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研究生专业选修课是为研究生在相关领域的选题做知识和技术储备而设置的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应根据培养方案来设置,课程内容兼顾本科课程和学科前沿,教学方法突破传统,大胆采用案例教学、问题驱动式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同时,改接受式学习方式为主动研究性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让学生投入到课程内容的探究之中。  相似文献   

2.
对21所高校学科教学(物理)专业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的公共学位课、专业学位课、专业选修课、实践活动及其学分和课时进行统计,以开设学校较多的课程为建议开设的课程,取学分和课时数的集中量为建议的学分和课时数。发现存在的问题有:部分课程内容之间相互重复或交叉;部分课程针对性不强且不具有教育硕士特色;课程设置不重视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个别课程与本科阶段课程重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课程设置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师资质量是关乎未来教育教学成效的关键。教师培养的关键在于课程设置,美国中小学教师学历普遍达到研究生层次,在课程上重视基础课程,选修课课程设置广泛,课程内容更新及时,注重教育专业实践课程和教育实践。因此,针对我国课程设置的不足,在充分了解美国课程设置的特点的基础上,尝试构建适合我国研究生层次中小学教师的课程体系,对提高我国中小学师资质量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金融计量经济学强调将计量技术有效地应用于处理金融领域中的真实数据和问题,能够从技术运用的角度服务于金融教学,顺应并体现国际金融教学的发展趋势。但目前我国高校金融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中金融计量课程设置存在不足。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对研究生培养目标、教学与课程设置,以及金融学科的发展等方面的思考与分析,我们提出对金融专业硕士研究生开设金融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建议,并凭借笔者在美国及欧洲从事金融教学的经验,在南开大学商学院首先进行尝试。我们以教学论文的形式探讨该课程的开设实践及经验,属先行尝试。把金融计量经济学课程引入研究生教育体系,不仅能够丰富研究生课程内容,体现课程设置的系统性、创新性、开放性和实用性,同时推动我国研究生教育与国际接轨,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也为金融业培养高水平专业人才,推动金融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金融计量经济学强调将计量技术有效地应用于处理金融领域中的真实数据和问题,能够从技术运用的角度服务于金融教学,顺应并体现国际金融教学的发展趋势.但目前我国高校金融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中金融计量课程设置存在不足.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对研究生培养目标、教学与课程设置,以及金融学科的发展等方面的思考与分析,我们提出对金融专业硕士研究生开设金融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建议,并凭借笔者在美国及欧洲从事金融教学的经验,在南开大学商学院首先进行尝试.我们以教学论文的形式探讨该课程的开设实践及经验,属先行尝试.把金融计量经济学课程引入研究生教育体系,不仅能够丰富研究生课程内容,体现课程设置的系统性、创新性、开放性和实用性,同时推动我国研究生教育与国际接轨,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也为金融业培养高水平专业人才,推动金融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陈露 《文教资料》2020,(5):194-196
课程设置是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中心环节,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保障我国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选取东部地区六所招收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地方高校,基于培养方案,对课程设置进行文本分析。目前,各院校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设置趋于一致,课程类型设置不完整、学分比例分配不合理。为了提高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亟须优化课程设置,提高其合理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19所高等师范院校现行生物课程教学论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比较分析,从该专业的学制体系、课程设置、学分分配、培养方式、考核要求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比较,深入剖析了各院校现行本专业培养方案,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为本专业培养方案的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介绍了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与加州理工学院这三所美国一流高校材料专业研究生课程的教育理念和设置情况,概述三所大学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总体要求,列出它们具体开设的研究生课程,分析其课程设置特点。三所学校体现出了"重基础—强交叉—个性化"三位一体的研究生课程设置理念,主要表现为:强调基础理论和实验课程学习,重视专业基本技能的培养;设置大量学科交叉课程,为学生提供多学科知识背景;鼓励学生按兴趣自主选课,突出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课程设置是确定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在深入分析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的质量内涵基础上,论述了建立我国高校研究生课程设置的质量标准的必要性,提出了构建课程设置质量标准应遵循学科专业、职业发展和分类培养三项基本原则,既要包括统一的、基础学科的质量标准,又必须有分类的、具体专业特色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新时代发展战略和“双一流”高校学科建设对高水平研究生培养提出了新要求。课程体系改革是优化升级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关键环节,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文章从研究生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的培养目标、课程内容、学分设置等几个重要方面,对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等三所“双一流”高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进行了全面、多维度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发现“双一流”高校研究生课程建设重视基础理论和试验课程学习,强化学科交叉性,突出责任使命教育,从而为构建新时代一流材料学科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试论课程领导与课程发展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随着课程改革和课程问题研究的深入,对课程领导的研究也从课程管理的研究中分离出来,成为课程理论研究的一个新领域。课程领导是指为了实现课程目标,在一定条件下对课程领域的组织和人员施加影响的过程,具有决策、组织与引导等职能,对课程的形成、实施、改革与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课程领导方式的改革要适应世界课程变革的需要,实行课程的三级管理,实现课程领导方式的民主化和科学化;课程的发展要与世界同步,体现现代社会的价值追求和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12.
园本课程是当今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热点之一。理想中的园本课程领导主体需由园长和教师构成,园长应是专业权威与良性制度的构建者,教师应扮演多重角色,首先他们既是实践者又是研究者,其次他们既是课程决策者又是课程实施者。现实中的园本课程领导主体缺乏专业信念、专业知识及专业能力。应该定制园所长期发展计划,开展多主体、多样化培训,构建合作性园所文化,以提高课程领导质量。  相似文献   

13.
我国在世纪之交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基础和条件是对课程资源的认识、开发以及利用.课程资源是决定课程目标能否有效实现的重要因素.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是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任何课程的开发都需要课程资源的支持.本文以校本课程开发为例,试图对课程开发与课程资源的相互关系进行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国家课程"与"学校课程"都是"预期的"、"未完成的课程"。只有高等学校课程成为"学生课程",实现了大学生的"自我扬弃"和"自我超越",它才成为"完成的课程"。当高等学校课程成为"学生课程",每一个大学生都不仅仅有自己的学科与专业,更重要的是有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课程体系,有了自己独特的知识结构、技能结构、文化视界、科学与人文精神、个人修养等。  相似文献   

15.
校本课程开发与课程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想要合理有效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冲破已有的不甚科学的课程意识的樊篱,形成与校本课程开发相适应的课程意识。本在分析目前我国广大教师已有的课程意识的基础上,提出了校本课程开发所需要的课程意识,以及教师应如何构建这样的课程意识。  相似文献   

16.
论课程更新中的课程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对话对课程更新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也是以往课程改革常被疏漏的环节。解读课程对话的本质及课程意义,分析当前我国课程改革中课程对话的缺失,可以使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要推动新课程在我国的发展和突破,应确立和不断发展课程对话。  相似文献   

17.
在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的关系中,课程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课程观是主导因素。课程观决定教学观,并因此决定教学改革的深度、广度。转变教师的课程观念,使教师接受新的课程的教育理念是实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高职课程整合视阈:课程项目化与项目课程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目化课程是高职课程改革的一种重要形式,其实质就是课程与项目的双向整合,即课程项目化与项目课程化。课程项目化是把课程转化成项目来学习,需要经历工作任务分析—课程门类确定—教学设计实施的结构转换,变理论学习过程为项目完成过程。项目课程化,即把项目转化为课程来学习,选择适合教学的项目,项目转化要遵循典型性、覆盖性、可迁移性、递进性、可行性原则。  相似文献   

19.
改造主义的课程观有:学科之间要有有机联系;学校课程应包括各种社会问题;设立“核心课程”;课程内容的学习采用“问题解决法”等。在研究改革我国现行课程存在的门类过多、划分过细、结构和要求单一、内容脱离实际等问题时,可以从改造主义的课程观中得到启示;(1)课程体系综合化;(2)开设“活动课程”;(3)选择一些社会问题;(4)创设专题性问题,还应防止一些片面掖呼过激的做法。  相似文献   

20.
论课程改革要唤醒教师应具备的课程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改革中教师应具备课程的主体意识、生成意识、资源意识和评价意识,这需要通过鼓励教师开展叙事研究,赋予教师足够的专业自主权以及社会、家庭、学校合理分担教育责任等方式予以唤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