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一、广大青少年要提高爱国主义觉悟 人们常常把祖国比作自己的母亲,也常常为自己是祖国的儿女感到骄傲和自豪。这种感情经过理性的升华.交织成牢固的民族意识和祖国观念,从而形成对祖国无限的爱,即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所产生出来强大的民族感情和民族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繁荣、民族昌盛英勇献身。青年是祖国的希望,肩负着艰巨而神圣的历史重任。中华民族的振  相似文献   

2.
试探爱国主义教育的新途径孟彩云,刘新华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集中地表现为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具体体现在对祖国壮丽河山、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无比热爱和无限眷恋,对广大骨肉同胞的命运和劳动群众解放事业的深切...  相似文献   

3.
爱国主义是民族的精魂孟之列宁讲:“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是的,这种感情是民族的精神支柱;是人民改造历史的动力。一个民族只有一个祖国,这就象一个人只有一个母亲一样。对祖国的热爱与对母亲的热爱,在中华民族的人心、人性...  相似文献   

4.
爱国主义是人们长期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最真挚的感情。这种感情表现为人们对自己的祖国河山、民族、语言、文字、乡土民情的热爱.表现为人们对于祖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热爱,还集中地表现为民族自信心、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以及为争取祖国强盛而奋斗的爱国献身精神。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在我国历史上,爱国主义从来就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正是这种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振奋和激励着中华儿女勇往直前。如何继承和发扬爱国…  相似文献   

5.
列宁曾经指出:"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祖国就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山河、人民、历史文化及民族优良传统的热爱.这种情感集中表现为对自己祖国的前途命运的关切、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及甘为祖国的独立富强而英勇献身的精神.在历史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学生维护祖国荣誉、民族尊严和世界和平的自觉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玲 《黑河教育》2014,(6):70-70
正多年来的工作实践和理性的思索,使我深深认识到,高中思想教育工作要以爱国教育为中心,始终从细微之处入手,以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为基础,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展开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双翼。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集中表现为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表现为具有强烈的国家意识和对人民,对祖国的河山、历史和文化,一切物质财富的热爱,表现为对祖国的荣誉、命运和前途的深切关注以及个人利益从属于祖国  相似文献   

7.
一、加强研究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列宁曾经指出: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这种感情集中地表现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表现在人们为争取自己祖国独立富强而英勇献身的奋斗精神。它是一个民族最重要的精神支柱。纵观中国历史,爱国主义不仅始终  相似文献   

8.
列宁曾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和热爱,是一个民族所赖以存在的精神支柱,是一个民族所以能够进步、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9.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就是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国家,是对党和祖国所产生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责任心和民族自信心。爱国主义精神可成为推动祖国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历史是爱国主义的源泉。”祖国的历史是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最生动、最具体的好教材。在此,我谈一谈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是怎样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  相似文献   

10.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既表现为对自己祖国语言文化、历史传统、锦绣河山的热爱,更表现为对自己祖国前途和命运的关切,对自己祖国的忠诚和甘愿为祖国的繁荣富强牺牲一切的献身精神。产生在一定政治经济和文化基础之上又反过来给予政治经济文化以重大影响的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和表现。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四千多年历史的民族,在这个悠久的历史长流中,中华民族不但经历了不同生产方式的更替,同时也有过兴衰强弱的变化,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正是在这种悠  相似文献   

11.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列宁全集》第28卷,168——169页)这种最深厚的感情伴随着民族、国家的形成逐步发展为民族意志和对祖国的爱。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是不完全相同的。在鸦片战争以前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阶段,爱国主义是同我国各民族的不断融合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2.
什么叫爱国主义?用列宁的话说:“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换句话说,爱国主义是对自己祖国无限热爱与无限忠诚的情感。它具体表现为热爱祖国的山水、语言、文化和民族,维护祖国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因此,乡土地理便成了爱国主义的好教材,成了培育爱国主义的温床。然而,在乡土地理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呢?我的作法是:  相似文献   

13.
马耀斌 《甘肃教育》2007,(12S):25-25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赋予广大语文教师的使命。列宁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表现这种浓厚感情的条件可渭得天独厚。爱国主义表现为人们对自己祖国的山河、资源、语言文字、民族文化和优良传统的热爱.表现为人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这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同时带着强烈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4.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集中地表现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表现为人们为争取自己祖国的独立、富强而英勇献身的精神。我们中国是一个世界文明占国、有将近五千年悠久历史,在这条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形成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正是爱国主义产生的伟大凝聚力和向心力,成为推动着祖国历史不断前进的巨大力量,才使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能够经受种种艰难和困苦的考验。历史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历史学科以它自身理论的科学性,史料的真实性和内容的客观性,通过…  相似文献   

15.
革命导师列宁说: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①换句话说,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它激励每一个有爱国心的人为国家民族的繁荣昌盛而欣喜,为国家民族危难挫折而发愤;它鼓舞每一个有爱国心的人为国家和民族的独立、统一、富强而献身.  相似文献   

16.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巩固起来的人民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浓厚的感情,它是民族的灵魂、感情的纽带和团结的基础,能形成一个民族、国家的巨大凝聚力和向心力,成为推动一个民族的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甚至起着决定一个国家前途命运的作用.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八荣八耻"更是明确强调"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要改变部分学生认识上的贫乏、思想上的浅薄.作为教育者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7.
在地理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杨武当前,在民族院校的部分学生中,对自己祖国的那种“最深厚的感情”淡薄了,在出国热、高消费的刺激下,盲目崇拜外国,看不起自己的祖国和民族,刚来的“土气”很快被时髦所代替,浓厚的乡情也逐渐淡化。在他们眼里,中国什么都不如外国...  相似文献   

18.
爱国主义是每个民族都具有的对祖国母亲的真挚的感情。正如列宁所言:“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由此看来,我们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质是进行爱国情感的激发和培养。俗话说:爱由情生。情是爱的基础,爱是情的升华。要使我们的学生真正从心底热爱自己的祖国,必须使学生对祖国怀有深厚的真挚的情感。只有对祖国的一往情深,才能对祖国有无限的爱恋。所以,我们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应该把教育的着力点放在爱国情感的激发和培养上,在孩子幼小的心田里播下爱国的种子。  相似文献   

19.
我们的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这一目标,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是非常必要的.加高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就是宪法规定的“五爱”和邓小平同志倡导的“四有”.要使我们的大学生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作为自己言论和行动的准则,努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当前,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我们要抓以下几个方面:一、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最深厚的感情”(列宁语).这种感情表现为对自己祖国的山河、文化、人民以及历史和优良传统的热爱,对祖国前途和命运的关心,对祖国无限忠诚和为祖国的独立富强英勇献身的精神,尤其表现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爱祖国,是我们每一个学生必须具有的情感和  相似文献   

20.
我们学校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中,旗帜鲜明,理直气壮而又有说服力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是一种血肉般的感情。在中学阶段,必须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团队组织生活,把这种感情灌注到学生心田,使他们从祖国的历史、地理、文化遗产中得到启迪和感染,激发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这是思想教育的重要课题,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