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南京市夫子庙小学是全国唯一以"夫子"命名的百年名校。在这里,素质教育理念浸润着圣人孔子的思想精髓,共同淬炼了学校的核心文化,完善了学校的课程构架,提升了学校的课程能力。一、"爱众亲仁"的学校文化"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爱众亲仁"是孔子文化的精髓。夫子庙小学从校园环境到人文环境都彰显着博爱与和谐,"爱众亲仁"正成为夫小  相似文献   

2.
学校名片南京市夫子庙小学是一所百年名校,坐落在景色旖旎的秦淮风光带中心。于1907年就夫子庙学宫而建,校园古朴清幽,是全国唯一一所以"夫子"命名的学校。学校从文化传承与教育创新的角度,传承孔子教育思想,深化小学素质教育实践,构建了以"科学探究、社会交往、个性发展"为维度,以"亲仁、尚礼、志学、善艺"为主题的"星星论语"校本课程群,走出了一条充盈着民族文化和时代精神的教育探索之路,显示出独有的办学特色和深厚的学校文化底蕴。学校现已为南京市、江苏省乃至全国有着重要影响的名校,国家教育部领导赞赏学校"以孔子思想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在全国中小学中具有最显著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3.
夫子庙小学是一所百年名校,坐落在景色旖旎的秦淮风光带中心.学校于1907年就夫子庙大成殿学宫而建,校园古朴清幽,是全国唯一一所以“夫子”命名的学校.千秋孔子,百年“夫小”.学校在传统与现代的坚守、创新中,走出了一条充盈着民族文化和时代精神的教育探索之路. 走进夫子庙小学,大家都会感受到浓浓的孔子文化.夫子庙小学一直致力于建构以传承孔子教育思想为特色的学校文化,并以此形成了学校文化的品牌,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水平.  相似文献   

4.
南京市夫子庙小学已成为孔子文化的符号。这一文化符号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两个重要方面,一是孔子文化的传承,二是孔子文化与素质教育结合中的发展。夫子庙小学把传统与现代、把民族文化与时代教育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构建了小学素质教育的范式,成为传承孔子文化的典型,成为改革实验的范式。夫子庙小学在不断进步。和以往相比,他们对传承孔子文  相似文献   

5.
传统与现代行走中的坚守和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尚荣 《江苏教育》2008,(11):14-15
不少学校是以所处的地域命名的,人们记住的往往是那个路、街、巷,或乡、镇的名字。可南京市夫子庙小学却不一样,因为她已与孔夫子的教育思想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几十年来,学校珍藏了一种宝贵的历史记忆。开发了弥足珍贵的中国教育传统的智慧,被赋予了特有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色彩与意义。于是,“夫子庙小学”早就超越了地域,有一种厚重的历史感,  相似文献   

6.
《教育发展研究》2012,(10):86+85
南京市夫子庙小学是一所百年名校,坐落在景色旖旎的秦淮风光带中心。于1907年就夫子庙学宫而建,校园古朴清幽,是全国唯一一所以"夫子"命名的学校。学校在孔子教育智慧的启迪下,以教育部重点课题《传承孔子教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夫子庙小学倡导的孔子文化与学校课程能力建设的关系,并从"爱众亲仁"的星星论语课程文化场、"博学笃志"的星星论语课程群、"择善而从"的星星论语课程行动力三个方面解释了"星星论语课程群"是如何建构与实施的,以及"星星论语课程群"最终产生的重要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学校发展带来了活力,也给德育工作带来了启示。江苏省南京市夫子庙小学从"文化传承和教育创新"的视角,践行"由德育活动向德育课程转变"的理念,认真探索"星星论语"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一、为什么开发,开发什么——基于德育目标和时代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传承孔子教育思想:深化小学素质教育的校本研究"是南京市夫子庙小学开展的教育研究课题。该课题的研究施行是在孔子教育思想的引领下,结合学校的文化特征对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进行的大胆探索和有效实践。,课题研究立足文化传统,审视素质教育的发展现状,实践素质教育方法,并坚持理性反思素质教育的成果,形成了以孔子教学思想为核心的学校文化特色,探索出一条凝聚传统文化、结合校本实践的素质教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通过学校文化建设"方法论"的透析,笔者认为当下学校文化建设在方法论上属于"机械论",其局限性在于对学校文化进行"静态分割",导致学校改革文化乏力。重构学校文化要在澄明学校文化建设价值的基础上,进行学校文化建设方法论的转换:变"机械论"为"生态论"。在此基础上,提出学校文化建设的六大策略,即用价值凝练文化、用实践创生文化、用作品解读文化、用故事传播文化、用制度延续文化及在事实中考察文化。  相似文献   

11.
关于学校文化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重建学校文化是新课程成功实施和学校成功改进的前提条件。然而,现阶段大家对于学校文化的认识还远远不够。为此,需要借鉴国外有关学校文化的理论,对学校文化的基本问题,如学校文化的内涵、学校文化的基本分类与描述标准、合作性的学校文化以及学校文化变革的基本原理等进行清晰的梳理。  相似文献   

12.
刘娟娟 《文教资料》2005,(24):105-107
《大学》、《论语》、《中庸》、《孟子》是我国儒学经典之作,因朱熹为其做注而得名《四书》。《四书》集中反映了先秦儒家思想的发展与演变,并共同构成了我国延传千百年的思想基本框架和理论体系,其思想内容包罗万象。  相似文献   

13.
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认识论思想以“仁”为核心,倡导“知之为知之”的认识态度,主张不耻下问,温故知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认识方法。孔子的“学而知之”思想首开儒家认识论的先河,对后世影响深远,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学习,以加深我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从而指导我们的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14.
创始于春秋末期的儒家学派是古代中国百家中最大的学派,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流,其思想一直处于领军和统治地位。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儒家及其学说几经沉浮,特别是在近现代,几乎遭到灭顶之灾。然而,伴随"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以及中国的快速发展,儒家文化的复兴获得前所未有的良机。反观中国当代高等院校,在传承和创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步履缓慢,有违自己的历史使命。迎头赶上甚至超过他国,在振兴和创新国学方面快步迈上世界步伐,当是最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中国儒、道、释传统文化都富含和谐思想,在儒家传统中,更有着大量的论述,《论语》尤其论述深刻而详尽,它深深地影响到我们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因此,研究孔子的"和"、"中和"、"中庸"、"仁和"等和谐思想,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儒家思想与中国企业家精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儒家文化特别强调人的道德实践对于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特别重视人的自我身心内外的协调与和谐。中国的企业应当“以法治企业”,“以德教化人”,坚持走使人自我身心内外和谐的路径,而儒家以修身为本的人文教化的资源对我们的企业建设便具有不可忽略的意义。中国的企业家应该有中国的气派,中国的风格,在这方面,儒家正可为我们造就一种中国企业家的精神提供一些有意义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7.
国际法自诞生之日起,一路走来,经历了风风雨雨,如今重陷困境。在西方文化背景下诞生的国际法因其基础理论及其方法论的偏颇,已难适应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东方文化的杰出代表—中国文化在为国际法寻找出路问题上,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中庸思想等对解决国际法的自觉遵守问题,对国际社会的和平共处问题,对如何解决国际争端问题等作出了更为深刻的解释。中国的强大为中国学者借助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为国际法作出独特贡献提供了良好时机。  相似文献   

18.
王丽 《毕节学院学报》2012,30(6):123-128
近些年来,我国一直都在进行教育改革,素质教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心,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如今的教育现状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如"有教无类"、"重在育人"、"因材施教"等。通过对孔子几个重要的教育思想形成原因的探析,可以更深入透彻地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从而为当代的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学校文化的培育和建设要经历从发展特色项目到整体文化生成、从自发关注到自觉引领的过程。宜昌市实验小学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成功地发展了艺术特色,然而仅有特色是不够的。学校在梳理和反思的基础上,凝炼出"首善文化"理念,确立了学校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整体框架,提出从艺术特色到首善文化嬗变的构想,其核心是培育形成"以善孕善"的环境文化、"善中求善"的制度文化、"以善育善"的课程文化、"以善养善"的活动文化以及"尚善至善"的主体文化。  相似文献   

20.
中国高等教育在目前“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过度“数字化”、过多关注“物化”指标,忽视一流大学形成的内在机制。而校园文化建设对世界一流大学的形成影响深远,应从校园的“物质文化”、“学术文化”、“人文文化”、“制度文化”及“社会环境文化”等方面,着力营造和谐校园文化,加快形成世界一流大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