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研究经过了提出研究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历程。目前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相对集中于把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作为一个系统,以及分层次的研究上。  相似文献   

2.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各构成要素在遵循一定机理的基础上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关系及其内在运行过程和方式.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思想政治教育制度、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等概念既有区别也有一定的联系.通过明确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可以进一步明确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政治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是政治观教育,因此政治观教育的规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规律之一。因政治观教育过程包含着目的性与先在性、正面性与复杂性以及倾向性与发散性等特殊矛盾,故在进行政治观教育时应遵循倾向化与个性化相统一的规律、知识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的规律以及恰如其分律和底线思维律等规律。探究政治观教育的规律有助于探明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为指导,联系高等学校的实际,深入地分析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几个对立统一关系。这几个关系是:适应社会与发展个性的关系,先进性与广泛性的关系,开放性与可控性的关系,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关系,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的关系,塑造教育与转化教育的关系,尊重、信任、关怀、理解与严格要求的关系,这些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本质关系,反映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教育之“度”遵循质量互变规律,是教育过程与思想转变的“临界点”。其中,教育过程中的量变是教育对象思想转变的必要准备,而过程与效果的统一则是质量互变的理想状态。但就其现状而言,尚存在思想深度过深过浅、政治高度过高过低、情感温度过热过冷等失度问题亟待解决。为此,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适度原则,以思想问题要精准发力、目标设定要张弛有度、教育过程要循序渐进为着力点,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6.
加强军校思想政治教育 ,必须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研究 ,只有认识到军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教导下学员的能动的活动过程 ,才能充分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规律 ,从而增进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过程之比较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对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过程的进一步抽象和概括 ,只有深入探明思想政治教育所内含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过程的各自推进历程与特点、规律 ,我们才能真正准确地提炼、概括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一般进程与规律。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过程之间既有共性 ,又有异处 ,既紧密联系 ,又相互区别。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过程各自功能的有效发挥 ,有赖于其间的和谐发展、互相促进。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大学生为教育对象,它集中表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并有利于更好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本文立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结构,探讨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结构优化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优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教育范畴构建正在从借鉴走向自主发展。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存在是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范畴的根本视阈和实践基础。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范畴体系需要深入到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深处和社会生活实践系统,审视和阐明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性、社会性和结构性,揭示思想政治教育与执政规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规律之间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0.
实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成败的关键,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只有通过着眼思想政治教育矛盾,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结构,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合理应用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才能更好地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教育在工作方式上可以分为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两种。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发挥着重要的育人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逐渐凸显,并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我国高校应把握这一趋势,在重视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充分利用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教育力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可以从完善自身素养、实现自身职能和合理利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三个方面提升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力。  相似文献   

1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信息量小、传统传授的误教误导、教育者自身不足、受教育者的认识误区、不良行为和风气进入高校校园并扩散泛化、教育内容传播和受教育者的年龄呈现逆序现象等问题。基于思想政治教育、人文教育、科学教育在精神底蕴上相通相融,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改革方面,应该与时俱进,把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构建“泛思想政治教育课”课程体系。在“泛思想政治教育课”实施上,可以采取将马克思原著内容尽可能地引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寓通识教育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开设通识教育类课程等途径。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真善美是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回避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真善美的统一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实现。本文中笔者分别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真善美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是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基本矛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子系统的社会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实现途径等问题进行研究,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需要从制度理论的视野出发,厘清制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制度思想政治教育源于制度的内在功能和人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由于现代社会转型所引发的制度变革,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基础。所以,只有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遭遇,有意识地把社会制度建设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去,创新制度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谐机制构建论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适应时代和实践发展需要,适应高等教育培养目标要求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谐机制,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说服力,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培养适应和谐社会进程的和谐人。  相似文献   

18.
网络内容的多元性、网络沟通的交互性和信息传输的即时性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机遇与挑战。因此,必须积极推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构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创新教育工作者的理念,提高网络教学技能;创新教育策略,增强针对性。创新网站的模式和内容,增强吸引力;创新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路径,建设"绿色网上校园"。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界定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覆盖功能发生弱化,出现盲点,不能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科学界定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概念和本质特征,从社会转型的视角审视和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对于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系统的构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生物化学”是高等学校生命科学相关专业都需要开设的专业主干课程,“生物化学”课程体系和课程内涵中蕴含了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点,在课程知识传授的教学活动中,将课程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有利于在当代高等教育中开展学生科学精神、辩证唯物观、家国情怀、爱国主义、文化自信和体制自信等思想政治育人相关的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就“生物化学”课程内涵体系及其中的专业知识点与思想政治教育要义之间的相关性,以及“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将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进行个性化阐述,为高等学校生命科学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生物化学”教学融合课程思政教育提供一些拙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