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雷芬芳 《湘南学院学报》2001,22(5):114-116,121
在郴州市大学生中进行运动创伤调查 .5 3 2 9名学生在 2 0 0 0年 3月至 2 0 0 1年 6月期间运动创伤患病率为2 9.3 % ,人均发病率为 12 6.6% .调查结果还表明 :男生运动创伤发病率明显高于女生 ,高年级学生发病率高于低年级学生 .软组织损伤发生率最高 ( 82 .2 % ) ,且以轻伤为主 ( 84 .69) .非体育专业学生重伤率高于体育专业学生 .课余训练运动创伤最多 (占 66% ) .其主要原因 :防伤意识薄弱 ;锻练缺乏科学性 ,技术动作不规范 ;身体素质差 ;组织方法不当及场地设备缺陷 .建议加强对大学生体育锻练科学性、技术性指导 ,普及防治知识、增强自身保护意识 ,创造良好运动环境 ,定期检查 ,尽可能减少创伤发生率 .  相似文献   

2.
运用身体自尊量表对体育学院大学生身体自尊进行调查,了解其身体自尊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在身体素质因子上得分,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在运动能力因子上得分,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显著高于社会体育专业、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在运动能力、身体素质及身体价值感因子上得分,总体上高年级大学生显著高于低年级学生。  相似文献   

3.
本采用SCL-90症状 自评量表,对商洛师专332名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发现:师专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全国常模,差异显。主要心理问题是抑郁、 人际关系、 强迫、偏执、 敌对(检出率2.11-12.65%);心理问题发生率(23.79%)高于全国大学生抽样调查结果。从性别看,心理问题发生率男性高于女生。从年级看,心理问题发生率二年级学生最高(25.83%),其次是三年级(23.33%),再次是一年级(22.13%),主要心理问题基本相似。因此,加强师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提供心理卫生服务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体育对大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的作用,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改善心理健康水平的作用机制,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新思路,文章采用"大学生自我概念问卷"及"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 L-90)",对1263名体育院校的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了测量、统计与分析;结果: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专业学生自我概念高于非体育专业学生,高自我概念水平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好,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呈正相关关系;结论:体育对大学生自我概念发展有积极影响;个体自我概念水平能较好预测其心理健康状况;大学生加强体育运动能促进自我概念发展,改善心理健康水平;加强体育运动改善自我概念是大学生心理干预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大学生的调查,了解其运动记忆策略和记忆监控的表现特征.结果显示运动记忆策略存在显的专业和性别差异,体育专业学生明显高于非体育专业学生.记忆监控有显的专业差异,体育专业显高于非体育专业学生,记忆监控无性别主效应.  相似文献   

6.
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陈勇嘉研究的体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海南师范学院148名大学生进行测评,发现SCL-90各因子分均高于全国青年组常模,在躯体化、强迫、精神病方面的得分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对海南师范体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的各因子得分进行了性别比较,未发现差异;海南师范体育专业二年级学生的心理问题多于一年级学生.此结果提示我们要重视海南省体育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及时预防和治疗体育生的心理疾病.  相似文献   

7.
为了了解体育专业大学生在运动技能学习方面的心理状况,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福建省581名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技能学习中的主观幸福感总体水平不高;生源地变量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不显著,仅在专业情感体验上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专业技能学习体验、专业情感体验在性别变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女生显著高于男生;专业运动技能学习体验在年级变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大三、大四学生显著高于大一学生。  相似文献   

8.
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考察体育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采用量表法对福建省五所高校的634名体育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技能学习中的整体情感体验趋向幸福但强度不佳;女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显著高于男生,专业情感体验城市生源的显著高于农村生源的,大三、大四学生专业运动技能学习体验显著高于大一学生;人际交往、学校自然环境、社会比较、教师模范作用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重要影响,人际交往的影响力最大。  相似文献   

9.
通过用韩国杰文ZEUS9.9身体成分分析仪测定和分析体育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身体成分现状,为增强大学生的健康水平提供研究依据.研究对象为体育专业学生251人,非体育对照组256人.结果表明:体育专业男生的体脂重量、肌肉量、去脂肪体重明显高于非体育专业男生;体育专业女生的肌肉量、去脂肪体重明显高于非体育专业女生;体育专业男女生的细胞总水分含量明显高于非体育专业男女生;体育专业男女生的基础代谢率明显高于非体育专业男女生.  相似文献   

10.
对560名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参与情况、特质焦虑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男女大学生之间每周体育锻炼的次数无显性差异,体育专业学生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与非体育专业学生相比也没有显性差异。但是,男女大学生每周锻炼的时间有显性差异,男生比女生每周锻炼的时间多;体育专业学生与非体育专业学生的锻炼时间也有显性差异,体育专业学生明显多于非体育专业学生。结果还表明,男女生之间以及体育专业学生与非体育专业学生之间的特质焦虑无显性差异;参加体育锻炼的频数不同其特质焦虑无显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在旧的大学公共体育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师的教学方法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大学公共体育课显得郁闷而无生气。其弊端与误区在于:1.以一个标准要求不同的人;2.以较为标准的动作要求非体育专业的学生;3.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泯灭学生自觉学习的动力;4.课堂组织呈现“机械化”刻板、单调;5.学生“为教而学”或为“考试而学”,而不是“为己而学”等等。郁闷的公共体育课挫伤了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体育课的其他功能(如文化性、娱乐性、品德教育等)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因此,必须改革现有的公共体育课,改革的第一步,就是使之成为快乐教学课,让更多的学生喜欢体育课和参与课外运动,并逐渐形成大学生体育教育文化。  相似文献   

12.
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自我概念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综合性大学的93名体育专业大学生和144名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自我概念进行了测量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体育专业大学生在生理自我和心理自我的认识上显著优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运动对男性大学生的影响较为深刻,体育专业男生在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自我满意、自我行动和自我总分上均显著优于非体育专业男生;体育与非体育专业大学女生在自我概念的各维度上则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论新课程标准下我国高校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标下,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应注意:第一,强调高校体育课程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第二,重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第三,重视大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第四,注意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正确处理上述问题将使我国的体育课程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通过对5所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习倦怠情况的调查发现: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学习倦怠接近中等水平,并呈现随年级升高学习倦怠越为严重的趋势;大二和大四的学生更易出现情绪低落,高年级学生在学习中更容易表现出不当行为,大四学生成就感较低.学生在技术课和专业课中的学习倦怠程度分别好于理论课和非专业课,在情绪低落、行为不当维度上差异性显著,学生在技术课和专业课的学习中更容易获得成就感;男女生在情绪低落和行为不当两个维度上,男生的得分均高于女生,并具有显著性差异;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学习倦怠最为严重,并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5.
张烈锋 《鄂州大学学报》2006,13(6):72-74,80
该文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提出:对大学生终身(终生身体)体育的意识培养,应激发学生运碧芑趣.要关注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并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多渠道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构建校园体育文化氛围,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大学生热爱体育活动和欣赏体育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体育专业大学生表象形成及其影响因素,为大学生表象训练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运动表象》量表对赤峰学院体育系大学生进行测评.结果: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表象总体得分较高,大学生运动员与非运动员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且运动员高于非运动员.结论:运动表象得分与运动员表象使用较多有关.  相似文献   

17.
对泉州师院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运动损伤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篮、排、足三大球是运动损伤的主要项目;课外体育活动是运动损伤的主要高发时段;技术动作不正确、准备活动不充分和局部负荷过大等是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并指出: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技能水平,加强运动保健知识的教育是预防或减轻大学生运动损伤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8.
《长治学院学报》2006,23(4):F0002-F0002
体育系在院领的关心和指导下,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积极进取,近几年在教学、科研、群体工作等方面成绩斐然。数次获得“山西省普通高校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先进单位”;2005年首次参加山西省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勇夺运动技术技能类总成绩第二名;田径队连续二十年在山西省大学生运动会上获得团体总分前三名。高水平篮球队、健美操队多次参加省大学生运动会获得好成绩,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龙狮分会正在大力倡导全国百校龙狮进课堂,在此前提下笔者调查发现,在湖南省普通高校中存在以下特点:开展龙狮运动的学校数量少,主要集中在设置了体育专业的普通高校;龙狮运动的参与者主要是体育专业的学生;主要参加“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龙狮分会”这一协会组织;主要以课程教学和运动训练的形式开展龙狮运动,其经费来源主要是学校拨款和进行有偿表演.  相似文献   

20.
在国家教育部要求高校学生体质健康必须达标的形势下,学校体育活动开展的生机勃勃,但在大学生体育运动中,常伴随着运动创伤的困扰。为预防运动创伤的发生,减少受伤的几率,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篮球运动中来,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查和访谈座谈等研究方法,针对大学生在篮球运动中,发生运动创伤的情况逐一进行调查分析,总结造成运动创伤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