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诱导性练习是指促进练习者迅速掌握动作和建立正确动力定型而采用的过渡性练习,与辅助性练习相比有本质上的区别。它利用了动作技术之间的正迁移原理,将田径的完整技术进行改进,并对学生的心理因素进行控制。此种练习,在体育教学、体育训练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诱导性练习为练习者正确地掌握动作技术提供了一条循序渐进的可靠途径。  相似文献   

2.
借鉴了运动心理学有关球感的理论,依据排球正面扣球动作技术的时间与空间特征,结合多年教学的实践经验,在分析与探讨了球感练习对排球正面扣球动作技能形成的作用的基础上,对排球正面扣球动作技术教学申球感练习选择的依据、练习顺序、练习手段及基本要求以及运用球感练习的基本原则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3.
在教学实践中,大多数学校的场地紧张,常常出现上课班次多、学生人数较多而教学器材较少的情况。面对这种情况,是否让学生在一次练习后,为进行下一次练习而排在一个长队后作消极等候?这对学生和改进动作又是否有利?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根据研究表明,每次动作试作之间的最佳休息间隙是1分钟,  相似文献   

4.
在技术教学中,学生仅靠自我练习,难以有效地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如果教师能合理地运用反馈调节,就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练习效果。   一、内部反馈是学生掌握技术动作的基本环节   学生在形成和再现运动技能中,来自本体感受器、视觉感受器等内部反馈信息,具有重要作用,对学生有最直接的影响。因此 ,在技术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利用本体感受的能力,强调学生养成回忆动作完成情况的意识,强化自我反馈信息。这其中主要是让学生明白形成正确动作的原因,为下一次正确的动作练习提供依据。内部反馈从时间上看,可分为同步反…  相似文献   

5.
速成教法手段一自然助跑中的单手(右手持短棒)摸高本能练习教学效应:手段一中提到的“本能”练习是笔者巧用了学生已具备的人体基本动作活动能力,学生只经观察教师示范动作的点(重点是右手持棒摸击篮网)和面(动作的轮廓是在自然跑动中摸击篮网)后,学生就能在学练动作时一次模仿到位,再通过学生的积极思维和相互观察、评估后,发现每一位学生在动作的练习中的共同处,即在右手持棒摸高的瞬间,都是左脚作为蹬地起跳脚(注:这是动作的关键点)。随即教师进入切入点的推理诱导,假设学生练习手中持棒换成一只篮球时,摸高的右手就是…  相似文献   

6.
武术是广大青少年学生比较喜爱的一项运动,但是单调枯燥的动作、不断重复的基本功练习是极易导致厌学的。那么,在武术教学中,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让学生积极有效地练习基本功呢?  相似文献   

7.
在技巧鱼跃前滚翻的教学中,有的学生在初步掌握动作之后,会出现一种自足或厌倦的情绪而影响动作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为了消除这种不良心理,采用以下几种腾越的趣味性练习,可以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提高学生练习兴趣,达到提高练习情绪和不断提高动作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在技术动作教学过程中,教师纠正学生练习中的动作错误,必须按照学生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合理地选择使用纠错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纠错效果。主要从学生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出发,阐述了在学生运动技能学习的不同阶段,教师使用运动感知、运动表象、动作概念和语言等纠错方法的心理学依据,对一些常用纠错方法做了心理学解释。  相似文献   

9.
在体育课练习中,学生会出现诸如错误动作、组织纪律涣散、学习积极性不高、运动疲劳、偶发事件等问题,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甚至导致教学过程的失败。因此,教师应针对以上现象,选择合理时机中断学生的练  相似文献   

10.
在职业技校体育教学中,如何面对学生心理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积极练习的活性,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是从事职业技校体育教师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因此,要探索和研究影响学生积极练习的心理因素,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教法,使学生积极锻练身体,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影响学生身体练习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情绪、注意力、兴趣和个性。  相似文献   

11.
孙辉  张文涛 《安徽体育科技》2006,27(4):86-87,92
超等长练习是一种发展肌肉力量、完善动作质量、提高运动成绩、增强体能的有效练习方法。为了更好的为从事体育教学和训练的老师、教练员以及体育专业的学生在实践中科学、有效地运用超等长练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该练习方法的生理学机制、在教学和训练中的特殊性以及在教学和训练中的应用和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双人练习是发展身体素质练习的一种训练手段,能提高学生和手臂、腿部及全身肌肉的能力。不受场地器材限制,一块草坪就可以练习了。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把难度大一点的练习安排在训练上,把简单一点学生能接受而感兴趣的练习安排在体育教学中,颇有效果。现介绍给大家作参考。1.二人相背拉手从跪撑姿势中起,身体伸展。(见图l)2.在同伴帮助下作倒立臂屈伸。(见图2)3.屈臂,挽仰倒的同伴的双臂,作原地转动的抡摆动作。(见图3)4.靠背,双手上举,相互作体后屈和转体动作。(见图4)5.背腾越。(见图5)6.二人互…  相似文献   

13.
一.球类 1篮球 如:双手胸前传接球、传反弹球——让学生面对墙进行重复传球、接球练习,提高课堂练习密度(如图1)。其二为使学生能正确和准确掌握传球方向,传球到位,可在墙上不同高度处作标记进行练习。单手肩上投篮:传统教学中让学生2人一组相距站相互对投,然后再到篮下进行投篮练习。但发觉学生在掌握投篮用力和出手弧线上还是有缺陷,通过练习墙,让学生站于距墙约1~1.5m的位置,并在墙上的投篮点画线进行练习,能较好改进动作(如图2)。  相似文献   

14.
跨栏完整教学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体育课跨栏教学中,通常采用以分解教学法为主,然后再过渡到完整动作练习。这种传统的教学法,往往出现这样问题:分解动作做得好,但进行完整动作练习时,往往产生动作不协调及错误动作。我们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采取教学过程实施完整教学法进行教学,并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缩短了学生掌握动作的时间,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在排球教学活动中,学生存在各种的心理倾向,结合排球运动的特点,应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变换性练习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要运用形式各样的练习方法来完成相同的教学内容。其根据是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理特点“兴奋扩散”的原理,当人的注意力长时间聚集在某一运动过程中,如在运动过程中没有对大脑皮层运动神经中枢产生的新的连续的刺激,那么一段时间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下降,随之而来的是注意力扩散。因而学习某一动作时不可能长时间集中精力,超出意志的努力范围而认真的学习。变换性练习就是不断变换练习条件,给学生以新的刺激,来延…  相似文献   

16.
网球的多球练习具有在单位时间内增大练习密度,增加练习次数,增大练习强度,以及有利于“动作定型”等许多优点。针对我院“场地少”、“课时少”、“学生课后练习少”的实际情况。在网球辅修课中采用多球练习,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一、问题的提出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俯卧撑作为一种传统的上肢力量练习方法,被广泛采用。然而在练习过程中,学生们无意中也形成了推铅球发力时"掉肘"手抛球的错误动作。究其原因,常规俯卧撑练习方法和这种错误推铅球发力动作结构极其相似。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们常常为纠正这种错误动作而伤透脑筋。却不知,这是由  相似文献   

18.
动作示错是对错误技术动作进行模仿示范。在体育技术教学过程中,如何预防和纠正学生在练习中的错误动作,加快对正确技术动作的学习和掌握,是体育教学工作者应认真研究的课题之一。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采用动作示错这种直观教学方法,预防和纠正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各种错误动作,促使正确技能的动作形成,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吴鉴 《体育教学》2003,(3):20-20
队列教学是体育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向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通过队列练习可形成正确的动作和姿态,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使学生养成“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作风,所以,笔者认为队列练习有必要堂堂练。一、队列练习能集中学生注意力体育课多在室外进行,各种干扰随时可能出现,而且一节体育课的准备部分仅有几分钟时间,队列练习能在短暂的时间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除常规的立正、稍息、三面转法练习外,可安排一些趣味性的更能集中学生注意力的队列练习。如:趣味报数队列练习,报数和击掌队列练习,有效无…  相似文献   

20.
太极拳教学中的内心演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永明 《中华武术》2002,(12):29-29
近几年来,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发展,太极拳运动的开展更加广泛,现在许多高校都把太极拳列入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但由于绝大多数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太极拳,因此,在太极拳教学中,学生在看完教师的示范动作后会感到眼花缭乱,练习时常常出现手脚不协调,动作路线、方向弄错等现象:笔者根据多年的太极拳教学经验,采用内心演练法与实际练习操作相结合的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