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班级是一个集体,是培养学生的一个基本单位。管理好班级。教育好学生是班主任责无旁贷的责任。在班级管理中,班级的文化建设占据着重要位置,它的作用和优势都是巨大的。班级的文化建设能丰富学生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班级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能为学生学习、生活、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所以说班级的文化建设是前提,是处于基础地位,也是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吴淑英 《小学生》2022,(11):118-120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对于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班级建设的重要抓手。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需要充分发挥好班集体的育人功能。《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在教育方法中特别强调了文化教育。从学校角度来说,也就更加明确了班级的文化建设——“建立学校班级思想文化,引导学生自主设计班名、班训、班歌、班徽、班级教育口号等,加强学校班级思想凝聚力”。班级文化建设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文化不但规范着学生的学习行为、交往行为,还影响着学生的校外行为,甚至对他们今后面对各种问题的态度、行为都会产生比较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高校班级学生干部既是受教育者的对象,也是班级管理中的具体组织者、实施者,是班级做好各项工作的主要力量。他们不仅在班级教育管理、学风建设、团日活动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发挥着辅导员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一个班级的文化建设,反映着班级的整体面貌、学习风气以及学生的精神状态,是整个班级的灵魂。小班化教育就是人数较少的一种班级,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多方面和谐发展。小班化教育是在基础设施建设、班集体建设、课堂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的综合教育形式,绝不是一种简单减少学生人数的方法,而是一种有利于促进班级发展的文化建设和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5.
黄继章 《考试周刊》2012,(84):186-187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结构、质量突飞猛进,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班级是高职院校教学与管理的基本单位,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是构建高职校园特色文化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班级文化以校园文化为基础,又具有自身独特的个性特征,在培养教育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建设有特色的高职班级文化已经成为新形势下我们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本文以高职院校体育专业为例,初步探索班级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正>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育人环境,使中小学成为弘扬正气,秩序井然的精神文明教育基地,构建班级特色文化是其中一项重要的举措。班级文化建设对班集体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班级文化作用于学生,对其信念、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巨大影响,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境界。班级文化的构建,可以使学生有属于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这既符合当前教育的需要,也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的学生从小接触到的班级文化几乎只包含简单的教室设计与布置,缺失深入内心的精神层面的文化,终究无法形成班级合力。因此,如何通过班主任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构建班级特色文化,生成属于班级自己的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形成班级合力,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我们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灵魂,是班集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脉,也是班集体个性特征的重要标志,它集中地体现着班集体的品格.以班级文化建设为题,研究其重要性和教育功能,探索如何在班级建设中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和班级文化教育去引领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通过接受班级文化熏陶,培养班级文化意识与文化习惯,最后形成班级文化精神与文化作为,使大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彰显班级文化建设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8.
班级是学生一同进行学习、生活和成长的大众地方,班级管理工作质量的好坏对班级准则建立、班级风气建立与班级文化建立有着很大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个人的成长与进步。班级对学生的管制和培养作用是一种无形的教育模式,经过班级代表着文化、班级精神文化、班级重点文化、班级准则文化与班级住宿文化等来约束与指引学生行为,有助于促进良好的风气与班风的建成,推动学生按时学习、良好道德素养的形成,班级现已是新时期学生培育、进步与教育的关键舞台。  相似文献   

9.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不管用什么样的劝说,也不能够让一个自豪的集体做到一切"。而在学校教育和教学环节中,我们所常见的集体形式就是班级,它不但代表着一种制度教育,同时也象征着一种文化模式。而凝聚班集体的内在精神就是班级文化。班级文化正如同是一个无形的磁场,它对学生的思想行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它一般被称作是一种非显性教育。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对班集体也有了新的要求,它要求建设个性化的班级文化。个性化的班级文化建设,不仅包括提出个性化的班级建设目标,并需要创建相应的班级物质文化,还包括拟定班级个性化管理制度,同时还需要开展富有特色的班级活动。本文就针对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的要求做出分析,并探讨提出具体实践方法,希望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并推动班级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和学校管理的和谐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21,(9):10-11
班级是学校实施教育的主阵地,班级管理影响着班集体文化建设、班级班风的形成,同时也影响着整个班级教育的效果。尤其对农村中小学多民族的班级而言,因为是由多个民族的学生组成的,而不是像普通班级一样,所以加强班级管理更加重要。有效的多民族班级管理策略不仅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还影响着民族的和谐和团结。所以,作为多民族班级管理者,必须根据多民族班集体的特点,建设共同参与的班级氛围,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带动学生共同构建和谐、温馨的班级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