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意义言语学习理论的内涵意义言语学习理论是由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的,他认为,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把学生的学习进行分类。一种办法是将学习分为“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另一种办法是将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意义学习就是将外在的知识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的过程;这是新的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联系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学习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也就是积极把新知识与自己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知识内容建立实质性联系的心理准备状态。二是学生认知结构中具有同化…  相似文献   

2.
一、"认知--发现"理论简介 布鲁纳足当代美国研究儿童认知发展和认知学习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他的学习理论是一种描述和解释学生知识学习过程的学说.  相似文献   

3.
对布鲁纳“发现教学法”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柱  夏欢 《教书育人》2002,(1):10-11
布鲁纳(J·S·Bruner,1915—一),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曾任哈佛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是当代认知心理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注重研究学习心理学问题,其学习理论是以学生的知识学习为研究对象,布鲁纳的学习理论,又叫认知、发现说。布鲁纳倡导的“发现学习”也就是“探究性学习”,是指以培养探究性思维方法为目标,以基本教材为内容,使学生通过“再发现”(因为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是前人已经总结出来的间接经验)进行学习的方法。用发现法进行的教学叫“发现教学”。以下将从实施要求、公认的优点以及被认为是缺点的表现三方面对…  相似文献   

4.
从“认知双螺旋”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认知双螺旋及其特点 考察个体人的认知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不难发现有两种学习方式:继承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的作用和影响。人们正是通过继承性学习了解前人的优秀化成果,掌握人类既存的人和科学的系统知识,又通过探索、发现等实践性学习,掌握相关技能、方法等经验性知识。两种学习方式,反映了两种认知途径,两的综合作用,既积累“可以用概念、命题、公式、图形等加以表达的”显性知识,又掌握大量无系统性,“无法用语言说出或进行传达的”缄默知识,荒最终形成个体人独具特色的认知风格和知识网络。无论继承性的系统学习,还是经验性的实践学习,其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都是螺旋式的,受人类基因双螺旋的启发,将二结合起来,笔冒昧地提出了“个体人认知形成和发展的双螺旋结构(简称“认知双螺旋”)的构想,并认为正是这个“认知双螺旋”的建构过程及其质量水平,主导了个体人的成长过程和发展水平。任何成功的或不成功的人士的人生历程和经验都会证明这一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美国心理学家、教学论专家布鲁纳是当代“发现学习”的主要倡导者和理论家,比起他的前辈杜威的“发现”“探究”的观念和苏格拉底的启发法,布鲁纳更注重理论依据。他认为,发现并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而应指人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发现学习有四个作用:提高智力的潜力;使外部奖赏向内部动机转移;学会将来做出发现的最优方法和策略;帮助信息的保存和检索;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认知结构的核心是类别编码系统;学生的知识学习是一个类别化的信息加工活动,是自己主动形成知识的类目编码系统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姜芳芳 《成才之路》2014,(12):10-10
近二十年以来,把学生作为知识灌输对象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已经让位于把学生看作是信息加工主体的认知学习理论。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渐渐开始流行,并且对现在的中小学教育体系形成了又一次的冲击和改革。而对于初中物理这门工具性、实用性很强的基础学科来说,传统的教学主要是讲解知识,没有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学习,导致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建构主义的教学观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因此,我们要重视建构主义理论,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成才。  相似文献   

7.
著名的教育家布鲁纳曾在他的“发现学习”的理论中提到:“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不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而应是主动发现问题并进行探究的过程.”建构主义理论也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指学生在教师及同伴的协助下,在自己现有知识的基础上主动学习并生成新知识的过程.二者都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8.
徐芳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28(2):62-62,64
内隐学习是一种学习过程,也是一种有关学习的心理机制。在认知心理学发展的过程中,人们渐渐地发现,学习有时呈现另一番景象:人们在无意识或下意识状况下也能获得事物的规则。对于这种没有意识参与的学习过程和心理机制,心理学家罗伯特(A.S.Reber)于1967年首次提出了“内隐学习”的概念。他指出,内隐学习是无意识获得刺激环境中复杂知识(规则)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布鲁纳的学习理论是一种描述和解释学生知识学习过程的学说,被称为认知—发现说,描述了知识学习的过程,知识学习的内容和知识学习的方法。在成人教学中合理运用这一学说和方法,会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国外关于群体认知过程的研究——合作学习研究的新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群体水平认知过程的研究,为理解和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提供了新的视角。文章首先介绍合作学习认知过程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认知发展理论和认知精制理论;然后介绍合作性知识建构过程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进展;最后指出现有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论发掘和塑造"认知活性体系"的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注意到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的缺一不可,提出了“认知活性体系”的概念。借鉴达摩禅师的名言,熔铸出对“认知活性体系”的描述:“知识驮着能力走,能力衔着知识飞。”揭示出:知识没有能力不灵,能力没有知识不立。剖析能力、素质不如知识被人重视的原因。说明素质在认知活体中是一个描述该体系层次和特征的参量。建议:学生要善于以“发现法”或“主观创造法”进行学习,教师要发掘和揭示隐藏在知识背后的能力,在课堂上表现知识发生的过程。指出基础课在构筑认知活性体系的侧重点不应当集中在知识更新上,而应把落脚点放在能力与素质的提高上;揭示了越是基本的东西越能提供创新基础的特点;阐述了前人丰富的遗产是非常宝贵的素材。  相似文献   

12.
认知弹性理论及其对教师培训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知弹性理论”是针对“结构不良知识”的习得和迁移而提出的一种学习理论。“认知弹性”是学习者应对“结构不良知识”时必备的一种灵活变通能力,提高“认知弹性”的基本途径是“知识解构”、“主题交错”和“知识的多次呈现”。认知弹性理论为教师培训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如教师培训要重视“由总到分”的教学设计、“师徒制教学方法”、“随机通达教学”和教师间的合作学习等等。  相似文献   

13.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生并非空着头脑进人教室,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生活中,他们已经形成了广泛而丰富的经验和背景知识,这丰富的经验和背景知识就是原认知。它是有效教学的重要资源。奥苏伯尔曾说过,“如果我不得不将教学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态进行教学。”他认为新知识的学习必须以已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就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地从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提取与新知识最有联系的旧知识,并且加以“固定”或者“归属”的一种动态过程。因此,有效教学课堂必须很好地利用学生的原认知资源。  相似文献   

14.
建构主义是近年来日渐被人重视的一种新的学习理论。它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是接受知识的灌输过程”的学习观。强调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建构,对教师和学生的作用作了重新定位。对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建构主义理论建立在观察和科学研究基础之上。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以及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是其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这样的学习是建立在尊重学生的个性与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是一种引发学生内部动机的学习。不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学习风格与知识体系.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论默会知识理论对化学教学的指导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乐善 《教育与职业》2006,(23):121-122
默会知识即“行动中的知识”,是一种可以意会却不能通过语言、文字、符号等清晰表达或直接传递的知识。默会知识的获取是认知主体借助于已有经验对刺激或环境信息印记自动在无意识水平进行复杂整合的过程。化学学科中蕴含着丰富的默会知识,化学认知也表现出很强的默会特征。以默会知识理论审视化学教学,我们感到应强化学习方式的实践性、探索性和合作性,采取面向学生、面向客观、倡导探索研究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6.
贾鑫 《现代语文》2007,(3):80-82
认知心理学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其核心内容是:“论述我们如何获得世界中的信息,这些信息如何作为知识得以再现和转换,他们如何被储存,以及如何用于指导我们的注意和行为。”加涅是认知心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坚持用当代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的观点来解释学习过程。他认为:学习应是个体作用于环境,而非行为主义者认为的环境引起人的行为。由此可见,加涅的认知学习理论要研究的是个体处理其环境刺激时的内部过程,而不是外显的刺激与反应。本文试就加涅认知学习论基本观点的阐述进一步具体分析其学习理论对语文阅读教学设计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知识建构收敛过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识建构的发展过程必然经过三个阶段:观点的发散、观点的联结和观点的收敛。本文从思维方式、对话维度、观点收敛过程和步骤、认知行为这四个方面进行了一些微观和宏观分析,以便探索虚拟学习社区知识建构的具体过程。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对虚拟学习社区的“最近发展区”进行了阐述。最后归纳了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知识建构收敛和发展三个阶段相关的交流过程、学习过程、学习结果、认知行为和学习社区的最近发展区,其目的是为了分析虚拟学习社区知识建构、集体智慧凝聚和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一、“启发──发现法”应用于学科教学的理论基础美国著名的认知学派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关于人类全部生活中的最独特之点在于“亲自发现”这一观点。他认为人的认知活动是按照自己已经形成的心理结构来进行,这种心理结构就是认知结构。学习过程中知识的获得不管形式如何,都是一种积极的过程,人们通过把新来的信息和以前构成的心理框架联系起来,积极重建自己的知识──这就是学习的本质。“启发──发现法”正是在布鲁纳“认知发现说”理论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教学法。应用在学科教学中,就是指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主要不是通过教师详…  相似文献   

19.
分布式认知理论认为信息技术在学习中的作用不仅是呈现信息和传递知识,更是学习者用来建构知识的认知工具。它强调认知的社会与物质的双重属性,为信息技术支持的外语教学研究提供了更为系统的研究视角和新的理论框架。网络学习共同体是分布式认知理论的具体实践,也是基于互联网的知识构建的学习型组织。本文以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程教学实践为实例,从分布式认知角度探讨新媒体背景下的基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外语教学模式是一种有效范式。  相似文献   

20.
《3D网络游戏开发实践》是游戏软件专业的核心课程,本着面向工作过程的“从做中学”的学习理念,系统地实现了知识的意义建构和知识的物化建构同时进行的训练式学习过程。它采用“项目驱动、问题牵引、套路主导”的教学方法,遵循技能学习的认知规律,实现了项目管理、开发实施和知识建构相融合的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