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当前江苏跨境电商企业在品牌国际化过程中遭遇“水土不服”的外来者劣势,面临着不熟悉危害、关系危害以及歧视危害。通过Anker品牌国际化案例进行扎根理论研究,归纳出克服外来者劣势的品牌国际化“资源—战略”实施路径:在品牌国际化初期,基于原生型资源优势,通过品牌身份、市场调研、渠道运营、搜索引擎营销初步建立渠道品牌;在品牌国际化中期,基于用户洞察能力,通过行业媒体背书、社媒网红推荐进行品牌升级;在品牌国际化后期,基于研发创新能力,通过本土化运营、社会责任、社会化传播、合作与认证成为国际化品牌。为江苏跨境电商企业培育和利用国际化资源优势实施相应的品牌国际化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赵立龙  魏江 《科研管理》2015,36(5):118-126
本文以华为公司为案例,基于资源基础理论探索了制造企业服务创新战略与技术能力的战略匹配关系。研究发现:当企业技术能力较弱时,实施渐进式服务创新战略为顾客提供完备的产品支持服务,能有效增加产品价值提升市场绩效。当技术能力较强时,实施突破式服务创新战略,能够与技术能力形成知识溢出效应,更有助于市场和财务绩效提升。本研究拓展了制造企业服务创新研究的理论边界,研究结论对中国制造企业选择和实施服务创新战略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加速中国企业国际化创新发展,以势科学理论创新性建立评价企业国际化发展能力的企业势模型。选取华为公司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利用华为相对于中国普通国际化企业的差别和联系,计算出华为的企业势相对得分为64.09分,验证华为国际化发展能力远高于中国普通国际化企业;企业势中第一二层势得分高低情况也与华为相应方面国际化发展能力高低较为一致。表明企业势模型有参考和应用价值,有利于企业管理层了解清楚企业在国际化竞争中的发展能力和市场表现,加速企业创新发展,提高国际化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企业国际化的条件、路径、模式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全球化和国内竞争国际化的背景下,国际化正在成为中国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2004年以来,中国企业以大型跨国并购为主要方式的国际化战略日益引起关注。但与发达国家的企业不同,中国企业所处的转型经济复杂环境与后发展型企业的特殊性引发了国外企业国际化理论对中国企业是否适用的问题。基于此,在对企业国际化的主要理论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企业国际化战略的条件、路径与模式问题,并指出了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徐欣  夏芸 《科研管理》2017,38(10):85-93
本文基于中国创业板市场特殊的制度环境,从专利产出效率和数量两个维度,研究了我国创业企业国际化战略对于专利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创新和国际化正成为创业板公司重要的战略举措,虽然我国创业板企业比较年轻,但已具备了相当的国际竞争力。此外,国际化战略对于专利产出具有效率提升效应,企业国际化程度越高,则专利产出的效率越高;实施了国际化的企业会有更多的专利产出数量。本文结论为我们认识中国创业企业国际化和自主创新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经验证据,并为国家深化企业自主创新、完善国际化发展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制定国际化战略是我国研究型大学主动管理和控制国际化发展的重要体现。推动国际化战略需要有效的实施方法。通过对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战略的文本内容分析,总结出其国际化活动的独特性、综合性、周期性和量化性特征,提出以项目管理方法去管理大学国际化活动,同时阐述该方法对于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战略实施的适用性。以目标分解为依托、以项目整合为导向,设计出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组织矩阵结构,提出项目管理的具体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7.
魏江  赵齐禹 《科学学研究》2019,37(4):651-663
新兴经济体跨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面临显著的管制合法性溢出,但该现象尚待深入研究。结合企业政治战略的相关文献,本文尝试回答新兴经济体跨国企业在国际化的过程中面临着什么样的管制合法性溢出,而又是如何对其进行引导的。以华为公司为研究对象,本文对其国际化过程中所面临的的管制合法性溢出及应对战略进行了通过纵向单案例分析。研究发现:(1)企业主要面临来自母国、第三国政府以及全球行业组织等管制机构的合法性正向和负向溢出;(2)企业主要采用桥接、缓冲、隔离、网络等政治战略来吸收合法性的正向溢出,抑制其负向溢出。本研究揭示了合法性溢出的内部异质性,同时深化了跨国公司政治战略的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8.
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已成为我国企业实现创新追赶的重要举措。然而,已有理论研究并没有合理诠释国际化影响创新的中介机制,实证研究对于国际化与创新的关系也没有得出一致结论。整合组织双元与国际化理论提出了国际化双元的概念,基于知识整合理论阐释了国际化双元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正式整合机制和非正式整合机制在国际化双元的平衡和联合维度与创新绩效之间均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技术企业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国际化是我国高技术企业成长必不可少的手段。在借鉴国内外高技术企业国际化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技术企业国际化的现状,从生态学的角度,研究和分析我国高技术企业国际化战略,提出我国高技术企业国际化战略的模式选择建议,为我国高技术企业成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由于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内生性和多样性,有关国际化程度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得出多元化的结论.根据资源基础现,以国际化为中介变量,通过区分国际化深度与国际化广度,探讨了企业资源、不同国际化扩张战略与企业绩效三者间的关系.基于225家江苏制造业企业的实证检验表明,具有一定资源优势的江苏制造业企业能够通过提高国际化广度来提升企业绩效,但国际化深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则不显著.因此,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争取更多的国际市场份额仍是目前江苏制造业企业国际化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选取海尔集团作为主案例、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与TCL公司作为辅案例展开纵向案例研究,分析了国际接口、资源体系及技术创新战略在后发企业国际化三个阶段的演化进程,得到以下研究发现:一是归纳了国际接口、资源体系与技术创新战略在国际化三个阶段的渐次演化规律,即国际接口从“内向引入”为主要特征向“全球配置”为主要特征演变;资源体系从“产业配套资源主导”为主要特征向“行业声誉资源主导”为主要特征演变;技术创新战略从“外来技术本土化”研发、“外向技术学习”为主要特征向“全球化研发”、“全球战略性学习”为主要特征演变。二是依次分析了三者在各个阶段的静态适配以及动态协同演化关系,提出三者间“链式旋进”的共演模型。  相似文献   

12.
海外市场需求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大的影响。文章基于施穆克勒的需求拉动模型,提出了海外市场需求对企业自主创新的两条路径,并通过总结海尔、华为的案例,认为我国企业更适合通过路径2进行自主创新,即针对海外市场需求,对原有产品进行功能的改进,满足当地的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此路径有利于企业进行渐进性的创新,可为其他类似企业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郝晨  张卫国  李梦雅 《科研管理》2022,43(4):185-191
    运用2010—2016年在我国深市创业板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通过将国际化战略进行深度与广度的二维细分,实证考察了风险投资对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影响效果,并进一步探讨了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能否提升企业创新绩效以及风险投资如何影响国际化战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效应。研究发现:(1)风险投资介入对企业国际化深度与广度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均具有积极作用。(2)企业实施国际化深度发展战略能够对企业的创新绩效产生显著的提升效应,而国际化广度发展战略却未能对企业的创新绩效产生积极影响,风险投资介入增强了国际化发展战略的创新增值作用,提高了国际化深度与广度战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积极影响。(3)风险投资对国际化战略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会由于企业上市后风险投资机构是否继续持有股份以及风险投资机构背景特征和投资契约特征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4.
吴航  陈劲 《科研管理》2019,40(11):102-110
已有研究对于不同国际化战略的创新机理缺乏关注。基于探索与利用视角,将国际化战略划分为探索性国际化与利用性国际化,实证研究了两种国际化战略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同时检验了企业年龄、母国与东道国相似性、国际环境动荡性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探索性国际化、利用性国际化对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而探索性国际化对创新绩效具有更强的影响效应;企业国际化战略选择必须与组织(企业年龄)、战略(母国与东道国相似性)、环境(国际环境动荡性)因素相匹配。研究结论对于国际化战略理论与实践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吴航  陈劲 《科研管理》2006,40(11):102-110
已有研究对于不同国际化战略的创新机理缺乏关注。基于探索与利用视角,将国际化战略划分为探索性国际化与利用性国际化,实证研究了两种国际化战略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同时检验了企业年龄、母国与东道国相似性、国际环境动荡性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探索性国际化、利用性国际化对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而探索性国际化对创新绩效具有更强的影响效应;企业国际化战略选择必须与组织(企业年龄)、战略(母国与东道国相似性)、环境(国际环境动荡性)因素相匹配。研究结论对于国际化战略理论与实践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基于知识的企业国际化过程及其特征研究——以海尔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国际化过程中进行有效的组织学习并实观国际化相关知识的获取和积累,是企业成功实施国际化战略的关键.分析了国际化行为与知识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在借鉴Uppsala模型基本思想的基础上,从知识发展的路径依赖性探讨国际化过程的渐进性技其变化的特征与形成机理,并从战略层面分析企业管理层在国际化过程安排中为提高组织学习效果可能发挥的作用.以海尔集团的国际化过程为对象,从特定市场进入模式和直接投资区位的路径安排两个方面分析并验证了国际化初始阶段企业国际化过程的渐进性特征.  相似文献   

17.
在对知识溢出相关理论梳理的基础上,结合海尔集团知识联盟、ofo共享单车研发联盟和华为产业园3个案例分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知识溢出的虹吸效应、漏斗效应和极化效应。研究发现产学研协同创新知识溢出的3个效应往往并存,对产学研而言既是机遇也是风险,核心企业对于知识溢出效应的激发极其重要。从构建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培育社会资本发展和改革政府科技管理职能3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8.
郑帅  王海军 《科研管理》2021,42(1):33-46
制造企业生态化创新战略转型中,枢纽企业为获得长期竞争优势,如何伴随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而做出技术、商业决策?依据“情境-结构-机制”的研究框架对海尔集团进行纵向案例研究,从模块化视角探索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结构、演化机制与路径特征。研究表明:(1)情境主导了技术创新的可实现性,技术标准、用户需求和政策支持3个情境因素驱动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交互演进。(2)发现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结构的3个重要特征,即创新架构模块化、交互界面开放性、网络治理嵌入性。海尔模块化生态圈战略转型历经的开拓布网期、扩展织网期和颠覆融网期3个发展阶段,以 “产品、生产模块化-组织模块化-超模块化”的架构创新驱动了海尔集团创新生态系统 “以内部研发为中心的创新体系-以产业链协同为中心的创新体系-以用户为中心的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路径。(3)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实现机制突出表现在杠杆、协同和互利机制上,通过揭示系统的结构特征与实现机制的作用逻辑,提出杠杆机制呈现出重用“模块资源-平台资源-场景资源”的演化路径,协同机制使枢纽企业在系统中的角色沿着 “分解者-平台领导者-创新集成商”演化,互利机制呈现出“企业主导-开放市场机制”的演化路径。研究结论丰富和发展了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为传统制造企业的创新生态系统战略转型提供方案设计启示。  相似文献   

19.
吕文晶  陈劲  刘进 《科研管理》2019,40(4):145-156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使中国制造业企业面临向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升级的迫切需求。本文以海尔集团智能制造平台COSMOPlat的建设事件为例,采用探索性单案例研究方法,剖析了海尔COSMOPlat的智能制造模式及其在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动态机理与具体升级路径,并构建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基于智能制造的全球价值链升级整合分析框架。研究显示:中国制造业企业制定升级战略需考虑所在行业的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并相应通过智能生产、智能服务与智能产品转型,以智能制造为依托选择适应自身的升级路径。同时,领先企业可通过智能制造向行业制造平台转型,从而带动产业相关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上整体升级。研究结论从理论和实践上丰富了全球价值链相关研究,为中国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可行参考。  相似文献   

20.
运用2009—2016年在我国深市创业板上市的153家企业的面板数据,考察了风险投资对企业研发国际化战略的影响以及这种关系对于风险投资机构特质的状态依存性。结果发现:(1)风险投资支持不仅能够加强企业研发国际化深度,还能拓展研发国际化广度,风险投资支持对企业实施研发国际化战略具有积极影响;(2)风险投资对企业研发国际化的影响对风险投资股权背景、声誉背景、投资期限、是否实行联合投资策略以及是否参与公司治理存在显著的状态依存性。当民营背景、高声誉背景风险投资介入、风险投资机构投资期限越长、采取联合投资策略以及能够参与公司治理时,其对企业研发国际化的促进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