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宇平 《快乐阅读》2011,(16):182-185
文章通过对未成年人的阅读现状及原因的分析,提出了图书馆在开启民智、推广阅读中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论述了图书馆在未成年人阅读推广的基本思路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未成年人网络暴力是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未成年人网络暴力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网络监管体系不健全导致未成年人缺乏纪律精神、消极集体氛围导致未成年人对网暴群体依赖性更强、身处特殊发展时期未成年人自律能力薄弱,从而使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表现出了道德认知、情感和行为上的偏差.涂尔干的道德教育理论中蕴含的纪律精神、对社会群体的依赖以及行为自律性的培养"三要素"能够对网络暴力未成年实施者所具有的三点道德误差矫治提供治理依据.具体来讲,需要加强网络环境规范性,培育未成年人纪律精神;发挥群体效应积极作用,提升未成年人公共责任感;提高网络道德自律性,培养未成年人自律能力.  相似文献   

3.
未成年人网络暴力是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未成年人网络暴力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网络监管体系不健全导致未成年人缺乏纪律精神、消极集体氛围导致未成年人对网暴群体依赖性更强、身处特殊发展时期未成年人自律能力薄弱,从而使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表现出了道德认知、情感和行为上的偏差.涂尔干的道德教育理论中蕴含的纪律精神、对社会群体的依赖以及行为自律性的培养"三要素"能够对网络暴力未成年实施者所具有的三点道德误差矫治提供治理依据.具体来讲,需要加强网络环境规范性,培育未成年人纪律精神;发挥群体效应积极作用,提升未成年人公共责任感;提高网络道德自律性,培养未成年人自律能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论述了图书馆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的必要性,列举了新乡市图书馆利用其有利条件开展以防为主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5.
图书馆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担负着重要责任,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对图书馆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优势地位、主要任务和方法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文章论述了图书馆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着眼点,并就图书馆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未成年人已经成为网络第二大主体,涉网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虚拟认知行为、虚拟交往行为、虚拟实践行为构成了其虚拟行为的三大基本类型,面对网络内容与环境的诱惑、现实社会规则和各种教育指导失效时,主体性不成熟的未成年人在网络生存中出现了虚拟行为异化问题。本文试图挖掘未成年人虚拟行为异化的根源,找到矫正其虚拟行为异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分析目前未成年人阅读现状和外国图书馆在培养未成年人阅读习惯方面的经验.论述当前图书馆如何在培养未成年人健康的阅读习惯中发挥其社会教育职能。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化、信息化、城镇化时代背景下,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呈现出网络奢靡风模仿行为、社会模仿式聚群行为、家庭背景符号化行为等新特征,而内因和外因共同塑造了未成年人的一系列行为特征.因此,进行未成年人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当代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以行为心理现象分析为基础,探讨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合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政治教育,以期为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矫正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应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加强未成年人服务是公共图书馆当前面临的课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少年儿童图书馆是未成年人学习的重要场所,是对他们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树立和培育未成年人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相似文献   

11.
笔者参加固原市2004年初中暨高中(中专)招生考试阅卷评分工作。试卷针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设计了第21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充分肯定了当代中国未成年人精神世界的主流,同时指出,在各种消极因素影响,少数未成年人精神空虚,行为有失规范。要求学生列举出具体事例,并分析原因、危害。在试题中,  相似文献   

12.
手机沉迷是当今社会一个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世界性难题。未成年人手机沉迷表现出手机游戏成瘾、手机视频迷恋、手机社交依赖和手机学习异化等多重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未成年人的健康发展。长时间沉迷手机不利于未成年人身体健康发展,导致身体机能下降;过度化沉迷手机不利于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发展,诱发心理疾病;捷径化使用手机影响未成年人的学习能力与积极学习体验,弱化学习力;无序性沉迷手机增加未成年人接触不良信息与不良人群的机会,引发失范行为。为更好地防控未成年人手机沉迷,需要从严控未成年人手机“触网”的年龄、空间和时间红线入手,保障未成年人手机使用时长合理化,推进未成年人手机接收内容分类化,指导未成年人手机“触网”行为适度化。通过合理有效的教育干预,引导未成年人理性使用手机,防止未成年人成为“被手机耽误的一代”。  相似文献   

13.
结合沈阳市图书馆的实践,阐述了图书馆开展公益讲座为未成年人服务的必要性,并就开展未成年人公益讲座应具备人文关怀理念和具体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图书馆是未成年人教育的阵地,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补充和延伸,图书馆工作者必须了解未成年人的心理状态,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的求知环境,为他们提供健康有益的书刊,帮助和引导未成年人尝试生涯阅读,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15.
流浪未成年人的心理特征与心理救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浪未成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其心理与行为均表现出一定的异常.在调查和深入访谈的过程中,我们尝试运用心理学和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儿童)(EPQ)和儿童行为量表(CBCL)了解流浪儿童的心理状况;并进行生命历程的访谈,探讨流浪未成年人流浪的社会性因素;同时尝试运用支持疗法、强化与惩罚、认知重建、同伴教育等心理学方法对流浪未成年人进行心理救助.  相似文献   

16.
洪碧云 《考试周刊》2012,(59):31-32
本文以未成年人的阅读心理特点作为切入点,分析了晋江市图书馆在阅读推广活动中的核心理念和有益尝试,阐明了未成年人阅读推广应具有统一性和延续性的观点,即引导未成年人从走进阅读、亲近阅读到独立阅读,进而逐步培养起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延续性。  相似文献   

17.
根据图书馆的独特优势,分析了教育未成年人的有效途径,以及提出了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图书馆,发挥图书馆社会作用.  相似文献   

18.
发挥图书馆的优势,为未成年人道德建设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是未成年人的第二课堂、德育学校。多年来,齐齐哈尔市图书馆少儿部坚持为未成年人服务的宗旨,举办系列讲座、“读书快乐营”、榜样引导,读书育人、传播红色文化、科普教育等活动,取得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9.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是为未来社会、未来国家的兴旺发达,锻造成熟健康的承担者。当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方面存在问题的症结,在于教育和成人社会。首先,教育的智育至上和功利倾向,具体表现为以分数的刚性为特征的应试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未成年人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判断,同时萎缩了未成年人的情感陶养和精神追慕。其次,成人社会的状态,尤其在思想道德方面表现出的素养和取向,并未给未成年人提供完全良好的示范和仿效。就此可以认为,未成年人道德困惑形成和解决的关键正在于成人社会。未成年人道德困惑关键在于成人社会…  相似文献   

20.
孙军 《文教资料》2015,(2):46-47
阜宁县图书馆自免费开放以来,因地制宜、奋力开拓,抓住每年暑期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有利时机,举办"七彩夏日——未成年人暑期系列活动",得到少年儿童朋友的热情参与,受到广大家长的热烈欢迎,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阜宁县图书馆践行"悦读"理念,让快乐学习、愉快阅读成为暑期未成年人的习惯和风尚。让青少年读者变"阅读"为"悦读",是县级图书馆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