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从海明威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海明威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陷入了二元对立的悖论中,在与自然的接触中,其自然观呈现出一种矛盾性亦或双重性。他一方面热爱自然,谴责人类征服自然的行径;另一方面却宣扬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热衷于对自然进行精神征服。笔者结合海明威的作品分析了海明威作品中的自然生态主义及其表现。  相似文献   

2.
张英 《华章》2011,(31)
《大双心河》中,主人公尼克既在认识和改造自然,又遵守自然的客观规律,也保护自然生物和自然生态系统.这是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人与自然,体现了海明威的现代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  相似文献   

3.
《大双心河》是美国作家海明威最有寓意的短篇小说。主人公尼克有着回归自然,融入自然的生态情怀,同时又流露出了控制自然的征服情结。尼克对自然的对立态度反映出了海明威生态观的矛盾性。  相似文献   

4.
杨华 《海外英语》2012,(8):203-204
后现代主义是当代西方最具影响力的文化思潮之一,生态女性主义从中获得了消除男权统治及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基础,旨在打破传统的父权制文化霸权,寻求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主要表现在反对逻各斯中心主义及传统二元对立模式,消解语言中心主义,否认元叙事,强调差异与多样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伊恩·麦克尤恩的短篇小说集《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通过一些有违伦常、惊世骇俗的故事,揭示了在关怀缺失的荒原城市,男女关系的异化和人与自然的对立。从生态女性主义出发,可以看出小说中女性与自然的亲和,女性天然具有的关怀特质能给人类保护自然提供参考。关怀是解决男性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困境的钥匙,通过关怀能打破这两种困境中的二元对立,达成男女平等和人与自然相互依赖的模式。  相似文献   

6.
从生态批评的视角来解读小说《鲁滨孙漂流记》历来鲜有人问津,依据小说中关于统治自然的描写、主人公被欲望支配的表现和女性因素的大量缺席三个纬度,可以使读者重新思考《鲁滨孙漂流记》,并借此唤醒人们的生态意识,破除人类头脑中固有的人类中心主义以及西方传统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这一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基础,从而实现人在自然中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约翰·斯坦贝克的著名短篇小说《菊花》,通过农村妇女艾丽莎的日常生活和人生经历,反映了美国20世纪30年代男性和人类至上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对女性和自然的忽视、压迫、摧残和统治,揭示了女性精神和大自然之间的天然联系,表达了作者对父权制意识形态、功利主义及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深刻批评,体现了他对自然和女性命运同等关注的远见和情怀。  相似文献   

8.
淮河文化中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对于当今反对“人类中心主义”二元对立的现代理性思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重新审视道家文化人与自然的和谐观,可以更好地理解现代理性思维中的新元素以及以道家思想文化为代表的淮河文化自然观的深层次内涵。  相似文献   

9.
海明威自幼熟知奥杰布华文化,这一特点使其作品在人物刻画、主题描写、创作手法以及叙事结构上表现出“部落遗俗”风格。海明威短篇小说中清楚地表现了海明威塑造的第一个主人公身上的“部落遗俗”风格。本文通过追寻“消失的”印第安人的踪迹,揭示了海明威作品中显著的“部落遗俗”风格的影响;而奥杰布华人及其文化习俗正是造就这一风格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张娜  付文中 《海外英语》2012,(8):213-214
不仅探讨了《圣经》中蕴含的反生态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而且探讨了海明威的反生态思想:他热衷于征服自然,忽视自然物的内在价值和生存权利,视它们为取悦人类的对象。海明威的这种反生态观的形成有多种因素,《圣经》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从《圣经》角度来分析海明威的反生态观成因的论文却很少,试图填补这方面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海明威的性别观一直是海明威研究中的关注热点之一。以朱迪斯.巴特勒的性别表演理论为依据,以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为研究文本,从男女换装、性别角色转换和同性恋欲望三个理论层面,探讨海明威的性别观,得出结论:海明威并非提倡传统性别角色,拥护男性至上;他在短篇小说中描写社会性别的不定性和可变性,是其对现代社会中性别角色变化和重构的深切关注,是其"双性和谐"理想的表达,这一理想贯穿着海明威的整个写作生涯。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几部代表性的小说及其成长经历的分析,论证了其作品中的文学形象及其悲剧性格的成因。本文作者认为,海明威的悲剧性格是来自其消极、悲观、厌世的世界观并为其悲剧人格的形成埋下了伏笔。而消极、悲观、厌世的世界观在与“硬汉子”精神的交织综合作用下反过来又导致了海明威悲剧人格的形成。最后,通过重新审视海明威的“硬汉子”精神与悲剧人格,我们不仅能更加准确透彻的理解其人其事,也加深了对其作品内涵的探幽与解构。  相似文献   

13.
海明威作品中的主人公包括拳击手、斗牛士、军人、猎人、酒客等诸如此类的“标准男人”形象,在其几部重要作品中,也描写了女人。因此,对她们给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文章通过长发型与短发型女人的对比,揭示了海明威的“青丝情结”和他内心的矛盾隐衷。  相似文献   

14.
张艳 《海外英语》2011,(10):20-21
The paper make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Ernest Hemingway and examines his short story In Another Country to revisit Hemingway’s code hero concept. In Hemingway’s world, God has gone. The heroes in his stories, however, hold tightly to their own principles, striving for meaning in a meaningless world.  相似文献   

15.
海明威对女性形象的描写和对女性经验的传达,是出于作家对人和人生的认识与理解。海明威注重在生物学和文化意义的层面上对女性形象加以艺术概括和表现,从而传达出他认为是不变的、真正意义上的人生经验;而且,海明威对女性形象的描写和对女性经验的传达更是与文学传统保持着基本一致的特性。  相似文献   

16.
精神的圣火永不熄灭——论海明威的死亡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死亡"主题几乎贯穿了海明威的所有作品。深入研究海明威传奇的生平和他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可以发现作家对"死亡"有着特殊的敏感和偏爱,这种敏感和偏爱形成了浓重的海明威式的"死亡情结"。作为拳击家、渔夫、猎手和作家的海明威将创作与享受、爱好与事业融为一体,亲身体验死亡,感悟死亡,参透了死亡的真义。从作家的"初识死亡"、"直面死亡"和"超越死亡"三个方面能够解析海明威"死亡情结"的成因,重新理解海明威其人其文。  相似文献   

17.
海明威的创作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明威的创作生涯长迭40年之久,若以其作品主题的形成和人物的成长历程为观察点。则其创作道路可分为三个阶段:感受人生的痛苦和虚无、抗拒人生的痛苦和虚无以及超越人生的痛苦和虚无。海明威创作思想的形成源于他独特的生活经历和生存体验,它既是海明威“硬汉子”主人公的成长之路,更是海明威人生哲学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18.
论海明威《老人与海》的文体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明威是美国杰出的小说家,是“精通现代叙事艺术”的文体大师。《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中篇小说。海明威通过自由直接引语,使用英语中的常用词汇,句子形式多半用简单陈述句和用and连接的并列句,使用人物对话来描写小说主人公桑提亚哥百折不挠的所谓“硬汉”的形象,并以含蓄的象征手法深化了小说的主题,产生了特殊的文体效果和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9.
海明威作品中的死亡意识是一种迷惘至绝的精神,意志与理性的死亡,他通过“硬汉子”形象的独特视角逆向强化了此意识,并通过象征手法加以含蓄、深沉的表现,此意识成为影响和贯穿20世纪学大潮的一种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