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导读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和谐社会要靠全社会共同建设。我们要紧紧依靠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贵、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并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负责任的公民和公民公共精神的支持,而这一切又有赖于良好的公民教育。福建师范大学陈永森教授撰写的《和谐社会与公民的公共精神》一文认为,没有公民的公共精神,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公民的公共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2.
论公民公共精神的提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和谐社会构建包含公共精神的培育。倡导公民的公共精神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但目前一部分公民的公共精神存在弱化,培育优秀的公共精神是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须面对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公共理性作为和谐社会的价值基础之一,对公民教育具有基本价值定位、提供公共逻辑和评估指标的规导作用。因此,可以在公共理性的引领下实施公民教育,通过开展公民文化建设、健全公民教育结构体系、强化公民教育的制度理性和公共理性化的行为模式等路径,培育具有公共理性的现代公民,进而促进和谐社会的有效构建。  相似文献   

4.
公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互动视域中的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之间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结构性特征。和谐社会建设应当是在公共精神的引导下,做到公民权利与政府权力制衡与互动,形成和谐关系;同时,政治国家依法运用其公共权力,对公民社会内部所存在的压迫性进行干预,使公民社会内部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5.
没有公民的公共精神,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公共精神的基本特点是公共性、公众性、时代性与继承性、民族性和普遍性等。由于历史和现实等方面的原因,中国人公共精神还有相当的欠缺。培养公民的公共精神是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当代中国公民的公共精神应该特别强调正义意识、规则意识、生态意识、社会服务意识。塑造公民的公共精神,要注重公民角色认同、内心自觉、保护公权和发展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公民社会的逐步兴起,公共精神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问题日益凸显。本文通过对公共精神的内涵、特征及其与构建和谐社会关系的分析,探寻了培育公民社会和加强公民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培育具有公共意识、公共美德和公共理性精神的公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在大学教育中,公民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培育合格公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正确理解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事关能否有效将大学生培育成具有健全的自我意识、积极参与并建构公共生活的合格公民。如何真正实现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在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中给我们提供了诸多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8.
公共精神是和谐社会构建的精神支撑和内在动力,公共精神的孕育要以社会和谐发展为根基。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必须在政府和社会两个方面都树立起足够的公共精神,这需要我们在批判地吸收和借鉴传统及西方公私理论中合理因素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国家相关体制的改进与创新,并努力加强公民教育和培育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9.
特殊教育是面向特殊人群的教育,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是特殊教育的重要使命,也是特殊个体在社会中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符合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特殊教育要针对特殊人群不同于常人的特点,注重培养他们的公民精神,特别是独立人格的形成和公共理性的建立。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相结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助于促成全民族共同的精神信仰和价值追求,维护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价值支撑;有助于提高公民的道德素养水平,促进公民追求和谐的自觉意识,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道德资源;有助于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稳定秩序保障。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从多方面解读。从人的角度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须以大量的合格公民为基础。在现代社会,公民资格被普遍给予社会成员,但具备公民资格并不意味着就是合格公民。公民从名义到实质需要一个过程。合格公民的造就离不开教育,而公民教育是培养合格公民的基本手段。因此,加强公民教育就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基于中国的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公民教育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公共精神”:培育当代民族精神的核心理论维度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现代教育的最终使命和核心任务在于塑造和培育民族精神。任何民族的民族精神,实质上是该民族之“公共性”文化精神的理论表达,以及对共同的价值理想、信念的理解和不懈追求。现代“公民社会”需要具备现代性社会精神气质与人格特质的人,国民教育尤其是民族精神教育实质上是一种社会化的“公众教育”,是指全社会都参与到新的理性与人文精神的学习、传播、创新和实践中来。培育民族精神中的“公共精神”品质的关键,是发育中国的“公民社会”,培养民众的“公民意识”。一个国家的公民意识和公民精神,可以折射出这一民族和国家文明的面貌;反之,从一个民族国家的文明中也可以看到公民意识和公民精神的投影。突出民族精神中“公共精神”信念的教育,既是在国际社会中树立中华民族的“国家形象”的长远之策,又是构建一种涵摄“公共性”文化精神与价值理念追求于其中的、富于鲜明时代特色的开放的民族精神新生形态之必需。  相似文献   

13.
以公民参与的概念为基础,从公民参与的意义、主体客体、类型和形式、结果等方面对国内学者关于公民参与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提出公民参与是公民或公民组织通过一定的形式,参与国家和社会治理的一种民主表达过程。公民参与作为公民表达政治权利的方式,有利于促进民主发展,同时能有效地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根据参与力度的强弱,公民参与可分为直接参与与间接参与。  相似文献   

14.
“公共理性”是指各政治主体以公正的理念,自由而平等的身份,在政治生活中对公共事务进行充分合作,以产生公正的、可预期的共治效果的能力。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公民具备一定的公共美德、公共能力与公共理性。要培育具有公共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就需要以公共理性为指导,积极开展公民文化建设和公民意识培养。本文旨在从公共理性的维度,在阐述公共理性基本内涵与价值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公共理性对公民教育的价值定位、逻辑思维所具有的规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与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政治学和传播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新媒体所创造的更具开放多元、流动虚拟的公共空间,改变了传统政治哲学家所讨论的公共领域之形态。网络公共空间中的公众议题聚集着公众,惟有关心公共利益的公众团体之形成才能使公民有序参与有力量。而公共空间与公众团体之维系,取决于有独立人格与公共参与精神的公民个体。公共空间、公众与公民之间的良序互动构成了新媒体时代公民有序参与的行动框架。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少不了公共图书馆这个大众文化教育职能机构的教化作用,公共图书馆的公共性体现了社会的和谐性、公平性和普适性.它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巨大的智力支撑和精神支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只有传承历史、弘扬光大图书馆精神,公共图书馆才能与时俱进,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古希腊时期的直接民主模式具有“主权在民”、强调平等、公民直接参与公共事务治理等特点,这是政府与公民关系的雏形。卢梭和马克思这两位思想家在继承直接民主核心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民主精神进行了探讨,体现了对政府与公民关系认识的深化,即在强调“主权在民”思想的同时,限定政府权力的边界。但是直接民主模式下政府与公民关系的构建是有前提要求的,即当社会没有发展到直接民主所具备的条件时,理想状态下的政府与公民关系有其现实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建设呼唤新的精神文明。造就具有公民素质的一代新人不仅是实现经济建设目标的必要条件,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立足点。公民素质是在民主生活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公民教育的使命,就是通过有价值引导的文化过程使人从内在本质上成为公民。从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科学发展观出发,公民教育应致力于主体精神、公共意识、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和谐共生的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并从内容、方法和主体的教育文化过程等方面的协同性出发,思考和探索公民教育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9.
公共精神是政府善治建立的精神支撑和内在动力,公共精神的孕育要以政府善治的实现为根基。在当前我国推进政府善治的过程中,必须在政府和社会两个方面都树立起足够的公共精神.这需要我们在批判地吸收和借鉴传统及西方公私理论中合理因素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国家相关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并努力加强公民教育和培育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