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抗日战争时期党在湖北的统战工作,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党主要在 武汉从事上层统战工作,初步建立起以武汉为中心,以国共全为基础的湖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党主要在武汉外围地区从事国民党军队和地方实力派的统战工作,使湖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进一步扩大。(3)党在敌伪顽军夹击下更加广泛深入地开展统战工作,巩固和发展了湖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战时期党在湖北的统一战线工作对新时期的统战工作提供了诸多的历史启示;统一战线具有战略地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统一战线工作有两方面,才都要兼顾;统一战线的工作对象和范围以宽为宜,必须具有广泛性。  相似文献   

2.
东北抗日统一战线是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全国抗自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中占有重要位置。东北抗日统一战线策略方针的制定是中国共产党制定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程中的里程碑之一;东北抗日统一战线有一定的具体组织形式和共同的政治纲领以及中国共产党是东北抗日统一战线的唯一领导者等特点,为“七·七”事变后建立的全国范围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增添了异彩。  相似文献   

3.
独立自主原则,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根本指导原则。它在本质上就是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问题,也就是对抗日战争的领导权问题。历史证明,抗日战争中人民革命力量的迅猛发展,以及战争的最后胜利,就是我们党独立自主原则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4.
1937年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是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条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经历了反蒋抗日(1931年9月—1936年5月)、逼蒋抗日(1936年5月—1937年2月)和联蒋抗日(1937年2月—1937年9月)三个阶段。其中,逼蒋抗日是反蒋抗日转变到联蒋抗日的桥梁。它对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研究当年逼蒋抗日的方针政策和历史经验,对于加深理解党和毛泽东同志的政策策略思想,加深新时期党的统一战线工作,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解放战争时期统一战线的历史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1954年8月至1946年6月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向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转变阶段;1946年6月至1948年5月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阶段,1948年5月至1948年10月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巩固和胜利阶段,统一战线的历史演变过程充分说明,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打败美蒋反动派夺取全国胜利的重要法宝。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近 80年的历史证明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夺取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 ,它始终同党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从工农革命联盟到民主联合阵线 ,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到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从社会主义统一战线到爱国主义统一战线 ,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集体 ,以卓越的智慧和宽广的胸怀 ,把中华儿女紧紧地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共同奋斗。人类社会已经进入 2 1世纪 ,2 1世纪的中国将全面发展和腾飞。党中央统揽全局、审时度势 ,提出了新世纪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  相似文献   

7.
第七章全民族抗日战争的爆发重点掌握:1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革命统一战线相比具有四个显著特点:1)广泛的民族性。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不仅有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而且包括了抗日的中小地主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中的亲英美派。这既有利于团结一切抗日力量,也使统一战线内部的矛盾和斗争更加复杂。2)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党外合作,两党都保  相似文献   

8.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提出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大规模入侵中国的开始。这一事变,极大地变动了国内的阶级关系,民族矛盾逐步上升为主要矛盾;在国际上,加深了英美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在新形势下,党适时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但当时党正值第三次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统治时期,所奉行的是其产国际的下层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9.
刘少奇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能性、必要性;无产阶级如何争取统一战线的领导权以及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关系。该理论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瓦窑堡会议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  相似文献   

10.
长征中,党和红军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统一战线理论与民族实际相结合,及时制定和实施了适应新形势需要的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依据党指导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总方针的演变及与其相适应的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实践,我们可以把长征中红军制定和执行的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划分为初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两军都从战略高度把少数民族统一战线问题与长征、中国革命和抗日救亡运动联系起来,其民族统战工作内容丰富,颇具特色。笔者仅以本文纪念建国五十周年红河州彝学会成立十周年。  相似文献   

11.
东北救亡运动是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思想的影响和推动下,由东北爱国民主人士、流亡民众、东北军爱国官兵共同发起的抗日爱国运动。这场运动不仅以宣传抗日爱国、支援东北抗日、收复东北失地为宗旨,而且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组织统战性质的救亡团体,直接参与和协助张学良、杨虎城二将军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促进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这场运动汇入全国抗战的洪流,为推动全面抗战,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做出了特殊的贡献。东北救亡运动谱写了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史、中国抗战史的光辉一页。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时期,宋庆龄始终以民族解放大局为重,她较早地提出了建立"反日统一战线"的思想,并努力促成了国共两党的联合抗日.她积极响应中共提出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坚持团结、进步、抗日的旗帜,反对分裂、倒退、投降的逆流,义无反顾地全力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斗争,为建立、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重要而独特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3.
《新华日报》是我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唯一机关党报 ,在抗日战争期间 ,贯彻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 ,大力宣传中共的抗日主张 ,加强同国民党积极因素的联合 ,加强同世界新闻界的广泛联系 ,建立和扩大了新闻界的统一战线 ,坚定地站到了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前沿 ,成为我党在国统区思想战线上的一面光辉旗帜  相似文献   

14.
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问题上,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积极作用主要有四点第一,率先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口号和纲领;第二;积极在东北地区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第三,首次提出完整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第四,及时提出联蒋、逼蒋的口号,促进了中共中央对蒋政策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红军东征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持续高涨的情况下发动的,为援助与响应全国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推动山西乃至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所采取的第一个重大的战略步骤。红军东征开创了山西民众抗日救亡运动的新局面,震慑了阎锡山的妥协投降和剿共反共活动,促使其政治立场和态度发生转变,推动了山西民众抗日救亡运动新阶段的到来和山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时期,杨靖字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同日本侵略者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斗争的实践中,杨靖字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团结义勇军、山林队等抗日武装,形成东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东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确立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从实际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广泛地团结抗日武装力量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相似文献   

17.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存在两个层次,由一大二小三个统一战线构成。如果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设想为一个大圆圈,那么这个圆圈事实上是一个椭圆。在这个椭圆里,国共两党是两个焦点。这两个焦点中的每一个,同时还是一个新的圆心,围绕它各形成一个新的统一战线圈子,即国民党为中心的抗日反共统一战线和中共为中心的抗日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主统一战线是中共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是后来反蒋统一战线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论抗战时期周恩来对三民主义认识的逻辑演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由于抗日救亡思想战线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大力研究三民主义,周恩来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周恩来对三民主义的研究成果,其逻辑起点是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对待三民主义的基本态度;其逻辑展开之一是逻辑与历史的辩证统一: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对三民主义基本态度的历史根据;其逻辑展开之二是逻辑与现实辩证统一:研究三民主义是抗日救亡的迫切需要;其逻辑归宿:实践层面是为抗日救亡服务,思想文化层面是体现与发展了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兼容品格,并推动中国共产党达到了新的理论高度。  相似文献   

19.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造成了中华民族的严重危机,为挽救民族危亡,中国各种政治力量在抗日大旗下结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但由于参加统一战线的成分复杂,因而统一战线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复杂矛盾.为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地位,领导和推动抗战胜利,中国共产党根据统一战线方面的经验教训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制定了在处理民族斗争关系时,坚持民族利益与阶级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在处理统一战线内部关系时,采取又联合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原则;在处理国共关系时,坚持既统一、又独立的原则;在处理各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时,采取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原则.这些策略原则的贯彻实施,不仅处理好了统一战线中的各种复杂关系,坚持、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且冲破了国民党的限制,纠正了党的错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战略策略原则,并有力的推进了抗日战争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