上海教育出版社(简称上教版)编写的教材《上海市中小学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试行稿)》2007年8月第3版。作为一名体育教师,笔者有着多年的习武经历,在体育武术教学中发现本教材有些内容和动作方面存在着商榷之处,现就初中武术教材"少  相似文献   

4.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国粹,也是国际性的体育竞赛项目。武术套路中大量难度动作的出现,使比赛更具竞技性、可比性和观赏性。本文对2007年“西山学校杯”全国武术冠军赛中的剑术“抛+抢背+接”动作及其完成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训练方法,旨在为提高此动作的比赛使用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整体思维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之一。它对武术运动的影响,一方面表现为:在整体中构造自己,从而形成了武术动作多样性和多层次性及内外合一的运动特征。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在整体中实现自己,它重视动作间的功能联系,通过内在的“连”与“合”,使动作在和谐中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进一步而言,在运动中无论是构造动作还是完成动作,都体现出思维的整体性特征。  相似文献   

6.
当代武术文化的表现形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武术属于文化、高于体育”已逐渐成为学界的共识,然而,“武术是什么?”的本源性问题却尚未得到圆满的回答。武术文化的多元性和文字自身的局限性特点,使任何一个关于武术的概念都会产生自身难以避免的缺陷,所以,给“武术”或“武术文化”下一个定义其实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尤其是,武术本身也在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因此,对武术的全面把握要与时代的发展和对武术的认知相结合。通观当代融入人们视野中的武术,从文化的整体观出发,可分为四种形态,即“文化的武术”、“教育的武术”、“艺术的武术”、“体育的武术”。这种分类概括了武术文化的主体内容,提出了武术概念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7.
王磊 《体育教学》2008,(2):53-53
武术套路和其他体育教材相比,具有动作数量多,动作的方向和路线复杂多变,动作的构成因素和要点多,细等特点。由于动作复杂,学练起来就比较枯燥乏味,加上学生人数太多,组织起来也比较困难。笔者在多年的体育教学中,找到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运用效果较好,特提出来和各位同行商榷,希望给予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近百年来我国中小学武术教材的沿革历史进行了研究,揭示了我国中小学武术教材沿革的规律和特点,并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个人对武术教材的改革与发展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9.
“指定动作”是武术竞赛中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提高了比赛的竞争性和分平性。本针对运动员在完成“指定动作”时出现的紧张状况、表现形式和紧张产生的原因等心理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陈平秋 《精武》2009,(3):44-47
苏派大手拳,又称“苏门”,有太多难以解释的谜团,连创始人苏定方到底是哪朝哪代,我都不太清楚,并且,我所接触过的五个苏¨拳师,他们的武术从基本功到拳套、对拆的动作都没有一个相同的,不知淮才是真正的“嫡系”真传?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武术中直摆性击响腿法”的教法提示、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的叙述,让练习者更容易掌握动作要领、明确动作疑难点,不断地提高和完善动作技术水平,轻松自如、合理地运用到实际中去。  相似文献   

12.
武术指定动作强化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术指定动作在套路中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其演练水平的高低是高水平运动员竞争的要点。我省武术运动队以提高指定动作演练水平作为“九运”夺牌的突破口 ,调动现有的一切科研和训练手段 ,赛前封闭式强化训练 ,在“九运”决赛中以一银、总分 47分排名全国第 6位 ,超过预期目标。探讨所采取的部分比较成功的科研措施 ,希望对今后的科训工作能起到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卢玉  陶丽 《体育教学》2012,32(12):45-46
一、对学校武术教学内容的简要回顾 上世纪60年代初期,国家为了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第一次将武术列入体育教学大纲,将小学从三年级起的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组合动作、武术操、初级拳一路、初级拳二路、青年拳、青年拳对练等主要技术教学内容纳入到教材体系,为以后学校武术的普及、发展奠定了基础.80年代末期,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增加单人或双人攻防动作,技术内容虽然体现了一些直接的武术攻防特点,但由于没有明确的理论依据,对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的解释显得有些不足.  相似文献   

14.
于万岭 《武当》2000,(1):28-34
在武术运动中,“关系甚为密切”的套路与散打之间正在出现“分离趋势”。因此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目前有两种观点颇为鲜明,一种观点认为,散打与套路历来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套路是散打技法的汇总,散打是套路动作的体现,并强调,为保持这个统一体  相似文献   

15.
武术竞技化使得武术向着“高、难、美、新”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武术运动员在专项训练、动作的编排和设计等方面逐步走向系统化、科学化,其中武术腾空动作是增强武术观赏性、提高运动员演练水平的直接体现。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提高运动员腾空高度、转动速度,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运动生物力学是武术运动的基础理论之一,其在武术技术动作分析中的运用相对比较落后,同时也阻碍了武术的进步发展,文章借用运动生物力学的理论体系为框架,采用文献资料、运动生物力学分析等方法,对武术腾空技术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6.
现在上海市初中体育课使用的教材均是上海教育出版社(简称上教版)编写的教材《上海市中小学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试行稿)》2007年8月第3版。作为一名体育教师,笔者有着多年的习武经历,在体育武术教学中发现本教材有些内容和动作方面存在着商榷之处,现就初中武术教材“少年连环拳第一组至第四组”与各位同行共同探讨一下。  相似文献   

17.
教学法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途径、手段和方式,直接影响着教学任务的完成。在武术教学中要根据教学任务、教材特点、学生实际、作业条件等来确定教材的运用,每一种教法对完成教学任务都有特殊的作用。但在武术教学过程中,常面临的普遍问题是:教学时数少、课程时问短、学生人数过多等,对于没有武术基础的学生来说,传统的一般性讲解示范及分解教法、集体练习法等都很难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准确完整地掌握武术动作的要点及完整套路。由此,本人结合自己多年的武术套路教学的经历和感受,对时下谈论较多,尝试后效果明显,但实际在教学中运用较少的攻防演练意识教学进行初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收集大量的文字及视频资料,结合作者自身练习的体会,对《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进行研究,旨在挖掘武术操中的武术技击动作,发掘武术操中对武术动作的继承与发展,并对其内涵的武术文化进行梳理,由表及里的简述了对儒家和道家文化的传承,继而沿袭了武术“表”与“意”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9.
郑媛  郑健 《湖北体育科技》2013,32(2):179-180,183
从宏观教育视角对我国中小学武术教材进行整理与回顾,借鉴专家学者的理论研究成果,对中小学体育教材中武术项目内容进行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20.
对小学、中学、大学开展武术课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根秀  倪进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9,23(B12):294-296,301
“武术”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瑰宝,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她在健身防病、强身健体和攻防格斗等方面的作用早被人们所认识与接受。而且作为体育教材编人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也已有二十余年了:但从目前各类中小学进行武术教学的实际情况了解.真正按教学大纲进行武术课教学的甚少,甚至不如高等院校。中小学是我国进行各类基础教育的重点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