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赢在起点,输在终点",似乎成了中美教育比较的一种概念性定论,这句话的意思是,中国高等教育比不上美国,但在基础教育阶段,中国教育比美国质量更高。长期以来,这种认识成了中国基础教育界自我陶醉的主题词。  相似文献   

2.
讨论“中美基础教育孰强孰弱”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站在更客观的视角来观察中美基础教育的差异。中美教育如果比较的是数理课程的学术难度,中国的基础教育肯定超过美国;如果比的是教育的效果、学生的实际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则美国基础教育的优势是我们难以否认的。中国基础教育的特点是进度快、难度高、知识点多。在同样的教育时间里,我国学校教的知识难于、多于美国,这意味着我们的教育必然比美国教育省略了很多东西。省略的是什么,与创造力有何关系。这需要我们进行具体细致的分析。譬如,美国小学四年级的课本中涉及热空气上升原理的课程…  相似文献   

3.
刘彩宾 《教育》2013,(12):62-64
中美教育因各自的渊源和发展而差异巨大。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不能简单地以美国为参照系。照搬移植与"拿来主义"定会招致"水土不服",甚至消解原有的教育优势。观察与思考中美教育差异,辩证看待双方的优势与弊病,探索既能适应中国国情,又能汲取世界教育精华的教育模式,才是酝酿和实施教育改革的出路。中国基础教育是否"赢在起点"中国基础教育"赢在起点,输在终点",似乎是中美教育比较的一种概  相似文献   

4.
中美两国在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导致了中美两国在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呈现不同的状态。通过比较两国在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投入以及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差异,可以为中国基础教育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作者通过对美国进行教育考察,进一步认识美国的基础教育,比较了中美基础教育,经过思考,得到启示。  相似文献   

6.
中国和美国的基础教育是在两种不同的制度下、文化中形成的不同追求、不同样式的教育,而中美教育各有利弊,各有千秋,应该开展中美教育的沟通,平等对话,相互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中国内地、香港以及美国数学教育的特点和差异化主要体现在:中国内地重视数学基础教育,重视学习交流;香港教育竞争激烈,基础条件好,重视交流和实施,通过案例说明了他们良好的数学基础和学习能力;美国数学教育注重实用,基础较弱的特点,并对中美数学教育进行了比较.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基础教育,数学作为其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也应更受关注.  相似文献   

8.
王红 《辽宁教育》2012,(6):89-90
"赢在起点,输在终点"似乎是中美教育比较中对中国教育总体状况的一种概括,言外之意,尽管中国的高等教育比不上美国,但是在基础教育方面却比美国"基础扎实",这种认识在近年来美国基础教育频频强调向中国学习的趋势下甚至衍生出一种洋洋自得的优越感。毋庸置疑,中国的基础教育的确有不少值得美国同行学习的地方,但如果以此就得出结论说我们的基础教育在  相似文献   

9.
(接上期) 五、中美基础教育的差异性 比较中美基础教育.我们深知.中美两国教育的差异.既有历史文化的沉淀,也有经济发展的支撑.更有制度设计的不同。与美国教育相比,中国教育应该更具有独特的政治与文化优势。但仔细琢磨.却又有一些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一、研究背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了解别的国家的数学课程改革能为我们的数学课程改革提供资源.美国是数学教育大国,比较中美两国的数学教育.美国的教育注重广而博,中国的教育注重窄而深;美国的教育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自主、自立精神,中国的教育注意培养学生严格、严密、严谨精神.美国在创新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中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教育进行了比较,在培养目标、入学资格、课程设置、培养方式、评价方式和学位获得等方面进行了初步分析。笔者认为中美两国该专业教育各自存在优势和不足。应借鉴美国教育的经验,取长补短,走有中国特色的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教育之路。  相似文献   

12.
《教育学报》2007,3(5):7-7
7月23日-26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中国国际科技会议中心、美国环球交流中心联合举办的中美语言学习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本次会议邀请了中美两方的著名学者作大会主题发言,美国高校、基础教育的各界代表以及国内相关理论和实践领域的学者、教师近200人参加,在为期三天的会议中就社会与文化语言、语言学习的创造性思维与批判性思维、技术与读写能力、书面读写、媒体阅读和口语语言等主题分五个论坛进行了深人广泛的研讨。中国的补习教育及双语教育给美方代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面对世界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国和美国都颁布了很多具有重要意义的教育改革政策,以指导、引领教育改革.比较发现,中美两国教育改革政策(包括基础教育政策),在政策变革的清晰性和复杂性、必要性和实用性、一致性和稳定性以及政策权力等方面存在诸多异同,两国教育政策存在各自优势和不足.但两国都在关注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变化、教育权力和责任的重构,以及完善教育政策制定、发布与实施机制等国际共同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中美教育投资来源及总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美两国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方面的教育经费来源及总量差异较大,研究数据表明中国存在教育投资来源少、总量不足、公民受教育负担高于美国的问题.因此,中国应借鉴美国多元化的教育投资来源渠道,增加基础教育部分的政府投入,鼓励高校开拓运营渠道,从而增加教育资金,减轻中国公民的教育负担.  相似文献   

15.
尽管美国经济处于严重衰退的寒冬,但中美教育文化交流却逆势而上,屡屡掀起热潮。近日在芝加哥结束的第二届“全美汉语大会”上,与会者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美国持续升温的汉语学习热潮。中美两国政界、商界和学界人士表示,近年来美国的汉语教学呈现快速发展势头,成为全球“汉语热”中的一股主要力量。汉语在海外的传播,对于促进各国人民了解中国,  相似文献   

16.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途径。作为在个体全面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的基础教育,其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基础教育管理涉及诸多方面,文章选取教育管理体制、教学管理、师生关系、教育评价机制等方面就中美基础教育管理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找出中美基础教育的差异,借鉴美国基础教育的优点,促进我国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超 《师道》2012,(3):15-17
从培养创新性杰出人才上看,中国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可能远远落后于美国的教育。据最新统计,中国的教育力仅相当于美国的12%,科技力世界第8,教育力仅排世界第10位。中美教育的差别体现在教育理念、教育评价、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材教法等多方面.在日常教学中,差别明显地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相似文献   

18.
编者按:中美教育之间的差异到底体现在什么地方,很多人关心,谈论也比较多。下边两篇文章的作者,由日常细节入手,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分别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来观察美国的基础教育,对我们了解中美教育的差异应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平民教育运动与美国教育的影响、美国教育家来华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中国教育界人士的探索;各平民教育社团的宣传与实践;杜威平民教育思想的影响等三个方面形成合力,把中国的平民教育运动推向高潮.站在平教运动最前沿,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写下最辉煌篇章就是晏阳初.把晏阳初和杜威的平民教育思想进行比较,透析中国平民教育运动中的美国因素,可以更清晰的反思中美教育交流的历史,理清中美教育交流中的矛盾,预测中美教育交流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华南师范大学、美国范德彼特大学与美国田纳西首府那什维尔市公立学校系统三方合作的中美中小学校长交流(Educational Leadership Learning Exchange,ELLE)项目于2006年6月正式启动,之后即在两校开展中美双方中小学校长培训。这一项目精心设计的双向、情景式、互动式学习环节和学习内容使得中美双方的中小学校长有机会同室学习、零距离接触,亲身体会并共同面对真实而生动的中美双方中小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