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模式是指教学活动过程的结构,包括教师、学生、教材之间的横向结构和学生活动过程的学习程序以及教师引导、调控学生学习活动过程的教学程序。教学模式是在某种教学理论的指导下设计的教学活动结构,是某种教学理论框架的具体化,即把某种教学理论具体化为可以操作的教与学的横向组合方式和纵向活动程序。由于指导教学活动过程的理论不同,所设计的教学模式也就不同。 1977年开始,吕淑湘先生、叶圣陶先生等专家首先发出改革“少、慢、差、费”的语文教学的呼吁。这里的“少、慢、差、费”,主要是指效率不高。笔者通过对资料的分析研究发现:近20多年来对于语文教学模式的各种探索,基本上是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为宗旨的。这里只对我国当代比较成熟并且具有代表意义的语文教学模式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
《语文世界(高中版)》2014,(4):F0003-F0003
南京市竹山中学高效阅读作为语文教改课题的研究与实验,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的大环境是.知识剧增的信息时代,小环境是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正处在吕叔湘先生斥之为“咄咄怪事”的严重的“少、慢、差、费”状况。  相似文献   

3.
蒋冬文 《教师》2010,(36):51-51
三十多年前,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国语文教学仔在“少、慢、差、费”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许多语文教学研究者针对叶老提出的“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多次进行了改革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整体上看,语文教学效果不彰的问题依然存存,而且一直困扰着语文教学工作者。  相似文献   

4.
论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沈阳市第二十三中学王毓捷多年来,在语文教学中,“少、慢、差、费”现象十分严重。学生语文知识的掌握和语文技能的提高很不理想,听、说、读、写的能力很成问题。著名的语文界老前辈吕叔湘先生曾指出:“‘少、慢、差、费,我看,当然不能说老师没...  相似文献   

5.
能力训练的5年探索 我国语文教学长期存在“教学效率低”的问题。问题的症结何在?早在十几年前,吕叔湘先生就一针见血指出,问题的症结在于“少、慢、差、费”。他大声疾呼:要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成绩。这些年来,广大语文教  相似文献   

6.
针对语文教学存在的“少”、“慢”、“差”、“费”现象,本文从社会大环境、教师、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了如何破解语文教学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的“低效”似乎是个不争的事实,为此人们对其诟病甚多,而对此批评较早,影响最大的,要数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的关于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之说。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为什么长期陷于“少、慢、差、费”不能自拔?笔者以为,现行的课堂“装”教材的教学形式是一个很重要的祸根。  相似文献   

9.
针对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问题,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洪镇涛先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倡导语文教学要回归本体。他认为语文教学应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而不是“研究语言”。所谓“学习语言”,主要应通过感受、领悟、积累语言材料(即“吸收”,其途径是听、读)和运用语言(即“表达”,其途径是说、写)来提高语文能  相似文献   

10.
赵敏 《教育现代化》2006,(10):96-97
中周语文教学思想从孔子的“述而不作”,到韩愈的“传道授业解惑”,到朱熹的解经释典,学生始终都处于听的地位。我国在前苏联教学理论的影响下,建立了一整套教育教学思想、教学模式、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在教学中始终把教材放在中心位置,教什么成为教学的核心议题。教师的作用被无限地放大,费时多、效果差成了语文教学顽症,吕叔湘先生精辟概括为“少、慢、差、费”。“应试教育”,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磨灭了语文的生动性。这里面除了有“应试教育”的因素,更主要的原因还是语文教育思想、教学理念、学生观、人才观存在严重问题。  相似文献   

11.
阅读教学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根本所在,是解开语文教学之谜的关键,是中学语文教学提高质量的突破口。长期以来,广大中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大量的成果,但为什么总体上的“少、慢、差、费”依然故我?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缺少有效整合。  相似文献   

12.
针对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问题,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洪镇涛先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倡导语文教学要回归本体。他认为语文教学应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而不是“研究语言”。所谓“学习语言”,主要应通过感受、领悟、积累语言材料(即“吸收”,其途径是听,读)和运用语言(即“表达”,其途径是说、写来提高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中学语文教学如何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早在1978年3月,吕叔湘先生就指出了中学语文教学存在着少、慢、差、费的问题,引起了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十多年来,中学语文教学的改革比其他任何学科都活跃,也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好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却未能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大面积的推广。“一方面,我们不断地宣布一个又一个语文教改实验的成功,宣称它们对语文教学的惊人的‘突破’,它们对全国语文教学的巨大影响,它们在教学实践中的丰硕成果;一方面又不得不承认,语文教学年复一年少慢差费。”总之,直至目前,我国“语文教学的总体面貌并无多大改观”。  相似文献   

14.
1978年3月吕叔湘先生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指出语文教学存在"少、慢、差、费"现象。而几十年过去了,这种现象在许多教师的语文教学中依然如故。那么,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从“负效”“无效”“低效”到“有效”“高效”呢?  相似文献   

15.
百年语文发展史,是一部语文教育背离与逼近本真之曲折探讨史。历经几次重大变革,语文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但是从1978年3月16日吕叔湘先生撰文批评语文教学以来,语文教学仍然没有彻底改变“少、慢、差、费”现象,以致成为遭受社会批评最严厉的学科。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没有正确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一向是个老大难的问题。吕叔湘先生曾说:“10多年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很差,对于少、慢、差、费的严重程度,恐怕还认识不足。”甚至有人还说:“误尽天下苍生是语文。”  相似文献   

17.
孙庆甲  李燕 《山东教育》2003,(21):59-62
为了改变语文教学“少、慢、差、费”(吕叔湘语)的局面,近几年来,语文教学改革不断掀起波澜,好多地方在探索语文教学新模式,改革课堂教学,进行课题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湖北省宜昌地区的课内课外衔接语文教学,把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结合起来,他们既让学生在课堂上扎扎实实地学好教材,又让学生在广阔的天地里学习语文。  相似文献   

18.
母语教学历来就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早在70年代末,吕叔湘先生就指出语文教学存在“少、慢、差、费”的现象。时至世纪之交,中国语文教育受到来自新闻媒体的猛烈抨击,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中国语文教育的现状到底怎样?症结、出路在哪里?这不仅是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思...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现象,是由于教学方法不当导致学生学习困难而产生的。要提高语文教学效益,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智慧之火。下面是笔者构建语文有效课堂的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效率不高一直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尽管针对这一问题所进行的教学改革轰轰烈烈,围绕这一问题所进行的教学研究热热闹闹,但语文教学耗时多、效果差的现象仍然没有得到普遍意义上的解决。早在1987年,吕叔湘先生就曾在《人民日报》上著文批评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少、慢、差、费”,“10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又大多数不过关”。1987年,国家教委在委托华东师大所做的“全国初中三年级语文教学抽样调查”中发现,学生阅读和写作的总体成绩均未达到及格线,字的书写应用能力夫大低于识别能力;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