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1):198-200
试点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高素质人才产出为指标,通过搭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平台,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环节控制,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健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管理机制,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等有效措施,为企业和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2.
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是新建本科院校理想的选择。文章以提高应用型化学化工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构建适用于应用型化学化工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块,形成“多层次、开放式、重实践、求创新”的实践教学体系;采用该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进行实践教学,化学化工人才培养质量取得了显著的提高。实践结果进一步表明了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也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结合省情和地方性医学院校的实际,提出立足海西建设对医学人才的实际需要,提出了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临床医学人才的准确定位,并通过在课程体系改革、加强师资培养、加强实验室与基地建设和规范管理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保证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7,(54):86-87
通过加强校内实践、医院见习与实习,聘请行业专家参与教学,制定应用型护理人才的培养方案,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护理应用人才。  相似文献   

5.
高校产学研结合教育模式初探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文章介绍了产学研结合培养冶金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指出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必然选择,产学研结合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6.
教学实践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关键性环节,决定着应用型人才的质量水平,普通师范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必须基于师范院校的实际情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立足于培养学生实践与应用能力,通过搭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方法,营造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环境,以及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管理等有效措施,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7.
和声学课程是应用型本科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主干课程,必须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即加强学生的音响听觉实践、和声分析实践、键盘弹奏实践,从而提高和声学的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采用新的机制和模式创建的独立学院,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职责,同时也拥有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优势。在新的形势下,独立学院需要迎难而上,进一步加强学科专业、师资队伍、实验设备等方面的建设,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校企合作是学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模式之一。本文探索校企融合下应用型软件工程实践教育模式的改革,寻求通过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训的相互结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工程型、应用型的高素质软件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0.
实践实训教学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目前,民办高校在实训实践教学中存在各种问题,影响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因此,加强实训实践环节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1.
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是基于产教融合理念的一种新型的高效育人模式,它可以引导学生成长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可以从让企业主导开发课程、全面升级教师队伍、了解企业最新动态、组织多样化实践活动、积极开展企业实训、优选合作企业、开展就业跟踪服务等方面入手,有效开展订单班人才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要培养出适应新时期旅游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优秀导游人才,须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来探讨目前高职导游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优化课程设置,突出专业特色;优化教学方法,强化实训教学。以此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高校进行素质教育改革的呼声日益增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进一步凸显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基于素质教育的前提提出构建通识教育平台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师职业素养、改革教学方法以期培养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4.
在对专业教学内容的特点和现有教学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吸收现有各种教学方法的精华,提出了专业课程教学的复合式教学方法,从教材改革、考试方式改革以及教师素质建设等几方面提出了全面的建设性意见,并对我国高职教育在注重实践教学的同时如何适度开展基础教育提出了看法。文章特别强调了教学方法改革对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高校公选课普遍存在管理不够规范、学生不理智选课、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效果不好等现状,本文就教师投入、学生参与及教学管理等方面提出措施与对策,力求加强公选课程建设并提高公选课教学质量,真正使公选课教学满足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方教学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应以重点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依赖于各专业具体课程教学内容的相应改革。法学专业中的行政法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涉足教学内容之量与质的两个向度,其中量的变化展现在新的主干课程与方向课程的生成;质的变化蕴含于理论深度的削弱与实用性知识的增强之中。  相似文献   

17.
从民族地区高等职业院校如何培养实用型高技能人才入手,分析目前在人才培养中所面临的问题,探讨新的培养模式和教育观念;科学地调整、规划课程构架和教学方法;创建更加适应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的实训基地;建设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通过全面改革来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民族地区迫切需要的实用型高技能人才,以提升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品质。  相似文献   

18.
金工实习是高等院校对工科学生实现工程训练的主要途径,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它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融知识、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训练课程,对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必须重视其实践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安徽省巢湖野外地质实习基地建设与改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核心思想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并且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的锻炼,多渠道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业务素质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地质学基础是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地质野外实习是其重要的教学环节,而实习基地建设在该环节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根据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以安徽省巢湖地质实习基地为例,讨论了实习基地建设的条件、教学改革的主要形式和内容,旨在使地质实习基地更好地服务于地质学的教学和课程改革,培养高质量的新型人才,也达到促进地质实习基地建设和对区域经济之目的。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前教学应对性薄弱的现状,打破制约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瓶颈性问题,加强教学与学生职业情景相关性,针对信管专业实践课程,选择了基于“情景-应对”的教学方法改革探索,通过“情景-应对”式的构建和实施专生实践类课程,完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匹配性,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体系并且选择正确适宜的教学情景应对,从而引导带动整个教学活动优质高效地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