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王炜 《今传媒》2016,(10):68-69
文学副刊作为副刊的一种主要形式,在历史上曾经发挥了重大的影响力,但是从二十世纪末以来,随着社会变迁和读者群体的变化,副刊的影响力日益衰微,这背后有着深层次的社会原因,面临巨大的变化,副刊应该积极应对,应拥抱网络时代,拓展全新空间,立足本地文化,同时承担副刊所应有的社会责任,这些都是副刊重新赢得影响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当前媒体竞争日趋激烈,无论电视、广播、报纸,还是新兴媒介——网络,都日益讲究“三贴近”。而传统媒体“三贴近”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在竞争中加强互动。这一点看网络的受捧十分明显。网络作为第四媒体的兴起,其最具吸引力的就是它那开放的双向信息流通形式,它从根本上  相似文献   

4.
李灿 《新闻知识》2001,(4):33-34
(一)仿如一夜之间,传统副刊的周围已衍生出一簇簇陌生的副刊种类来,呈现出摇曳多姿、生机勃发的态势。仔细阅读最近的一些报纸,便会发现有的报纸不仅新闻版办得十分出色,而且,副刊园地也万木峥嵘,蓬蓬勃勃。另有一些报纸则明显弱化了多少还有些掣肘的新闻版面的改革,而用尽全力于副刊上,针对这种做法笔者虽不敢苟同,但他们把副刊办得温温馨馨、多姿多彩却也是不争的事实。如果说,新闻版是“记者在说什么”的话,那么,副刊更多关注的是“读者在想什么,想要什么,想说什么”。因此,作为对变革时期读者需求的一种迎合或关怀,报纸…  相似文献   

5.
副刊漫议     
  相似文献   

6.
冯青龙 《新闻界》2001,(2):46-46
阿坝州是藏族羌族自治州,民族地域特色浓郁,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经济发落后于其他地区,人们化消费水平偏低,如何在经济发展落后的民族地区发展副刊事业,走向市场,并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是澡报副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求生存求发展,必须认真对待和切实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8.
周静 《新闻窗》2009,(4):19-20
近年来,从报纸内容、版面的变化来看受众需求的变化趋势,不难发现报纸副干U化的倾向越演越烈,话题式报道、独家视觉成为业界最有份量的发力点。究其原因,网络信息化时代,报纸的新闻性和新闻量已经难于与网络相匹敌,需要报媒加强策划以提升自身的影响力。一张报纸办得成功与否,影响力大小,策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以《贵州日报》文艺副刊的发展现状为例,浅议党报副刊的办报理念。  相似文献   

9.
黄敏 《新闻实践》2009,(8):69-69
温州都市报面对中青年白领人士开办的时尚周刊《第六天》,有个重点版面叫"六天话题",版面定位直击白领生活的趣事、乐事、新鲜事,揭示和剖析社会现象,引人发笑、发人思考.在3年来150多期的运作中,"六天话题"在读者中形成了良好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对于报纸而言,文学副刊以其绚丽多姿的魅力,修改与调整着报纸读者的阅读习惯与阅读节奏,直接或间接地传递着各种政治的与非政治的综合信息,并以此成为成熟报纸的坚实一翼,与新闻报道共同拓展着报纸的发行市场和读者群。对于文坛而言,文学副刊为文学注入了新鲜活泼的血液:一方面在不断培育着新的作家,同时又使成熟的作家拥有了一片张扬自己思想与声音的阵地;另一方面,依附报纸巨大的发行量与涵盖面,文学副刊为文学构建出一个极为广阔的空间,使文学与市场,作家与读者更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我国的现代文学史和当代文学史上,有两次名副其实的散文创作高潮。这两次高潮的出现,除了出版快速发展的因素之外,都与报纸的文学副刊有着直接的干系。  相似文献   

11.
夏俊俊 《新闻世界》2011,(7):284-285
本文以《郑州日报》的副刊《郑风》为例,探讨了文学作品对当今对报纸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新闻业务探讨上,"策划"当属最常用的词汇之一吧.所谓新闻策划,就是对新闻及版面的精心构思、表述及安置.我在这里所说的策划,是作为一名党报副刊编辑在编辑每一个副刊版时,在不经意间做到精意,在不刻意间做到娴熟.  相似文献   

13.
张素春 《青年记者》2007,2(12):29-30
纵观我国报纸副刊的发展史,“五四”时期以四大副刊为代表的综合副刊的出现,开创了我国副刊富有思想性和战斗性的光荣传统,无论从内容还是从形式来看,它都是我国副刊发展史上最辉煌的一段时期。而四大副刊之一的《京报副刊》作为综合性的文艺副刊,在当时大大地强化了新闻传播的文化深度和思想力度,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文化启蒙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新闻前哨》2005,(5):46-46
咸宁日报社朱封金认为:党报副刊如何既有学性又有新闻性?如何办得既有深度又有活力?就要坚持“三唱”。  相似文献   

15.
吕晓峰 《今传媒》2016,(9):84-85
现代报纸一般包括新闻、评论、副刊和广告四大基本构件。简单来说,副刊与其他三个报纸构成要件的区别在于:新闻提供事实,评论提供意见,广告推销商品或观念,而副刊提供娱乐与知识。本文将结合对副刊定义、演进过程,传播意义与文化特征,编辑方针与运营策略,现实问题与发展趋势等问题的探讨,分析中国当代报纸副刊的一般情况。  相似文献   

16.
沈峰 《青年记者》2005,(12):71-71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喜欢看报的读发现,今天的报纸越来越没了学的品格。读有一种报纸副刊正在消亡的感慨。纵观国内报纸的化副刊,能连续不断发表优秀小说作品的有几家?  相似文献   

17.
我们的时代已进入后工业化社会,这个社会是以电子、通讯、网络等新技术手段作为支撑的,而电影、电视、流行音乐等都与之相联系。受众的兴趣和爱好已变得较少集中性,而呈现多样化。人们已不可能“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了。人们只能从有限时间内,浏览一下报纸上的文章标题和大意,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  相似文献   

18.
19.
在第四届中国国际新闻奖和第十届中国时事报道评奖中,西安日报国际副刊《国际纵横》分获得版面编辑二等奖,其中中国国际新闻奖二等奖是我省历届参评作品所获得的最高奖项。回顾《国际纵横》走过的历程,既有辛勤汗水换来的成功喜悦,更有在探索新闻规律的过程中留下的深深思索。 一、为读者打开一扇了望世界的窗口 1998年初,西安日报将原先时事版的《国际纵横》专栏扩为国际副刊专版。为什么要在已有时事版的情况下,还要推出一个专版的国际副刊呢?编辑部是基于以下两点考虑: 首先,是扩大对外开放、深化国际报道、积极参与国际舆…  相似文献   

20.
陈娜 《青年记者》2007,4(12):55-56
从1897年11月24日,上海《字林沪报》办的中国第一份报纸副刊《消闲报》创刊,中国报纸副刊走过了一条百年求索的漫长道路,这期间,副刊所更替的不仅仅是名称,更有其由外到内的深层次蜕变。本文以中国报纸副刊发展的四个大阶段为顺序,一窥中国报纸副刊功能的嬗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