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者,口头为‘语’,书面为‘文’也。”这就说明“语文”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方面的教学。但在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往往存在着口语交际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脱节.口语交际训练方式呆板,忽视学生的畏惧心理等弊端:因此。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高才生”不善言谈、不善交际、  相似文献   

2.
龙国莲 《湖南教育》2004,(10):29-29
说话作为一种语文能力,它与“读”“写”“听”并肩而立。吕叔湘老先生对“语文”的含义作过明确说明:“‘语’是语言,‘文’是文字。这里所说的语言是‘口语’的意思,这里所说的文字是‘书面语’的意思。”又说:“撇开语言教文字,这是一种半身不遂的语文教学。”可见,口语教学不容忽视。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努力构建学生口语训练的平台。一、普通话语音训练普通话语音训练是口语训练的基础。因此,应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普通话声、韵、调的辨正与轻声、儿化规律。当然,仅仅停留在课堂是不够的。学生在课外环境下大多数仍用…  相似文献   

3.
国家教委颁布的新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语文教学应“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具有现代语文的听说能力”。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诵习课文,练习作文,固为读写之事,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多减损”。在教学中我体会到,由于口语表达是当众述说,这使学生在述说中既注意声调、节奏、语气,又能抒发学生的真情实感,还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情操。同时,由于口语表达是当堂即席编作,也便于语文教师当面讲评,对全班学生的口语表达练习也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口语表达训练的方法可以灵活多样,宜结合课文内容进行,但  相似文献   

4.
早在一九二四年,老教育家叶圣陶就在《教育杂志》十六卷第六号写了一篇题为《说话训练》的专论,并且特地以“产生与发表的总枢纽”作为这篇万言长文的副标题,把说话训练作为语文教学的总枢纽提出来,显示了这位教育家独特而又精辟的见解。新中国成立以后,叶老在谈到语文教学时明确指出:“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语文教学“‘听’‘说’‘读’‘写’宜并重”。在这里,他不仅给“语文”下了一个确切的定义,还把学习口头语言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提了出来。  相似文献   

5.
叶圣陶先生曾对“语文”做过精辟的论述:“‘语文’者,口头为‘语’,书面为‘文’也。”这说明,语文教学包含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个方面的训练。过去,小学语文教学只偏重书面语言的训练。近年来,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说话训练已势在必行,小学语文教学正积极研究和发展口头语言的训练。  相似文献   

6.
“语”的含义,吐圣陶曾精辟地概括为“语,口头为‘语’,书面为‘’也。”也就是说。“说”和“写”的能力培养是语教学中的两个重要目标。而对于初入学的小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知识、生理方面的条件限制,就决定了口语训练的要求更为突出,因为他们入学前虽已具备了初步的听说能力,但必须有目标、有意识的、系统地规范他们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发展语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口语能力可以促进读写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为以后的写作训练提供丰富的物质准备,打好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邓生英 《西宁教研》2001,(5):36-36,32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重“文”轻“语”的现象,一些语文老师往往只注重课文的教学,而忽视了对学生的语言训练,特别是口语训练,使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差,并直接影响了他们的读写能力。有针对性的加强口语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在谈到语文时说:“彼时同人之意,以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简言之,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合称“语文”。叶老的话抓住了“语文”这一概念的本质内涵。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语文教学巾.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的训练应该占有同等重要的位置,但在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着重读写轻听说的现象,这不仅足一种片面的认识,而且也是语文教学质量难以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谈及“语文”定名之事,说道:“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  相似文献   

10.
何谓"一体两面"?先来看看何谓"语文"这一概念?叶圣陶先生曾经对"语文"给出了描述是:"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不论口语还是书面语,  相似文献   

11.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小语教学大纲把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把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当作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一、挖掘教材中训练口语能力的素材叶圣陶先生曾说:"什么是语文?‘语’即口头语言,‘文’即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什么?——是学习语言!“组织和教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就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语文姓‘语’,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语文’就是指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  相似文献   

13.
叶圣陶先生在为“语文”这一名称“正名”时指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语文教育书简》)然而,在语文教学中,不少语文教师却忽视于“语”,而偏重于“文”。以高中语文教学为例,议论文习作连篇累牍,而议论语的练习却付诸阙如,因而不  相似文献   

14.
荆超 《西宁教研》2000,(5):29-29,34
“语文”,顾名思义,“语言”和“文字”的结合,“语文”这个学科名称的来历,据叶圣陶说:“‘语文’一名,始于一九四九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彼时国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这说明“语文”原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意思,在口头谓之“语,”在书面谓之“文”。  相似文献   

15.
陈燕宇 《考试》2014,(11):30-32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在语言文字训练的‘听、说、读、写’四个字中,‘说’是最基本的……”而新颁发的修订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符合小学语文学科性质的,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想要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要从几方面入手:1.紧密结合激励性原则、实践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反馈性原则和循序渐进原则开展口语交际训练;2.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加强口语交际训练,教  相似文献   

16.
叶圣陶先生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而言之.”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要在听、读训练中理解语言,在说、写训练中表达语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一般来说,教师大多重视读、写能力的培养,而对“说”的训练却有些忽视.这种现象应该引起充分重视,因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要培养学生具有适应现代社会的交际能力,就应让学生从小就能说会道.在这方面,语文教学责无旁贷.下面我就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说”的能力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叶圣陶先生曾对“语文”的含义作过这样精当的论述:“‘语文’者,口头为‘语’,书  相似文献   

18.
黄金波 《广西教育》2012,(13):20-21
叶圣陶先生曾对"语文"的含义作过精辟的解释:"‘语文者’,口头为‘语’,书面为‘文’也。"听说训练在语文教学中长期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语文教师必须重新认识听说训练,在实践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听说潜力,利用各种方法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相似文献   

19.
管大成 《广西教育》2014,(9):51+68-51,68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在语言文字训练的‘听、说、读、写’四个字中,‘说’字最基本,说的功夫差不多,听、读、写三项就容易办了。”叶圣陶以精辟的语言阐明了口语训练的重要性和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20.
叶圣陶先生在1964年12月1日的一封通信中说 :“口头为‘语’ ,书面为‘文’ ,‘文’本于‘语’ ,不可偏指 ,故合言之 ,亦见此学科 ,‘听’、‘说’、‘读’、‘写’宜并重 ,诵习课文 ,练习作文 ,以为读写之事 ,而苟忽于听说 ,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减损。”从叶老的话里不难领会这样的道理 :“读”“写”不能““脱钩” ,不可“苟忽于‘听说’” ,“听”、“说”、“读”的训练是作文训练的份内之事。我在教学中 ,坚持“听”、“说”、“读”同“写”并重 ,注意克服单一练写的倾向。首先是“听”的训练。注重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