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我国古代档案文献编纂工作兴盛的社会文化渊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国古代文献编纂工作源远流长,久盛不衰,究其社会历史文化渊源,作者认为其源有三:一是道德本位的价值取向,创造了重人文、重历史、重学术的风气,二是忠君顺上的价值取向影响下建立的"君举必书"制度,为文献编纂提供了丰富的原始材料;三是祖先崇拜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而久远的影响,成为人们感情的寄托和皈依.这些文化心态为档案文献编纂提供了生长机制和发展契机,促成了档案文献编纂的繁荣.  相似文献   

2.
曹喜琛是我国档案文献编纂学的开创者。他的一生为中国档案文献编纂学、中国档案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其学术思想更是档案学界的宝贵财富。本文从他深度发掘古代档案文献编纂思想、完善我国档案文献编纂学学科体系、反恩我国档案文献编纂学的经验教训、推广档案文献编纂学专业知识、划分新中国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发展阶段五个方面总结曹喜琛在档案文献编纂领域的贡献,谨以缅怀曹老先生。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自古以来,就已出现档案文献汇编这类书籍形式;而在我国古代,为适应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需要,虽有档案文献编纂活动和从事档案文献编纂的人,却没有形成档案文献编纂学.  相似文献   

4.
东南清 《档案》2008,(3):37-39
一、前言 档案文献编纂学是档案学的分支学科。中国素有编纂档案文献的传统,也在理论上进行了不少探讨,但古代学者往往把它与目录学、校勘学和历史编纂学等熔为一炉加以阐述和研究。春秋时期孔子提出的“述而不作”、“子不语怪力乱神”、“勿意、勿必、勿固、勿我”和“多闻阙疑”等思想原则,汊代文献目录学家刘向、刘歆父子校勘整理文献典籍时采用的广罗异本、鉴别异同、辨别真伪、删除重复、条理篇章、校勘脱简、写定正本、定著目次、编写叙录等项工作程序和方法,对档案文献编纂理论研究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孔子编纂『六经』对中国古代档案事业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子编纂“六经”是我国古代对档案文献第一次有目的的大规模的整理和利用。“六经”大多为文书档案材料的汇编或摘要 ;“六经”的成书过程就是就是搜集档案资料并加以整理的过程。孔子为后世保存了比较系统的历史档案 ,开创了利用档案编纂史书的优良传统 ,提出了“述而不作”的编纂档案资料的原则 ,开辟了档案利用的新领域———使档案成为传道授业的工具 ,因此说孔子对中国古代档案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浅析我国档案文献编纂学的历史演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威 《北京档案》2002,(4):26-27
一、理论的产生和积累 档案编纂理论来源于档案编纂实践.我国档案编纂历史悠久,古代和近代的史学家和文献学家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对档案编纂进行了有益的研究探索,为档案文献编纂学的形成积累了有价值的理论.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一个学科概念的命名及演进角度,梳理了从唐代刘知几"制册章表书"到清代章学诚"比次之书"——对档案文献编纂成果概念或名称的认知从无到有、从具象到抽象的不断深化过程.档案学界公认章学诚是中国古代档案文献编纂思想的集大成者.刘知几的档案文献编纂思想是章学诚系统、成熟、完整的档案文献编纂思想必不可少的基础.随着社会转型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档案馆服务受众由小众向大众转型,当代的档案文献编纂、编研成果必将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宋代档案文献编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引言现代学科体系中 ,学科史是学科独立不可缺少的史学支撑点。每一个学科在其成立和发展过程中 ,都必然把自身的源流演变研究 ,作为学科基础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档案文献编纂史研究 ,是现代档案文献编纂学学科建设的一个基础性课题 ,它的任务在于根据现代档案学的基本观点、理论与方法 ,对历史上各个时期、各种类型的档案文献编纂进行系统考察,弄清事实 ,总结分析 ,从而丰富现代档案文献编纂学的知识和理论 ,推进学科的发展。中国古代档案文献编纂具有悠久的历史 ,它的源头一直可以追溯到《尚书》。《尚书》以后 ,随着古代社会的发展 …  相似文献   

9.
中国档案学会档案文献编纂学术委员会于4月14日至25日在江苏省扬州市召开了“档案文献编纂研讨会”。此次研讨会的目的,是通过对档案馆文献编纂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进行研讨和交流,进一步丰富档案文献编纂学的理论,推动档案馆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开展,提高档案文献编纂的质量和档案文献编纂人员的素质。会议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江苏省、扬州市档案局和档案学会的大力支持下圆满结束,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0.
奏议在中国古代历史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古代个人奏议档案的编纂进行研究是我国档案文献编纂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历代个人奏议档案的编纂状况,对奏议档案撰者与纂者之间的关系和编纂动机进行分析,对奏议集的编纂体例进行探讨,可以进一步丰富关于我国古代个人奏议集的研究成果,以期能够进一步完善档案学界对我国档案文献编纂史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1.
瞿沙蔓 《兰台世界》2013,(19):151-152
<正>中国的历史文献编纂工作自古代以来就不断发展,源远流长,在历史档案的编纂过程中不同历史时期注重的内容也会有所不同,然而侧重历史、人文和伦理方面档案编纂的历史时期当属先秦,这一时期的档案文献编纂对我国以后的文献编纂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后人在文献档案的编纂过程中不仅借鉴了这一时期古人所总结出来的方  相似文献   

12.
在档案文献编纂工作中,编纂者在确定编纂题目后,将能反映选题的档案文献资料进行查找整理,以供进一步挑选,此即为档案文献的收集过程.“收集工作是具体编纂工作环节的重要开端”,收集档案文献就是为档案文献编纂寻找原料的过程,其地位和作用不可小视.笔者认为,“全面”“巧妙”“科学”是做好文献资料收集的三大法宝,三者贯穿于档案收集工作的全过程,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制度建设、类型创新、思想理论的总结、经世致用精神以及私家档案文献编纂的兴起等方面对唐代档案文献编纂的历史成就及其时代特征做了概要性的论述。本文认为唐代档案文献编纂在古代档案文献编纂发展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承前启后的意义,对宋代乃至元明清各朝档案文献编纂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代档案文献编纂具有悠久的历史,其源头一直可以追溯至上古时期。随着古代社会的发展和各项制度演进,档案文献及其编纂成果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方面越来越凸显其重要作用和价值,并受到了历代政府和个人的重视。档案文献编纂之大家,首推孔子。我国有据可考的档案文献编纂活动是从孔子开始的,他在编辑整理《六经》的过程中,首创了一系列编辑体例和编辑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从推动和繁荣时代文化、传承历史文化、形成和繁荣档案文化3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古代档案文献编纂机构的传承和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信息增值:档案文献编纂学的研究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文献编纂学是中国档案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档案文献编纂学的研究在中国十分活跃。档案文献编纂学长期以一次档案文献编纂为基本研究领域,近10年来其研究领域已扩展到二次档案文献编纂和三次档案文献编纂领域。档案文献编纂学研究的实质性问题是充分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以档案文献出版物作为开发成果的表现形式,使档案信息得到增值,便于人们接收、理解、利用,从而造福于社会  相似文献   

17.
一、清代档案史料编纂成因探析清代档案史料的编纂与发展 ,受中国文化传统以及中国古代档案史料编纂史上所取得的各种成就的影响 ,并与清代政治、经济的盛衰密切相关。中华民族注重传统和“博古”的文化心理以及中国封建社会以政治和道德伦理为本位的文化特征对清代档案史料编纂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清代的统治者虽是以少数民族崛起于中国的东北地区 ,但受汉族文化传统的影响 ,与历代封建王朝一样 ,出于对历史所怀有的深沉的认同感和对传统文化近乎崇拜的心理 ,对档案史料的编纂倾注了巨大的热情。早在入关前 ,满族就创制了本民族的文字…  相似文献   

18.
焦循在档案文献编纂学方面的成就,尚未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和重视。本文在总结焦循档案文献编纂成就的基础上,对焦循编纂档案文献的方法及其地位作了进一步的分析,以为焦循把《通鉴》长编史法引入经学、创立“以文传事”的档案文献编纂方法,以及对“纂录”与学术著作之间关系的探讨,实践并且发展了章学诚“六经皆史”与“比次之法”的理论思想。  相似文献   

19.
曹喜琛是我国档案文献编纂学的开创者。他的一生为中国档案文献编纂学、中国档案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其学术思想更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本文从梳理我国档案文献编纂学科的发展历程入手,总结曹喜琛在档案文献编纂领域的贡献,谨以缅怀。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古代档案文献编纂公布制度在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后,从最初的笼统规定到清朝对档案文献编纂公布规定的细化,无不反映封建社会下的特有特点及规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