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3 毫秒
1.
关于个人全面发展的学说是马克思和思格斯针对人的片面发展提出的。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由于分工,劳动被分成若干部分,人自己也随着被分解成若干部分。一个人如果终身束缚于一种劳动职能,就会变成一个只能适应于某种局部职能的片面发展的人。为此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个人就是受分工支配的,分工使他变成片面的人,使他畸形  相似文献   

2.
也谈“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中多次谈到的一个重要理论。从马克思的论述来看,人的全面发展讲的不是“人类”的全面发展,而是处于第二大社会形态即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个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不是指消灭造成个人片面发展的旧式分工或资本主义的分工,而是指消灭建立在交换价值基础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3.
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分工理论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分工与社会生产的发展,与人的发展,与未来理想社会的建立联系起来进行了详细的考察,提出了科学的分工理论。他们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也就是分工发展的历史,在分工发展的历程中,旧分工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旧分工的消灭也是历史的必然,这  相似文献   

4.
浅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分工与人的发展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对分工与人的发展关系作了比较系统、完整的论述,指出分工是人片面发展的根源,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消灭分工。但马克思、恩格斯并不否认分工对人的发展的积极作用,认为分工也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分工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合理性。当前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明确分工与人的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浅论专业化劳动分工与人性及人的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简要回顾专业化劳动分工理论发展的基础上探讨了专业化劳动分工与人性及人的发展的关系,最后提出解决专业化劳动分工消极影响的对策:改进劳动者的工作内容,积极推广工作丰富化、工作轮换制度和自我申告制度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针对旧式分工下人的片面发展和劳动异化,提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态问题不断突现,这一理论也需要不断发展和补充。新形势下,人的发展的价值指向应该是人的自由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整合,即人的自由是全面可持续的自由;全面是自由可持续的全面;可持续是自由全面的可持续。人的自由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整合,成了人类社会当下甚至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人的发展的基本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7.
如果说人类的历史是一幅绚丽多姿的画卷,那么这幅画卷的底色一定是劳动。诗人荷尔德林说:“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在劳作中诗意栖居,是人类追求的生活境界,也应是劳动教育的最终归属。然而,现实生活中“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片面认识使得劳动教育处于尴尬的境地。  相似文献   

8.
文章试从马克思对人是“对象性存在”的本质规定出发来解读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思想。对象性存在包括人与物的对象性关系和人与人的对象性关系,两者都以实际劳动为中介,因而考察人的存在方式必然要考察人的对象性实现的状况。人的类本质的实现寓于对象性存在这一规定中。因而从对象性存在出发考察异化劳动更能廓清异化劳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论文依据马克思关于分工是“不同种类的劳动的并存”以及“分工是一切商品生产的基础”的论断,把教育作为一种劳动,即作为社会分工的构成要素从而纳入到分工这一范畴内加以考察,并阐述了劳动分工在认识教育与市场经济二者关系中的方法论意义和作用。同时,论文从教育同市场经济二者共同的目的──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这一基本环节入手,界定了教育这一从物质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的智力形态的劳动类型同市场经济分别在劳动分工中的涵义;辩证地考察了二者之间分别处于发育、形成和完善这三个不同阶段时的动态关系。论文从分工这一全新视角考察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从而使这一论题的探讨同现实经济生活发生了密切联系,因而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和谐性: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人的各个方面平均式的全面发展——教育的空想。“全面发展”的概念较早是马克思针对当时产业分工造成产业工人长期从事单一劳动、从而导致人的畸型发展而提出来的。相对于人的畸型发展,全面发展非常必要,也非常科学。然而,在传统的教育中,全面发  相似文献   

11.
道德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过程中的必然产物,是人类社会文明的特有现象。它不是一种外在的力量强加在我们头上的框框,而是我们作为人应该遵守的。从中国的道德起源和生成来看,它涵盖了两性关系、劳动与劳动分工、为辨别血缘和维护财产继承而制定的宗法制度、为规范人们的政治行为、生活行为和交际行为而制定的礼乐制度以及为维护政权和阶级利益而确立的法律等社会生活和社会现象。它具有维护生命体、维护社会个体和社会利益,促进社会文明等多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作为伴随人类社会的交往雨产生和发展的交换媒介,货币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这种角色在现代社会日益重要。货币在与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人类交往活动的互动中表征着历史进化的节度,货币的发展史从一个特殊的角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在现代社会形成的过程中,货币起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这种作用明显地体现为,促进了“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并通过不同的货币分配方式与不同的货币分配结果,促进了社会流动。从而促进了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参与式教学体现了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这种理念则是建立在各个相关理论的基础之上,不是无本之源。其中,人本主义注重人的发展,强调人才是学习中的主体;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一种外在的客观存在,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结果;多元智能观认为人的智能不是单元的。他们各自有各自的作用和特征,它们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因此,学习不仅需要大脑思考,也需要身体和其他所有知觉器官的参与。  相似文献   

14.
仁与生的关系体现了人与自然界的内在联系。它不仅肯定了人的主体性,而且肯定了自然界的生命价值。将自然界视为生命和价值之源,而将人视为自然界生命创造的实现者、执行者,这才是中国"天人合一论"的真实含义。人是有创造性的,"人文化成"就是人类的文化创造。但是,人类的一切创造都只能在"生道"的指引下进行,而不是相反。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仁学就是深层生态学业。仁学不仅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且有其跨越历史的永久价值。  相似文献   

15.
可持续发展蕴合着全新的价值观。在自然价值观方面,人类应该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摆正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意识;在社会价值观方面,人类应当有人类公平、全球合作等意识;在人的价值观方面,需要注意人的智力资源的开发,开拓人的全面发展的视野,达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循环产业产生和发展的方法论基础,认为循环经济是循环生产企业、循环生产行业和通过循环生产对现有行业的改造三个分工层次的整体。循环经济的实质是外部文化和政治压力导致的企业内部分工细化的结果,而循环企业的发展动力仍然是以物质财富的增长为目的,二者之间的矛盾是循环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只有着眼于劳动者素质技能及其社会地位的提高,才能真正消除资本作为物质生产力代表支配生产而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在实践中以此为原则发展循环产业的各种具体劳动的分工形式,并以此不断改造现有的其他行业,最终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社会发展的本质在于人的发展与解放 ,即人的自由个性的充分展开 ,而技术进步是其现实性展开的物质基础。人类早期 ,技术水平极端低下 ,共同体拥有的自由是氏族成员所享有的自由的绝对界限。农业社会由于技术的进步 ,个体自由在社会共同体中得到了相对发展 ,但人的自由发展仍受到极大遏制。产业革命对技术的巨大推动 ,标志着人在社会中自由度的大大增强。后工业时代 ,科学技术对于促进人的自由发展 ,具有更加鲜明的作用 ,技术的历史进步 ,不仅是人类文明的动力学 ,而且也是人类自由的动力学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性别视角下,通过对鄂西北地区石底河村女性参与劳动的深入调查,用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对社会变革影响下农村女性劳动的重新分工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和分析。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之后,农业劳动的性别分化日趋严重。女性的劳动分工遭遇到比男性更多的障碍.相对男性群体女性成为了农村劳动主体表现的更为突出。承担着不成比例的发展代价。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生产发展与生产力发展二者之间存在着多种情况的不一致性,主要表现为:第一,生产的根本目的不是发展生产力,而是为了获得一定的能满足人的生活需要的产品;第二,生产效率不变的生产、不注意协作分工的生产、不注意机器和科学应用的生产、不注意范围有限的知识和经验同劳动相分离的生产、建立在损害生产力基础上的生产、只注意现实生产力而忽视潜在生产力的生产,是不会提高生产力的;第三,社会属性不适合自然属性的生产,只能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王涛 《培训与研究》2005,22(3):49-51
在自然价值观方面,人类应该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摆正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意识;在社会价值观方面,人类应当有人类公平、全球合作等意识;在人的价值观方面,需要注意人的智力资源的开发,开拓人的全面发展的视野,达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