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一、"监督与思考"栏目概况 视点新闻版是<人民日报>2003年扩版改版后在第五版重点推出的一个新闻版,"监督与思考"是视点新闻版的头条栏目.视点新闻版在<致读者>中明确提出"监督与思考"的定位:"选取典型事件,予以曝光,启发思考",该栏目由人民日报社群众工作部主要提供稿件,每周1期.创办两年来,共发表群工部记者采写的稿件53篇,其中2003年21篇,2004年32篇.在这53篇稿件中,按报道内容统计,其中"三农"17篇,"环保"13篇,"教育"3篇,"电力盗窃"3篇,"非法采矿"3篇,"医药"3篇,"司法"2篇等.至去年底,在这53篇稿件中,34篇获人民日报社好新闻奖,其中13篇获好新闻一等奖,1篇获2003年精品奖.  相似文献   

2.
人民日报推出第五版的《视点新闻》版,是人民日报编委会2003年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视点新闻》版设立"热点解读"、"人物"、"专访"等主要专栏,要求"热点解读"要有事件性,"人物"要有新闻性,"专访"要有新观点。这些栏目的推出,目的是能在"三贴近"上,在增强新闻性、可读性、服务性,以及吸引力、感染力上有新的提高。在此次抗击非典的斗争中,《视点新闻》版挑起重任,以党中央机关报特有的政治敏感和新闻敏感,宏观把握有方,提前介入有度,推出了一批"三贴近"的精品佳作,尤以三篇整版推出的长篇通讯最为叫座:《护士日记》(4月15日五版)、《站在抗击非典最前沿——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非典医疗救护专家指导小组组长钟南山》(4月21日五版)、《抗击非典,香港昂首踏过荆棘路》(5月7日五版)。  相似文献   

3.
王康宏 《记者摇篮》2006,(10):10-11
《新闻招手停》是沈阳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台《沈阳新闻》节目的一档子栏目。这一栏目于2000年年初创办,主要定位在突发事件、社会新闻、民生新闻、新闻监督以及新闻调查类报道。6年来,这一栏目累计播发稿件4000多篇,其中30多篇稿件获得辽宁省好新闻一等奖、辽宁广播奖一等奖等奖项。2005年5月,栏目组获得沈阳市"五四奖状",同年被评为辽宁省广播新闻奖十佳新闻栏目。  相似文献   

4.
沈阳军区《前进报》推出的《新认识新举措新气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砚生动一例》专栏,自2008年12月推出以来,至今已在一版显著位置和二版头条位置刊发文章100篇。专栏稿件新闻性强、导向性强,特别是编辑为每篇稿件配发的编后,视角独特、语言精炼、思想深刻,为专栏增色不少。专栏连续3年在辽宁省新闻“名版名栏”评选中被评为“优秀专栏”,栏目中的一些优秀新闻稿件多次获奖。多篇稿件被军报转发。  相似文献   

5.
刘锐 《新闻三昧》2006,(3):36-37
话题新闻是通过解析讨论由具有特殊潜在价值因素的新闻事实所引发出的话题,推动化解它所反映的典型矛盾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1995年1月25日《,光明日报》一版头条“每月聚焦”栏目推出一篇报道《部长同志:您办公室里有国旗吗?》,首开话题新闻实践先河。随后《光明日报》在“每月聚焦”“、今日话题”、“热点透视”、“光明视点”等栏目上发表了大量的话题新闻,形成话题新闻的栏目化、制度化。此外《,人民日报》的视点新闻版“热点解读”专栏、新华社的新华视点、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今日论坛”等,亦都属于话题…  相似文献   

6.
2007年5月,大众日报时事对外部按照大众日报编委会关于"新闻强报,特色立报"的办报理念和努力培育名牌栏目的要求,在大众日报国际新闻版上推出"环球论坛"栏目.栏目初衷是就国际上重大新闻和热点问题,约请高层次专家写稿,靠独家权威的观点和鞭辟入理的分析影响读者,告知读者"新闻背后的新闻".栏目平均每周发稿1至2篇,目前已刊发稿件80余篇.2008年1月,"环球论坛"栏目被评为大众报业集团十大名牌专栏.  相似文献   

7.
《今日视点》──新闻园地初显绿色的小草俞文明今日视点》是浙江日报1995年6月改版以后在浙江新闻版上推出的专栏,每周不定期刊出二至三篇,每篇一题,约800字。在栏目推出前,我们就明确了它的定位,即关注了解新闻时事,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沟通阐释生活难点,...  相似文献   

8.
随着1999年《承德日报》的全面改版,一个以“为党和政府分忧,替群众解难”为主旨的全新栏目“新闻视点”在《承德日报》的要闻版正式开设。在四年的实践中,该专栏已刊登稿件300余篇,内容涉及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有效地发挥了党报舆论引导和监督的作用,拉近了党报与读者的距离,成为《承德  相似文献   

9.
1997年3月,《一线写真》栏目带着泥土的芳香问世于河北日报一版。为了使该栏目刊发的现场短消息能够充分体现“现场短新闻”那种纯朴、真实而又精美的风格,为该栏目撰稿的记者,严格遵守到一线去写真的办栏宗旨,牢牢把握现场如实再现的写作原则,既居高望远,又短小精悍,且语言清新、内容充实,努力做到让刊发的稿件都落地有声。5年来,该栏目共发表稿件400多篇,其中获中国新闻奖2篇,获全国党报新闻奖8篇,获河北省新闻奖12篇。栏目新闻的真实美真实是新闻的灵魂和生命。新闻只有具备了真实的美,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来自调查的新视角《微观节能大文章》(见《解放日报》6月14日第五版)是写给普通百姓看的。这篇文章的缘起来自另一篇稿件:《解放日报》"新闻视点"于6月6日刊登的《公众环保意识调查记》。调查显示,作为一项自上而下的发展战略,"节能减排"在普通市民中的认知度并不太高。记者发现,出于经济的考虑,市民其实有很强烈的节能需求,但他们并不认为这与国家发展战略相关,也无法提升到生活方式层面,这导致很多自发的  相似文献   

11.
调整稿件流程管理:由一级责任制,调整为主任、主编两级责任制人民日报今年实行编采分开后,新闻版的稿件流程管理,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调整。《视点新闻》、《经济》、《政治》、《文化》新闻版的稿件选用,由过去部门主任负责制,调整为主任与主编两级责任制。这一调整,增加了主编  相似文献   

12.
我不止一次地听到大新闻单位的记者说:“黔东南不出新闻。”他们来黔东南采访,见报稿件寥寥,心里是不大舒服。可是,黔东南报去年却没了个《乡乡出新闻》的栏目,每期见报两篇。我的两位文友——侗族青年记者韩鸿周和苗族青年记者廖奇勋,承担了栏目的采访任务,他们深入到全州各乡,特别是贫困乡去采访,采写稿件250多篇。《乡乡出新闻》成了本报一个引入注目的栏目,很受读者欢迎。由于工作的关系,我几乎阅读了他们采写的所有稿件,还编发了其中的一部分。在读稿编稿的过程中,我还思考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由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2011年初点题,在《新疆日报》一版开辟的人物栏目"凡人新事",从当年3月18日起开始,迄今已发表100多篇稿件。前不久,新疆日报社把前100篇作品汇集成书,并纳入到新疆新闻出版"东风工程"图书出版项目中正式出版发行。这无疑会进一步扩大《新疆日报》"凡人新事"栏目的社会影响力,也同样将扩大这些人物的社会影响力。事实上,"凡人新事"栏目在《新疆日报》推出伊始,就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4.
《传媒》2014,(19)
正9月9日、11日、12日、15日,《人民日报》在第四版《人民论坛》栏目陆续刊发四篇署名评论:《"悬疑新闻"当休矣》《向"悬疑新闻"说不》《警惕"悬疑新闻"背后的"标题党"》《谁是"悬疑新闻"的推手》,痛批"悬疑新闻",这既让"悬疑新闻"成为网络热门话题,也引发了新闻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和解读。而事实上,"悬疑新闻"只是"标题党"的表现之一。"标题党"的存在由来已久,故弄玄虚、  相似文献   

15.
赵成亮 《记者摇篮》2005,(3):39-44,26
今日一版版式编排很有特点,《要闻宽带》栏目发了四篇短新闻。使一版的信息量更加大了。一版包括图片新闻总共发了14篇稿件。让人有一种贴近感。两篇省领导活动报道写的短小精悍,各有特点,更增加了一版的生气。看过十二版《要闻》《钢都荒漠变绿洲》的报道。使人确有气爽神清之感,这篇报道与今日的《新辽沈战役》配合起来刊发很有一番特别意味。  相似文献   

16.
"湖北作家写作家"专栏是《湖北日报》坚持"开门办报"新闻思想、践行"依靠群众办报"新闻理念结出的一枚鲜美甘甜的果实。栏目中诸多美文,读之悦目,观之赏心,思之回味无穷,有益身心,陶冶情操。春夏秋冬,四时轮回。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湖北作家写作家"专栏已刊发稿件百余篇、图片百余张,在荆楚大地声名渐起。回顾新闻史,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栏目与版面,不仅在它们所属的时代具有"当代价值",而且还具有超越时  相似文献   

17.
许林 《新闻实践》2005,(4):F002-F002
人民日报新闻版今年以来改革力度很大,在前年、去年设立《视点新闻》、《体育》新闻版的基础上,今年又增加了《政治》、《经济》和《文化》三块新闻版。这五个新闻版已经使人民日报的脸变了,变得更好看了。下面是对近期经济新闻版一组报道的版面处理作一评析。3月15日、17日,人民日报经济新闻版分别刊登了经济部记者彭嘉陵采写的《直面煤矿安全》上下篇文章。这是一篇针对性、启发性很强的文章,而编辑的版面处理尤为值得一提。编辑在版面处理上利用"下篇提示"和"上篇回放"的视觉形式(见版面一、二),融入了"推"意识。"推",有推动、推出、  相似文献   

18.
“新闻110”在2005年创立之初,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并逐渐成为了河北《张家口晚报》品牌栏目。但之后,“新闻110”稿件多以单篇稿件见报,版面不固定,品牌优势难以得到充分体现。2009年初,晚报编委会决定开设“新闻110”版,每周两期,每期半个版。  相似文献   

19.
新华社《新华视点》栏目创办时间不长,以其播发的稿件迅速及时、尖锐泼辣、富有深度而广受媒体尤其是报界的欢迎。去年,该栏目荣获第二届中国新闻名专栏奖。《新华视点》栏目的特点是什么?稿件是怎样采写的?本刊请《新华视点》采编室主任陈芸同志谈体会,文章谈了三条:“深”向“尖”处———在社会关注点上高扬权威媒体的声音;“深”向“新”处———追求第一时间的深度;“深”向“实”处———用故事吸引读者注意力。这是对新闻实践的概括、提炼,尤为可贵。《新华视点》的经验说明,做好新时期的新闻宣传工作,必须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大胆创新。我们祝愿《新华视点》越办越好,也希望各媒体积极开拓,创办出具有鲜明特色的名牌栏目。  相似文献   

20.
今年1月11日,正是《人民日报》评论部“视点”栏目创办两周年的日子。两年来,“视点”隔周星期二在第八版或第四版上与广大读者见面。一期一篇重头文章占了半个版面,这些文章大多为深度报道。至今,“视点”已出了34期,它通常是通过一个点透视经济改革、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难点、热点问题及对新事物、新现象作出分析。它以其深入、全面、客观的报道,大力传播真实权威的新闻信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创刊时“开栏的话”中的希望都成为现实──“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拓宽和深化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