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对陕西传统文化英译输出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期望为陕西传统文化英译输出和中国文化"走出去"工作探索一条可行之路。在陕西传统文化英译输出方面,要解决好"译什么"、"怎么译"和"怎么输出"的问题,首先要研究和确定陕西文学、历史文化、文物、民间艺术等领域经典的、有代表性的可以翻译输出的内容和项目;其次要加强翻译研究,要关注翻译方式方法,要建立专业的翻译团队,更好地翻译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第三要理顺翻译输出的体制机制,切实采取措施拓展翻译输出传播的渠道,不断扩大中国传统文化海外传播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中医药也开始逐步走向世界。多年来,我国对中药产品说明书的翻译做了大量研究,在取得了一些成果的同时,说明书的翻译依然存在着诸多不足和缺陷,尚有许多改进的空间。中药产品说明书作为最能直观展示药品特征和功效的"名片",需要译者慎重以对。文章剖析了市场上现存中药产品说明书翻译中存在的问题,以17种陇药产品说明书的翻译为案例,探索出了一些中药产品说明书翻译的原则、方法和策略。与此同时,文章着重将中药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凸显出来,强调在翻译过程中将传统文化巧妙贯穿在药品品名、功效等方面,使中药产品说明书真正成为中医药走向世界的一张金光闪闪的"名片"。  相似文献   

3.
中国典籍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先行者。典籍英译是传达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中国声音的一个重要窗口。在分析了典籍英译的现状和影响其对外传播的实质性因素后,在马会娟汉译英"合作翻译"构建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典籍英译"合作翻译"模式。另外,建构中国对外出版的立体化国际销售网络、拓展对外传播的有效渠道、以及定位目的语读者群体和全面调研国外市场等,都是中国典籍英译对外传播的必经之路,笔者也作了相关论述。  相似文献   

4.
试论旅游文化对旅游翻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翻译是传播旅游文化的重要途径,旅游文化的差异又影响着旅游资料的翻译,从生活方式、思维模式、风俗习惯、宗教、价值观等方面都会对旅游翻译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针对中国文化"走出去"存在的不足,本文通过分析众包翻译及其特点,提出可以利用众包翻译模式的优势推进我国文化"走出去",并且分析了众包翻译模式在促进我国文化"走出去"中的积极作用,如弥补我国翻译人才不足、有利于向海外传播我国文化、有助于海外读者接受我国文化等等。旨在为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出去"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6.
作为跨文化交际活动的翻译不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而且是一种文化信息的转换模式。文化传播又给语言带来了新的词语和不同的表达方式,丰富了语言的内涵。但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导致了人们在交际中对同一事物或同一理性概念的不同理解和解释,有时,甚至引起误解。文化翻译的关键是看译者能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保持充分的文化感知和文化创造力,做到文化上的"知情选择"。而在我国的翻译传统中,主体文化对翻译活动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对于同一个文本,其译文的可读性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  相似文献   

7.
钱仕盈 《现代语文》2016,(4):158-160
在"英译云南民族风俗文化"的翻译活动中,频繁出现因文化语境因素带来的翻译选择、翻译策略、翻译接受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英译云南民族习俗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究文化语境对翻译策略和翻译接受的影响。文化积累和文化异同制约翻译策略的选择,文化接受程度确定翻译接受程度。在英译云南民族风俗文化中必须充分考虑文化语境的各类因素,选择相应的翻译手段,克服翻译障碍,实现传播云南民族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化"走出去"是大势所趋,是历史的必然。输出、传播陕西特色民俗文化也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陕西籍作家陈忠实所著《白鹿原》中蕴含的陕西民俗文化该怎样翻译才能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苏珊·巴斯奈特文化翻译理论为《白鹿原》的翻译提供了导向,使《白鹿原》中的物质遗存、礼学制度、民间宗教信仰、人名和关中方言的翻译易于译语读者理解又忠实原语文化,有利于陕西民俗文化"走出去"。  相似文献   

9.
从"文化转向"角度来看,翻译不仅是文字转换,也受到了两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学和文化传统的影响。诗学观、意识形态和赞助人是影响翻译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翻译在跨文化交际中承担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极大影响了一国的文化传播。从文化传播视角探讨跨文化翻译策略,并通过大量实例得出:要实现对外文化传播效果最大化,译者必须根据翻译目的、受众对象,灵活选择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文化翻译理论为切入点,结合目前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探讨赣南客家文化英译过程。赣南客家文化翻译研究极具现实意义。文化翻译的分析表明,地方文化在全球化语境下必须保留地方文化身份,才能达到地方文化传播和传承的作用。全球本土化为赣南客家文化翻译提供了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深入,英语翻译也成为日益重要的文化传播形式。在英语翻译过程中,除了要注重语言翻译的准确性和语法结构的合理性,更需要注重语言翻译的文化传播功能。从英语翻译的特点入手,具体分析英语翻译实践中的文化欠缺和文化构建,探索英语翻译中的文化传播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秋云 《海外英语》2012,(20):16-18
翻译不仅是语言转换的手段,更是文化传播的过程。文化调和是张爱玲翻译策略的关键词。该文从人名文化翻译、书名文化翻译、"教"名文化翻译和景物名文化翻译四大方面对张爱玲文学翻译的文化调和策略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本文耙梳了文化翻译政治策略选择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从文化翻译、跨文化交际学、阐释学三大理论追溯文化翻译政治策略的理据。确立了全球化语境下文化翻译政治策略的指导原则,并构建了"译者文化翻译政治策略素养"等五个维度为核心的文化翻译政治策略模型。认为"柔性翻译"和"柔性传播"的有机结合,有助于提高中华学术外译作品的域外接受度和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5.
李小华 《英语广场》2023,(16):73-76
汉英翻译承载着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旨在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传播。翻译教学是培养翻译人才的重要方式之一,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可以为翻译教学提供借鉴与指导,有助于进一步明确汉英翻译课程的目标、内容与任务,反过来这也有助于丰富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6.
论“亳文化”译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译介学理论基础上,突破传统语码转换式的翻译方法,对"亳文化"旅游资源及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进行系统译介,突出地域文化所承载的精神内涵,将会为亳州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有效传播打下坚实的基础。系统论证"亳文化"译介与传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也为"亳文化"译介与传播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8,(25):5-6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深,中国优秀古典文化的传播范围也越来越广,优秀的翻译有利于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是传播优秀中国文化过程中所必不可少的一环。目前声誉最高的英译版本是杨宪益和霍克斯翻译的两个版本。本文从翻译批评的角度出发,以第二十八章为例,着重从语言及文化两方面,将杨宪益和霍克斯翻译的两个版本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其翻译差异背后的原因进行了探究总结,以供指导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18.
历史文化名胜翻译是外国游客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为了全面、正确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让中国文化真正走出去,在分析西安大慈恩寺简介英语译文的基础上,本文指出历史文化景点简介的翻译需要灵活运用"深度翻译"手法,做到"宁繁勿简",切勿"惧繁从简",从而最大程度地让译文读者获得跟原文读者对等的历史和文化信息感知。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如何藉由翻译西传是学界鲜有问津的问题。本文从中国音乐典籍、儒经乐论的西传、音乐民族志以及中国音乐学术论文的国际交流中追寻翻译的踪迹,并由此梳理国乐对外译介史,指出译者的认知水平、身份与动机、所处的社会背景对中国传统音乐译介的影响,并从中得到在当前社会背景下中国音乐文化对外传播应依靠"以史为鉴,主动译介"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刘怡 《教育教学论坛》2013,(25):136-137
翻译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本文基于翻译的文化转向,讨论了翻译对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指出译者的跨文化传播能力及其培养是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