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戴飞浦 《考试周刊》2014,(39):138-138
对话教学中的对话应该是多角度的对话。教师精心备课,"师""本"对话。课堂上创造良好环境,师生之间平等对话。师生要真正形成对话,还需要巧妙提问。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小组之间需要合作,生生之间需要对话。另外,教师要广泛联系实际,让学生和生活对话。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中的平等对话是指师生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师生间的平等对话、师生与文本的对话和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使课堂充满生机,使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关系更为真诚,真正做到平等对话。  相似文献   

3.
教学中应用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应用衣着服饰和仪容仪表、表情、手势与身姿等非语言教学构建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4.
语文的课堂对话包括师生之间的对话、生生之间的对话,还有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而师生对话是课堂中最为主要的对话方式,它能使课堂变得灵动起来。语言在对话中积累教师的课堂对话应该是诗意的,这种诗意体现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充满诗意的对话语言中。要将人文关怀和哲思感悟融合于提示语、过渡语、评价语之中,如雨后空气、汩汩清泉一样滋养孩子们的心田。  相似文献   

5.
张传悦 《学周刊C版》2011,(6):146-146
目前我市“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教学中追求教学要素之间有思维含量的交流和对话。让学生形成积极的思维品质,是我们构建和谐高效型思维对话课堂的理想目标。其实所谓的“思维对话”集中体现在课堂上教师、学生和文本三者的对话活动上。通过教师与文本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思维对话,达到认识的一致,从而达到课堂的和谐高效。  相似文献   

6.
帮助学生创设良好的内心体验,打好对话的基础;以师生共同获益为目标,开启学生思维,让不同层次学生在对话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作为"学生共同体"的教师于对话过程中与学生共识、共享、共进,师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形成对话最为主要的表现形式。对话教学是时代的产物,平等对话,能使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活力,散发无穷的魅力。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而且能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师生一起发现问题、探讨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效的课堂提问  相似文献   

8.
田甜 《现代语文》2011,(12):58-58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堂应是对话互动的课堂。课堂的对话互动既包括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也包括学生之间、学生与文本、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多重交叉的对话。当前,语文教学改革越来越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师生问平等交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9.
有效性是教学的理想要求,对话是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师生交往方式。如今,越来越多的课堂出现了学生的声音,课堂不再是老师的个人演讲,互动、对话在课堂上频频出现,但是热闹的课堂不一定是高效的。文章针对课堂上存在的种种师生之间的低效对话现象,分析了引起低效对话的原因,并从对话预设、话题营造、提问、激励、对话规则等方面切入,就如何提升师生课堂对话的有效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教学本来就是师生之间的一种沟通。而沟通就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对话与交流。怎样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实施有效互动呢?实践证明,对话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文章围绕四个方面阐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展开师生之间的对话,旨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张永芳 《学子》2015,(6):38
语文课的主阵地在课堂,课堂的主要任务是阅读教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的本质要义是通过师生、生生和文本之间的有效对话,达成阅读的终极目的。但这种对话,不仅仅指教师和学生之间平等的对话过程,它包括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还包括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教师与文本、教师与编者的对话。但最终都要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对话反映出来,对话的中心人必须是每一个学生。只有激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对话已成为化学课常用的教学方式。它要求教师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让师生间、学生之间、学生与教材间的对话以及学生自我的对话成为自由的、心灵间的对话。让学生在课堂上尽情的展示,尽情的交流,让化学课堂绽放出灵性的火花。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20,(13):35-36
新时期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加强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并且将师生对话贯穿于教学全过程。通过科学高效的师生对话,能够使教师准确了解学生的学习想法以及近阶段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制订下一步的教学计划,学生也能够在与教师交谈过程中不断地受到启发,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有效掌握学习技巧。所以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探究当前高中语文课堂师生有效对话现状并提出具体的课堂师生对话教育对策,旨在进一步促进高中语文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4.
目前的中学语文课堂上重读写、轻听说的现象仍还存在,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说的机会甚少,应引起语文教师的重视。对话练习打基础。语文课堂的对话形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师生之间,一种是学生之间。课堂上师生间对话内容主要集中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一些有争议的问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新课程实施以后,课堂上教师已经逐渐改变了"满堂灌"的"独白式"教学,有意识地通过提问等方式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通过师生"课堂对话",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比以前活跃了.但笔者深入研究教师提出的问题和师生间的"对话",却发现这些问题和"对话"多是一些近乎形式、机械的问答,基本谈不上是真正的对话,学生参与课堂也只是浅层的、表面的,没有真正触动学生的思  相似文献   

16.
卞冬梅 《成才之路》2010,(30):42-4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学习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互活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种交互活动往往要通过对话来实现。自课改以来,课堂教学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昔日满堂灌、完全以教师为自我的现象已很少见,取而代之的师生对话正成为现代小数课堂上的亮丽风景。多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课堂中的师生对话是数学课堂不可缺少的内容,只有智慧对话才能使高效课堂变为可能。  相似文献   

17.
教师要注重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多给学生创造一些"说"的机会,强化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以更好地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实现小学数学生态课堂.  相似文献   

18.
文章认为,平等的对话是新型师生关系的基础,师生之间平等对话要做到三点:一是保持师生对话的平等性,二是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三是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19.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课堂不应该是一人独白,应该是双主体的交流,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自由、开放、弘扬个性的对话。"对话的最终目的"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如何让对话更有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相似文献   

20.
张晓波 《小学生》2013,(2):65-65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师对师生观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反映在课堂上师生关系日趋和谐。实践告诉我们: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欣赏和批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是师生双方敞开心灵、人格对等的精神交流;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自我的对话,是学生之间的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