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任彦 《新闻世界》2008,(5):27-27
印度越来越关注中国,从国家战略,到人口数量,所有事情印度人都要和中国比一比。这种比较的背后是印度要赶超中国的民族心理。 “中国有的,印度一定要有!” 去年底,中国刚公布载人登月计划。印度便马上公布了自己的登月计划。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2009-2012年JCR收录的中国、印度和巴西科技期刊为数据来源,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三国科技期刊的出版情况、学科主题分布以及文献计量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从而得出了中国、印度和巴西三国科技期刊的优势和劣势。从比较分析得出,中国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高于巴西和印度。  相似文献   

3.
中国和印度作为世界公认的亚洲两个实力较为接近的发展中国家,有必要对其在科技、政治、军事等领域的差异作进一步的分析,以取长补短。学术期刊可以体现一个国家的科研竞争力,同时也是科学生产率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因此,比较中国和印度学术期刊的相关情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选取中国和印度均被《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收录的期刊,通过比较各个期刊的各项指标以及这些期刊所涵盖学科的基本情况,从而得出中国相对于印度在此类科技期刊上的优势和劣势,并通过比较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4.
杨璐 《大观周刊》2012,(49):171-171
随着印度经济的腾飞,印度教育现代化引起全世界的极大兴趣,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正确认识印度的教育现代化,有利于消减一些不良影响,少走弯路,有助于加快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本文立足于中印教育现代化的分析与比较,特别考察了印度在民族和宗教教育一块做出的努力,阐述了对中国的几点启示,力求对现实能有所指导。  相似文献   

5.
印度图书馆学是与一个伟大的名字分不开的,这就是阮冈纳赞.阮冈纳赞参与和领导了印度图书馆学发展的第一次和第二次高潮,并确立了印度图书馆学第三次发展高潮的主调.阮冈纳赞的图书馆学思想是印度图书馆学的瑰宝,也是世界图书馆学的珍贵遗产.从比较图书馆学的角度来认识,印度图书馆学的发展轨迹与我国图书馆学极其相似,这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6.
认为中国和印度是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的科技发展在全球的科技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放获取兴起至今,两国的开放获取都取得一定的进展,尤其是印度发展更为迅速,可以说是发展中国家开放获取的领头羊之一。通过对中国和印度的开放获取政策进行比较,并通过对开放获取期刊目录DOAJ和开放获取仓储名录DOAR的统计分析,比较两国的开放获取现状。最后,提出促进我国开放获取进一步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为什么香港及韩国影视剧如此发达,成就众多大明星;日本的漫画如此出色,成就众多有名漫画家?又为什么印度的软件业强大,台湾的硬件业兴旺?有人说是韩国美容业盛行,所以影星比较漂亮,才有大明星;至于香港,有人说是电影专业,所以演艺人才辈出;印度软件发达,有人归因于印度人会说英  相似文献   

8.
陈灿 《航空档案》2005,(1):74-74
新中国于1949年10月1日成立后,印度与新中国的关系还是比较好的。据中国外交部前不久解密的档案显示,1954年,印度一名官员在西藏突然病倒,印度驻华外交官紧急约见我外交部官员求助。我政府经过考虑,同意印度空军飞机进入西藏紧急空投药品。在我国的帮助下,印度遇险官员最后获救。  相似文献   

9.
对印度来说,利用自身良好的国际交易环境,从欧盟、美国和俄罗斯引进成熟技术、搞万国牌火箭总的看来是一个费效比较高的选择。尽管印度的航空工业发展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其仍不失为国际航天领域的有力竞争者之一  相似文献   

10.
印度是我国的近邻,其图书馆学的起源和发展轨迹与我国图书馆学极其相似但又各具特色。本文对中国、印度两国的近代图书馆学发展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并初步探讨了影响图书馆和图书馆学发展的因素,最后,对中国图书馆学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为比较文学补天——读《印度古典诗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诗学是跨民族跨文化的文学理论研究,其任务是通过对世界各民族文论遗产的挖掘整理,比较分析,批判吸纳,丰富和发展现代文学理论。然而从我国比较诗学兴起至今已十数年,却一直是“天倾西北,地缺东南“。众所周知,在古代文明世界,中国、印度和希腊是文学大国,各自创造了独具一格的文艺理论,是世界文论的三大源头,经过千余年的发展和辐射,形成了西方文论,中国 (东亚)文论和印度(南亚)文论三大文艺理论体系。尽管由于历史原因西方文论在近百年占据了中心位置,但历史并非如此,将来也不能总如此。中国比较诗学应该打破欧洲中心论,但实际状况却令人失望。研究者对西方文论趋之若骛,而对东南文论则比较淡漠。所谓比较也限于中西之间,印度文  相似文献   

12.
印度医学传人我国时,中医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固定的理论和完整的体系.这与印度的医疗体系并不相同,所以,很难互相融通[1].但是因为佛医与中医有着共同的医学之道——祛病救人,这也是魏晋南北朝世人之所以接受佛教医术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印度宗教哲学概论》从一种全新的视角、以丰富的文献资料系统地阐述了印度哲学的起源、发展过程和主要宗教哲学流派,比较分析了各派别之间在一些基本问题上的不同观点和差异,并且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学校自治     
印度中央政府比较尊重大学的自治权,而邦政府对大学的自治则很不以为然,但是中央政府也会时不时干涉高校领导层的选举,时常造成令人很不愉快的结果。如果一所学院或大学过度依赖政府,则可能成为“政府大学”,缺乏自主权,顺从政府的控制。即使一所大学不接受政府的拨款,但是只要这所学校颁发学位,仍会受到政府的控制。正因为如此,新建的印度商学院既不接受拨款,也不颁发学位。印度科学院也曾有几十年没有颁发过学位,印度管理学院直至今日仍然坚持不颁发学位。  相似文献   

15.
民国初年的北京,革命力量、复辟势力与前清遗老、遗孤各怀鬼胎,整个政治氛围波云诡谲.但在北京旧城的市井民间,活跃着一些来京讨活计的印度人.北京的档案资料中,保留了不少民国初年印度人来京生活的信息,其中包括印度人涉及民事和刑事纠纷的档案资料,这些为研究考察当时印度人在京的生活状态提供了一手资料.笔者通过梳理这些档案,总结了这类被边缘化的社会群体在京的职业特点、活动区域分布、社会地位等信息.由于档案资料流于零散、繁杂,这里只拣选一些典型或比较有特点的例子,案件侦办过程则扼要叙述,重点在突出印度人身份、活动情况.  相似文献   

16.
软件行业生存难,这是目前业界的普遍共识。每当人们谈到中国软件业的困境时,盗版像过街老鼠就被抓出来狠打一顿。自然,盗版是中国软件业的一个心病,但并不是中国软件业所有病痛全在盗版。 我们看一项数据比较: 1999年度印度软件业的产值是 56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 39亿美元,国内市场销售额为 17亿美元;中国 1999年整个国内市场销售额为 176亿元人民币,约合 20亿美元左右。印度软件企业约有 1000家,而中国却有 5000多家。在国内销售额上,中国和印度比较接近,中国还稍稍超出印度。但在出口额上,中国软件业出口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17.
印度科技信息机构的组织体系与信息服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系《国外科技信息机构为产业创新服务的借鉴研究》之子课题报告(摘要),文中重点介绍了印度国家科学交流与信息资源研究所 (NISCAIR)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工作,以及印度国家科学技术信息系统 (NISSAT)开展的活动和服务,并与我国的情况作了比较,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印中两国间的数字图书馆发展有很强的可比较借鉴性。本文从不同层面对印度的数字图书馆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以便我国同行学习借鉴,避免弯路。  相似文献   

19.
海蒳是宋代以后从阿拉伯地区传入中土的植物,用于染色,尤其是女性染发、染指甲、在身上画花纹等,也可入药,其运用可追溯到古埃及。海蒳在印度人民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在印度、波斯、阿拉伯医药或植物学文献和维吾尔医书中均有记载,说明其在印度、波斯、阿拉伯以及我国西北地区是比较流行的。作为文化的中转站,阿拉伯地区为这一植物的东传提供了契机,而且在中土被赋予回回风情。近年来,随着中印经济文化贸易的日益频繁,印度海蒳日渐受到中国人的青睐,并与中国本土植物结合,发展成新的染色配方,成为现今中印物质文化交流的载体之一。中国、印度、阿拉伯三地某些生活习俗的传递与吸纳,体现了三地文化之间的差异、互动与选择。  相似文献   

20.
印度早期报刊的诞生和发展是与英属东印度公司联系在一起的。本文从印度早期报刊的诞生、发展和新阶段各个时期中,东印度公司对报刊的恐慌、反扑和退场三方面进行研究,从而发现东印度公司经历了初期的被动反应,中期的积极应对和后期的无奈隐退的角色转型,因而认为东印度公司在早期印度报刊的发展中具有双重性质。即东印度公司虽然主观上不乐见报刊业,但为了利用报刊业达到其目的,不自觉地推动了印度报刊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