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9 毫秒
1.
陈鹏 《科教文汇》2007,(12S):226-227
随着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各个应用领域的广泛使用,GIS技术与地理空间信息的表示、处理、分析和应用手段的不断发展紧密相连,形成了各种不同功能的GIS系统软件。针对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在对校园建筑资源管理上的不足,采用先进的组件式GIS技术对学校的建筑资源进行科学的管理。  相似文献   

2.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与计算机科学、地理、遥感、测绘、城市规划、土地管理、市政建设等诸多学科和相关产业部门相融合的交叉技术。WebGIS是指在Web上实现GIS功能。介绍了GIS到WebGIS的演变和相应的关键技术,对WebGIS特点和功能及开发技术做了详细的分析。重点讨论了WebGIS开发中的四种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
GIS技术在土地测绘中的应用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概念和集成技术,分析了GIS测绘技术在规划土地管理、土地利用规划、土木工程测量和土地测绘等领域中的基本应用,指出了GIS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从实现存储信息、建立数据库、查询检索、统计分析和自动绘图等基本功能转向建立多功能、多目标、多层次的专业化评价分析模型、智能化的专家系统和空间决策支持系统,对突破现有土地测绘、整理、规划等技术瓶颈,更深入的探索GIS在我国土地测绘领域的应用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地理信息系统(GIS)被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其中手持移动设备中的GIS系统其具有良好的便携.本文研究并介绍了Android平台下的利用UCMap GIS平台实现方法及特点,它是一个具备定位、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上传于一体的综合移动GIS平台,使用该平台可以更加合理利用林业资源,实现林业资源的精确化管理,实现森林生产管理的便携式和数字化,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环境质量管理的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风华  黄鹄 《大众科技》2011,(8):95-96,107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环境质量管理中,可以为环境质量数据从存储、查询、处理、分析、共享提供完整的方法和手段,也为环境部门的管理和决策提供有效的支持。文章分析了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于环境质量管理的优势。探究GIS在环境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并以南宁市环境质量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开发为例,阐述了系统的GIS功能设计以及开发的过...  相似文献   

6.
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应用非常广泛的信息技术,在国土管理,水利电力,气象研究,农林牧业,交通运输,城市规划,邮电通讯,军事公交,资源调查,环境评估,灾害预测等领域,早已有着GIS的身影,1998年,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提出“数字地球”的概念后,GIS的应用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建设管理的加强,当今社会对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需求不断增加。本文主要讨论先简要介绍了GPS、GIS;然后讨论了GPS、GIS在新疆土地资源管理中的运用;最后讨论了GPS、GIS在新疆城市数字化建设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土地管理是国家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方法,为提高土地利用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维护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土地所有制,调整土地关系,监督土地利用,而进行的计划、组合、控制等综合性活动。本文以A县土地利用更新调查中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过程为例,根据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工作的具体特点,利用计算机网络及GIS技术,结合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的工作业务进行说明,提出了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及其信息化水平在土地资源管理中应用和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文章阐述了作为一个十分有效的工具基于互联网的地理信息系统如何用于灾害管理,在中国如何使用基于互联网的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灾害管理情况SWOT分析(优势,局限性,机会和风险),对GIS应用于灾害防治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地理信息系统在道路设计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斌 《中国科技纵横》2010,(18):296-296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在道路交通中的几个具体应用,说明发挥并完善城市的功能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关系。指出实现未来智能化的城市交通管理要建立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平台的智能交通地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江西省上饶县皂头等乡(镇)土地整理项目为例,探讨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土地整理规划中的应用。通过项目区数字化图件的建立,实现了对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有效管理。通过项目区数字高程模型的建立,实现了项目区地形的三维可视化地形分析,为该类地区整理项目中总体规划方案确定、工程项目规划以及工程量测算等方面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房岩  孙刚  刘倩 《现代情报》2010,30(12):51-54
按照安全性与开放性并重、领先性与成熟度并重、有效性与易用性并重原则,开发了基于GIS和网络技术的长春市水资源可持续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平台包括硬件条件、软件环境、网络支持和管护人员,数据库包括基础数据库、方法数据库、模型数据库、动态数据库、地图数据库和多媒体数据库,子系统包括系统控制子系统、数据维护子系统、系统管理子系统、信息查询子系统、动态监测子系统、分析预测子系统和信息发布子系统。系统的应用将使城市水资源管理由经验管理、定性管理转向科学管理、定量管理,为建设节水型城市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王平 《现代情报》2010,30(11):153-155,158
以网络为载体、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平台,开发了长春市水资源优化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由硬件环境、软件环境和网络环境组成,具有数据库、信息传递、预测分析、业务查询、电子地图、信息发布等项功能。从平台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操作安全和用户安全等方面,分析了系统的安全性。该系统为城市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合理配置、高效使用等提供技术支持,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土地资源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土地资源学是研究土地资源的形成与演变、分类与分布规律、数量与质量评价,以及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与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学问。土地资源研究先后经历了20世纪早期的赋税土地评价与土地类型研究阶段、20世纪中期的土地资源调查与土地资源评价阶段和20世纪后期的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与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3个阶段。直到20世纪90年代,土地资源学才逐渐发展成为资源科学研究的一个独立的学科领域。目前土地资源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土地类型与土地结构、土地资源调查与土地资源评价、土地资源生产力与土地承载力、土地资源利用与土地规划和土地资源管理与立法。随着土地资源基础理论研究的逐步扩展、面向国家目标的应用研究进一步强化和3S技术的广泛应用,土地资源学的研究重点逐步转向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土地资源承载力、城镇用地和农用地分等定级、土地规划与土地整理和土地资源信息系统建设等应用基础与应用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5.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信息系统是基于GIS、大型数据库技术,对土地质量地球化学数据进行存储管理、处理分析、汇总统计和评估校验的一体化、专业化信息平台。研究了系统背景、总体设计和核心功能模块设计。该系统能够满足相关地质调查单位、科研院所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6.
首先叙述了GIS和土地资源评价的特点和GIS在土地资源评价中运用的合理性,然后具体阐述了土地资源评价各个过程中运用GIS的方法;最后总结了在土地资源评价中应用GIS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中国资源地理学学科地位与近期研究热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新建  濮励杰 《资源科学》2015,37(3):425-435
资源地理学是研究资源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交叉学科,随着经济发展中资源问题的加剧、资源重要性认识的深化和地理科学技术的发展,资源地理学在研究资源形成机理、动态演化、科学配置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已经形成很强的学科影响与学科独立性。本文介绍了中国资源地理学发展的背景,评价了其学科地位,并对其进行了学科体系划分。通过研究2000-2013年期间国内5种重要学术期刊的文献,分析了中国资源地理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及其脉络,归纳了主要研究热点。研究指出,资源地理学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资源科学和地理学中的地位牢固,目前已经具备独立学科的基本条件,学科体系可概括为理论、实务、部门和分区等4个部分21个主要领域。从研究论文数量增长趋势看,中国资源地理学已经进入学科稳定发展期,土地、水、生物等领域的研究比较活跃,但各部门研究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均衡。就主要领域的研究热点看,土地资源地理研究以宏观研究和市域以上尺度研究为主,研究内容主要是城乡土地变化和土地资源区域影响等,水资源地理研究集中在主要水系流域,生物资源地理研究偏重森林和农业区,气候资源地理研究主要关注西部尘源区和东南季风区对全国区域性气候变迁的影响,自然旅游资源地理研究重点是特色旅游区的资源景观、资源开发和资源保护,人力资源地理研究以三大都市圈及其周边城乡为主,聚焦劳动力转移和城市空间等。各领域的研究总体呈现方法、尺度、内容的日趋多元化。  相似文献   

18.
广州市城镇用地扩展及预测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秦鹏  董玉祥  李裕梨 《资源科学》2012,34(10):1881-1890
了解城镇用地扩展相关规律,可以有效减缓建设用地对基本农田和重要生态环境用地的侵占,为未来土地科学合理地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对多期遥感影像数据进行解译,提取城镇用地信息,选取相关指标,运用指数分析法,对城镇用地扩展量化分析,从而探求其城镇用地扩展的相关规律。结果表明,广州市城镇用地扩展强度是有起伏的,城镇用地的重心向东北方向偏移,正南方向的城镇用地扩展稳定且较强,西南和正西方向较弱,其它方向则起伏较大。自然地理条件对城市扩展难易程度起宏观作用;经济对其有带动作用;交通设施则引导城镇用地扩展的方向;政策的作用是具有决定性的。通过总结广州市城镇用地扩展规律,选取相关因子进行广州市城镇用地未来变化预测模拟,并阐述了相关变化规律,并对未来城市用地扩展提供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于GPS设计了区别于传统的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数据结构,可实现电子地图的显示、编辑、查询、检索和目标空间定位,建立灵活查询各种有关的信息,提供快速支援方案,辅助决策的高实用的城市110报警地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20.
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RS),本文探讨了重庆市北碚区城市用地的扩张趋势及其主要驱动因素;分析了1972年-2006年北碚区城市用地扩张的时空格局;讨论了其1995年-2006年间城市用地扩张中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特点。主要结果如下:①在时间尺度上,北碚区城市用地扩张分为慢、快和剧烈3个阶段,城市用地快速增长的区域分布在城区西南和正南方,城市重心最初向南方迁移后,逐渐向西南方转移;②北碚城市用地扩张的空间格局可分3类:自然增长型、社会-政治事件影响型和经济-人口影响型;③1995年-2006年来,北碚城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明显,各类型间相互转化关系暗示了这些变化主要受控于城市用地的扩张;④北碚区城市用地扩张受到山脉、河流2种自然因素影响最大,这也是大都市卫星城镇发展的一个普遍规律。同时,经济因素、政策因素、交通条件和城市人口数是北碚城市用地扩张主要的人为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