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基于领导督办制和环保问责制,衍生出了一中新的关于河流污染的管理制度——河长制,河长制不光符合我国的法律政策,而且从全新的思路出发,切实解决我国流域水污染的问题。河长制具有一河一策、责任明确的特点,而其最重要一点,便是刚性问责。河长制的好处在于实行一票否决制,实行财政补助资金与考核结果挂钩,采用差异化绩效考评,一旦水环境考核不合格,直接问责"河长"。在对流域水污染治理工作中,能够快速找到源头并制止,而且采用先进的治理观念,有效的减少了治理成本。文中分析了河长制对流域水污染防治的意义,并进一步对河长制在流域水污染防治中的实践策略进行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2.
陈柳言  赵鑫  朱玉春 《资源科学》2021,43(6):1077-1087
河长制是中国解决复杂河流治理问题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全面推行河长制,使其更好地嵌入于河流治理的结构和过程,是推进河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江苏省、湖北省677份实地调研问卷,运用Logit模型剖析了农户参与河流治理行为的影响因素,并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PSM)分析了农户作为社会公众,参与河长制对河流生态环境治理效果的影响,比较了在决策、管护、监督3种参与方式下的影响差异。研究结果表明:①农户的综合素质、政府的支持与鼓励以及规章制度和反映渠道的完备程度均显著影响农户参与河流治理;②农户参与河长制将有效提升河流生态环境的治理效果,对提高村庄河流治理水平有显著促进作用;③决策参与、管护参与、监督参与对提升村庄河流治理水平的净效应分别为19.8%、23.7%、31.4%,说明以监督方式参与水环境治理对河长制治理水平的促进作用最明显。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重视公众参与力量、完善公众参与制度、构建河流长效治理机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2018年6月底,河长制在中国已经全面建立。拉萨市委、政府真抓实干,联合印发工作方案,出台配套8项配套制度,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河长体系,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河湖管理保护机制发挥重要作用。全面实现"见河长""见成效"。拉萨市河长制的全面建立,标定了区域水治理的新方位,夯实了辖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助推了水生态永续发展,河湖水生态得到了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4.
建立政策比较框架对32份河长制政策文本进行内容特征分析及量化评价。研究表明:(1)近年来,河长制政策呈现出统领文件效力强、政策扩散效应强和立法薄弱的发文特征。(2)东中西三地在“政策目标-工具-执行者”三维框架上呈现出一致性及异质性。总体存在缺乏对政策目标长期规划、强制型政策工具使用频次高,混合型及自愿型工具使用频次低,环保公益组织、志愿者、第三方机构参与程度低等问题。(3)江苏省河长制政策为完美级,全国、河南和甘肃为优秀级。各地政策内容完备,质量良好,但河南和甘肃的政策在发布层级、执行客体、激励保障和工具使用等方面存在明显凹陷。最后,从重视目标设定、谨慎选择工具、加强公众参与、优化响应有效性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曾磊 《中国科技纵横》2013,(20):280-280
近年来,锡山区从健全保障机制、落实管理措施及调动各方力量等三方面扎实开展以“河长制”管理为抓手的河道综合整治,使锡山区水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为锡山区经济社会科学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6.
高有鹏先生《马克思主义民间文艺学》的写作在于体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历史唯物主义精神高扬.以往的民间文艺学研究,很多过于关注民间文化的形式,忽视民本与大文明的联系,忽视大文明的发展问题,忽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实际,没有看到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文化发展理论.高有鹏先生从全新的视角看待历史文化的发展,紧扣新时代,从文化多样性、多层次、多视角等方面,以人民为中心,将人民大众的文化诉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相结合,探索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中国民间文艺学体系中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高有鹏先生《马克思主义民间文艺学》的写作在于体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历史唯物主义精神高扬.以往的民间文艺学研究,很多过于关注民间文化的形式,忽视民本与大文明的联系,忽视大文明的发展问题,忽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实际,没有看到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文化发展理论.高有鹏先生从全新的视角看待历史文化的发展,紧扣新时代,从文化多样性、多层次、多视角等方面,以人民为中心,将人民大众的文化诉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相结合,探索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中国民间文艺学体系中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周彦涵 《科教文汇》2009,(17):170-171
目前,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了语篇自身的一些特征。通过分析、举例等形式,分析词汇衔接理论,则可以较好地说明词汇衔接理论对英语阅读教学的指导意义,并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教学实践中的教学设计普遍存在以完成课程目标为中心、使用相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序列化等问题,已严重影响到课堂的教学质量。从自组织理论的视角分析教学系统,并针对传统教学设计中存在的教学目标制定不全面、忽视学生个体的非平衡发展和忽视教学过程中的涌现等问题,从5个维度提出自组织理论对有效教学设计的指导方案。  相似文献   

10.
元认知理论与中职写作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正丰 《内江科技》2008,29(5):152-153
传统的写作教学方法注重知识和写作理论的灌输,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元认知理论强调学生个体的主体意识,以元认知理论指导写作教学,可以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1.
林毅 《大众科技》2010,(9):67-68
针对设计人员容易忽视的地基对筏板基础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探讨,并提出合理的计算筏板基础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赵杰 《科教文汇》2013,(12):80-80,82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必修基础课之一,但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训练、强调期末考核忽视过程评分”的现象,学生知识点和技能点没有真正掌握,不利于学生培养。从教学实践出发,针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CDIO模式下该门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法。  相似文献   

13.
赵杰 《科教文汇》2013,(4):80+82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必修基础课之一,但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训练、强调期末考核忽视过程评分"的现象,学生知识点和技能点没有真正掌握,不利于学生培养。从教学实践出发,针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CDIO模式下该门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法。  相似文献   

14.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和切入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突出问题是重视认知过程,忽视感受体验过程,重视单向的传递过程,忽视双向的交流启迪过程,为了改变和克服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我们探讨分析了一些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着眼于学生的思想实际,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现实理论问题的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王秀君  唐勇  李效军 《科技风》2014,(18):43-43
对于角速度导引系统,在分析理论角速度与实际测量角速度时,一个不能忽视的因素是机体平台姿态角速度的影响。本文介结合实际飞行数据对机体姿态角速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与验证。  相似文献   

16.
刘建龙 《科教文汇》2012,(27):99-100
学前教育是教育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过众多的流派,在真正实践过程中也曾被无视过,但是其对于孩子的影响却是潜移默化的,因此研究学前教育理论对儿童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教育的含义十分宽泛,学前教育的种类也有很多,在其理论发展过程中,只重教而忽视育、只重视育而忽视教的问题也屡屡出现,因此在学前教育的理论发展过程中,要对其现状进行分析,反思出现的问题,引导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为了响应党与国家推行河长制号召,加强本地河湖管理,完善河湖管理体系与水治理体系,保障当地水源安全,咸丰县南河开展"一河一策"实践与探索工作,为南河治理水平的提升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8.
陈鑫影 《科技风》2023,(29):110-112
当前,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仍然以“三中心”教学模式为主,这种教学模式存在忽视实践、忽视个性化培养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使学生所学为所用,本文基于OBE、PBL和CDIO组合模式理念,探讨了对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的改革,并提出了强化实践、利用学科实践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的思想。该课程改革将推动教学内容从“偏理论”向“重实践”快速转变,将提升教学形态,最终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9.
城市土地规划:从功能理性到公众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静 《科技创业月刊》2007,20(11):24-26
传统城市土地规划的一个原则就是功能理性,往往注重土地规划的经济效益,忽视了社会公众的参与作用。西方公共管理理论的新进展,如多元主义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和治理理论为公众参与土地规划提供了理论依据。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来看,为推动城市土地规划中的公众参与,应该加强城市土地规划中公众参与的制度安排;培育参与城市土地规划的民间组织;推动公众参与从形式向实质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王佩臣 《中国科技信息》2005,(9B):109-109,91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和切入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突出问题是重视认知过程,忽视感受体验过程,重视单向的传递过程,忽视双向的交流启迪过程,为了改变和克服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我们探讨分析了一些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着眼于学生的思想实际,着眼于马克思主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现实理论问题的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