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为了探究民办幼儿园教师离职的原因,本研究编制了《民办幼儿园教师离职意图的影响因素调查问卷》,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调查了200名河北省民办幼儿教师,相关和多元阶层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影响民办幼儿园教师离职意向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待遇和教师与园长的关系,据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幼儿教师离职倾向的心理机制,本研究采用情绪劳动量表、情绪耗竭量表、职业幸福感量表和离职倾向量表对2608名幼儿园教师进行测查。结果显示:离职倾向与自然行为、幸福感显著负相关,与表层表演、情绪耗竭显著正相关。中介效应的分析结果显示:自然行为主要通过降低情绪耗竭或者提高职业幸福感,抑制离职倾向;表层表演对离职倾向有直接正向作用,同时也可以通过提高情绪耗竭,促进离职倾向;深层表演可以通过促进职业幸福感,抑制离职倾向。说明幼儿教师情绪耗竭和职业幸福感在情绪劳动和离职倾向中起到中介作用。为降低幼儿教师离职倾向,幼儿园应充分保障工作资源,支持教师生存发展;积极接纳情绪冲突,引导教师内化法则;及时提供情绪疏导,提升教师幸福体验。  相似文献   

3.
建设稳定、高素质的幼儿园教师队伍是深化新时代学前教育事业改革的重中之重。六省份接受调查的幼儿教师中超过三分之一表现出离职倾向。离职倾向在地区、园所性质、性别、教龄、学历上存在群体差异。薪酬待遇低、工作压力大、社会支持不足是加大离职倾向的主要原因。破解幼儿园教师流失困局,要做好"守护者",重视教师隐性流失,关照高离职倾向教师群体;当好"助推器",切实提升教师薪酬待遇,增强教师获得感;配好"减压阀",强化社会支持,多渠道缓解教师工作压力。  相似文献   

4.
幼儿园新教师入职后由于各种原因而出现离职行为是造成幼儿教师队伍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旨在通过深入分析幼儿园新教师离职行为的原因,探究有效减少新教师离职行为的对策。减少幼儿教师离职现象对建设稳定的幼儿教师队伍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幼儿教师群体专业发展、素质提高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发展高质量的农村学前教育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其重要保障是拥有一支稳定的教师队伍,然而当下乡村幼儿园教师离职问题仍较为突出。为探明乡村幼儿园教师离职倾向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本研究对中国2 241位乡村幼儿园教师进行了调查,考察了心理弹性和职业压力在社会支持对离职倾向影响中的链式中介作用,分析了编制身份在其中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公办性质园中无编制的乡村幼儿园教师和民办性质园中无教师资格证的乡村幼儿园教师离职倾向较高;社会支持显著负向预测离职倾向,其中组织支持发挥重要作用;社会支持可以通过心理弹性、职业压力的链式中介作用对离职倾向产生间接影响,编制身份能够调节职业压力对离职倾向的预测作用。因此,本研究建议,政府应加大投入,保障乡村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促进同工同酬的落实,严格落实教师准入制度;幼儿园应为教师合理安排工作,提供多样、有效的培训,同时给予教师充分的人文关怀,以预防和缓解乡村幼儿园教师的离职倾向。  相似文献   

6.
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与幼儿园教师专业化有所不同,幼儿园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促使幼儿教育成为一种职业,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是幼儿教师在入职专业发展基础上,通过学历提升、在职培训、园本培训等途径,逐渐使其符合幼儿教师行业标准的动态过程。民族地区县域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是民办幼儿园发展最大的瓶颈,在现行国家政策和园本资源的前提下,民族地区县域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关键在于改变传统幼儿园教师选聘制度,充分发挥园本自主性及行业的相互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山东省、山西省和江西省19所民办幼儿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考查了民办幼儿教师职业承诺在教师自我效能感和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教师自我效能感与工作满意度呈正相关关系;自我效能感与职业承诺呈正相关关系;职业承诺与工作满意度呈正相关关系;职业承诺完全中介了自我效能感和工作满意度.民办幼儿教师自我效能感是工作满意度的必要非充分条件,若没有高职业承诺这一中介,即便民办幼儿教师具备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其工作满意度也可能不会处于较高水平,由此带来的教师离职造成民办幼儿园师资队伍不稳定.  相似文献   

8.
研究者采用目的性抽样的方法,选取河南省X市某幼儿园1名工作仅1年就离职的教师进行个案研究。通过呈现该新手幼儿教师离职前的工作经历,探寻影响其产生离职倾向的核心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9.
保证民办幼儿园教学质量,一样需要一支素质高、较稳定、经验强的幼儿教师队伍。然而,由于民办幼儿园在某些方面的先天不足,教师难招、水平较差、流动性大等因素,都成了办好民办幼儿园的重要瓶颈。本文在对当前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民办幼儿园教师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境,提出了加强和推进民办园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两会"期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提到发展学前教育最大的短板是教师资源不足,强调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幼儿园教师流失是一个关键的问题。研究发现,幼儿教师流失的外部原因主要表现在工资待遇及社会地位较低[1][2]等,内部原因主要是工作压力大[3][4][5][6]、职业倦怠[7]、职业认同感低[8][9]等。已有的关于教师职业认同与其离职倾向的研究表明,教师职业认同感对其离职倾向有预测作用,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与其离职倾向之间是反相关,高职业认同感的教师的离职倾向低[10][11][12][13]。提升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有利于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职业适应不仅直接影响着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认同和专业成长,更会影响到学前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对G市22593名幼儿园教师的调查发现,幼儿园教师职业适应整体水平较高,教师职业心理适应、职业关系适应、专业知识适应、专业能力适应、职业环境适应之间相互影响,教师职业适应在年龄、教龄、初始学历、岗位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办园性质、不同评估等级、不同规模幼儿园教师职业适应存在显著差异。为此,要完善幼儿园教师待遇保障体系,合力构建良好职业环境;强化分类指导与培训,有针对性地提高各类幼儿园教师群体职业适应水平;关注园际差异,努力提高相对薄弱幼儿园教师职业适应水平。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300名公、私立幼儿教师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公、私立幼儿教师普遍认为工作繁重;工作环境满意度较为一般、对工作考评满意度较高、工作认同感和工作积极性不高、参与幼儿园管理意愿较高、对幼儿园提供进修机会较少不满、集体荣誉感普遍较高,但对领导干涉工作不满;主要的差异有:公立幼儿教师在福利待遇、人际环境、工作稳定和工作成就感等满意度方面比私立幼儿教师高;私立幼儿教师在工作环境、教师晋升、参与幼儿园管理等满意度方面比公立幼儿教师高。针对这种差异,要有效进行幼儿园管理,应采取以下应对措施:坚持以人为本的激励策略、重视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提高私立幼儿教师待遇、改革公立幼儿教师晋升制度、改善工作环境等。  相似文献   

13.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potential influence of test‐based accountability policies on school environment and teacher stress among early elementary teachers.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of data from 541 kindergarten through second grade teachers across three states found that use of student performance on high‐stakes tests to evaluate teachers indirectly was related to teachers’ professional investment via test stress in the environment. Although students in kindergarten through second grade do not take high‐stakes assessments, early elementary teachers reported high levels of stress associated with test‐based accountability policies. This study provides data across multiple states that test‐based accountability policies may have negative influences on school environment and teacher stress among early elementary teachers. Implications for practice and research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4.
李雄 《中学教育》2013,(6):79-88
转岗教师是我国教师队伍中的一个新群体,农村幼儿转岗教师在新的工作环境(幼儿园)中的适应问题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农村幼儿转岗教师在幼儿园中适应的好与坏影响着转岗教师自身和农村学前教育质量的发展。本文采用了叙事性研究的方法,访谈了一名刚转岗的农村幼儿教师,发现农村幼儿转岗教师不适应新工作的原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第一,社会环境方面,幼儿教师职业地位低、职业压力大,入职支持体系、培训体系不健全;第二,学校环境方面,转岗教师与同事、领导的关系不和谐,与学生及家长的交流困难;第三,自身成长环境方面,职前接受的教育并非是专业化的学前教育以及家庭经济条件差带来的影响。针对农村幼儿转岗教师不适应新工作的原因,笔者从国家、幼儿园、转岗教师自身三个层面分别提出了建议。首先,政府方面应提高幼儿教师的工资收入水平,健全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的各级入职培训体系;其次,幼儿园方面应转变管理方式并完善转岗教师园本培训,老教师与转岗教师建立一对一帮扶制度;最后,转岗教师自身要积极转变心态,同时制定自我学习方案,积极适应岗位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人本化管理对幼儿园的长远可持续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对幼儿园教师进行人本化管理是十分必要的。文章对当前幼儿园教师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幼儿园教师人本化管理的相关措施,比如营造民主的人文环境,真正做到尊重教师与制定合理的选人、用人机制等,为以后幼儿园进行人本化管理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幼儿教师流失从宏观上讲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组织社会学以一种动态的、全景式的、社会性的视野为分析幼儿教师流失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理念:幼儿教师个体与组织间的不协调性是造成其流失的实质;从过程上看,幼儿教师流失经历了萌芽阶段——幼儿教师流失意识的初步选择,谈判阶段——幼儿教师流失意向的基本成型和执行阶段——幼儿教师流失的形成三个阶段。为减少幼儿教师流失,幼儿教师应增强对幼教职业的认同感,幼儿园应不断拓展幼儿教师成长新空间,国家应加强对幼儿教师特别是农村幼儿教师的财政投入,高度关注幼儿教师流失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流入地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的外来务工子女,在受关注程度、参与教学过程、接受教师评价等方面普遍面临着不公平的问题.为改善这一状况,实现教育过程公平,幼儿园应建立公平的教育管理体制,营造公平的教育环境与氛围,探索公平的教育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18.
创建以园为本教研制度的实践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幼儿园园本教研制度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需要,探索以园为本教学研究制度建设,研究其价值,构建新型的教研工作运行机制,不仅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也有利于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成都市51名幼儿园男教师的生存状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成都市幼儿园男教师是一支年轻的队伍,文化程度较高但却存在学科专业性弱的问题;幼儿教师身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男教师的择偶,虽然经济压力大、职业认同感偏低,但幼儿园男教师人际关系融洽,受到园领导、同事、家长的高度认可以及幼儿的普遍喜爱;幼儿园给予男教师专业发展机会多,但欠缺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缺乏自我规划等因素制约着男教师的专业发展;民办幼儿园男教师的职称评定、福利待遇、择偶及工作安全感等生存状态更为严峻。为改变幼儿园男教师的生存状态,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和监管,也需要幼儿园、男教师本人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20.
[JP2]通过对我国中部地区三个已摘帽国家级贫困县幼儿园教师于2012年和2020年的两次问卷调查和追踪访谈,勾勒出该群体精神生活的变迁图景:心理生活变迁呈现出压力水平显著上升、自我认知保持良好的特点;文化生活变迁呈现出闲暇时间缩短、公共性文化活动减少、自主性增强的特点;心灵生活变迁呈现出反思意识增强、重视个人努力、常葆专业热忱的特点。为促进欠发达地区幼儿园教师精神成长,研究建议: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尊重欠发达地区幼儿园教师在幼儿保教工作中的精神劳动;从幼儿园环境创设与文化休闲公共设施建设两方面入手,为县、乡、村各级幼儿园教师乃至社会大众提供文化生活的软硬件;为幼儿园教师留出闲暇时间,鼓励其成为积极的反思型教师,充分发挥其选择精神生活方式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