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方言语调”是普通话测试中的一个评分尺度 ,由于测试大纲尚未对其做出明确定义 ,测试员往往不得要领。普通话测试是检测方言向普通话的过渡程序 ,测试实践当中方言语调的评定就是方音遗留痕迹的程度 ,因此本文认为用“方音特征”来代替“方言语调”更易于把握  相似文献   

2.
科学地界定普通话水平测试中“语调偏误”的内涵,是制定合理的评分标准的基础。普通话水平测试中“方言语调”的外延应大干语言科学中界定的“语调”。“方言语调”与“语调偏误”的内涵是一致的。评判语调偏误应遵循先精确后模糊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杨奔  邓敏 《钦州学院学报》2006,21(4):101-103
科学地界定普通话水平测试中“语调偏误”的内涵,是制定合理的评分标准的基础。普通话水平测试中“方言语调”的外延应大干语言科学中界定的“语调”。“方言语调”与“语调偏误”的内涵是一致的。评判语调偏误应遵循先精确后模糊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在语调研究尚未深入的今天,对“方言语调”的阐释呈现出艰难性特征。在这样的语境下,“方言语调”的量化测试很难保证其科学性。“方言语调”的量化测试应该另寻它径。笔者认为,“方言色彩”的量化测试是“方言语调”量化测试的出路,据此,笔者提出了一套具体的办法。  相似文献   

5.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推普工作中和重要一环。为了达到推普目标,提高测试质量,本文对测试中字、词正误标准,朗读中“方言语调”的扣分依据以及应试者获得等级证书后普通话的使用情况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普通话水平测试由于理论和实际操作等原因,朗读项方言语调的定性分析和量化评判尚无统一的标准。本文在阐述方言语调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对方言语调的评分机制进行了解析,并提出了一定的解决思路,使朗读项的测评更趋合理和规范。  相似文献   

7.
关山 《广西教育》2012,(39):11-13
由于对方言语调偏误的模糊性认识与评分的具体量标准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错位,在普通话水平测试第四项命题说话的评分中,存在着对方言语调偏误判定的不准确性。为此,必须明确方言语调偏误的内涵和外延,并以此为依据构建起行之有效的评价模型,使普通话水平测试更加科学化。  相似文献   

8.
测试员的测试能力是影响普通话水平测试质量的关键,直接关系到测试的效度和信度。由于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培训不及时、效果不明显、考核手段不完善,测试员在实际测试中存在对等级界定把握不准、对“错误”和“缺陷”区分不清、对“方言语调”和“系统错误”把握不准等问题。因此,充分利用普通话标准语音语料库,构建一个适合普通话水平测试员测试能力培训、自测和考核的电脑系统软件,对于进一步加强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培训、提高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PSC朗读评分中的语音缺陷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2年12月《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修订工作征求意见稿中,我们发现它增加了对短文朗读中语音缺陷扣分的规定。短文朗读中的“语音缺陷”在《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现行评分标准中一直处于被忽视的地位。笔者同意征求意见稿的观点,对短文朗读中存在的“语音缺陷”应该扣分。短文朗读中存在的“语音缺陷”不能归入语音错误,也不能把它们划入“方言语调”的范围,应该把它们并入“方言色彩”的测试中。为此,笔者提出了短文朗读里语音缺陷的评分办法.  相似文献   

10.
普通话词语轻重格与普通话水平测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普通话词语的轻重格是形成汉语言音乐美的主要因素,它对掌握普通话,克服方言语调,以及在日常口语交际和普通话水平测试(简称“PSC”)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PSC”中,应试往往不了解这一重要的语音规律而不自觉地违背了普通话词语轻重格模式。究其原因,主要是受方言词语轻重格的影响,同时与轻声音节不规范的读法以及部分词语的调值有关。  相似文献   

11.
本着重分析了瞢通话水平测试中的“方言语调”问题,提出了“方言语调”的定性、评分及“语音面貌”归档的具体原则。  相似文献   

12.
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常会出现评分的误差,这主要是由于说话项评分标准模糊、朗读项方言语调的评分缺乏科学依据以及测试员自身的某些因素造成的。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测试员队伍、进一步完善和修改测试标准是减少误差、真实反映应试人普通话水平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方言语调”及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 《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在关于“朗读”的评分办法中有这样的表述:“对每篇材料的前400字(不包括标点符号)做累积计算,每次语音错误扣0.1分,漏读一个字扣0.1分,不同程度地存在方言语调一次性扣分(问题突出,扣3分;比较明显,扣2分;略有反映,扣1.5分)……”(着重号为笔者所加)明确规定了“方言语调”的扣分标准。但是,对于什么是“方言语调”,《大纲》没有明确地界定,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也未见对方言语调的明确定义和详细论述。这样一来,实际的情况是:一方面已经将其列入水平测试操作的扣分对象,另一方面又由于理论以及相关政策的滞后,使得人们在水平测试的实际操作中缺乏相应的依据,表现出种种评价的随意性和多样性。据笔者的了解,在一些普通话测试员培训班里,培训教师对方言语调框定的范围或未尽其详,或界定不尽一致;从一些省市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交流的情况来看,对方言语调的理性认识和评分把握也争议颇多,各行其是。由于此项测试扣分较多(最多可扣3分,最少也是1.5分),稍有不慎,仅此一项的扣分结果便可直接影响到应试者普通话水平等级的差异。因此,对“方言语调”的相对准确定位和圈定范围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二、方言语调的表现特征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标准应以国家的测试大纲为基础 ,根据省内方言状况和特点 ,制定一个具体的实施要求。这样不仅可增强测试工作的可操作性 ,而且对方音辩正的教学更具指导意义 ,使测试结果趋公正客观 ,进而促使我省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健康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5.
陈萍 《宜宾学院学报》2005,5(9):112-114
人们对“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普通话语调把握存在太多不确定因素。本文试图从阐述汉语声调变调的必然性和或然性出发,阐明声调与语调之间的复杂关系。声调与语调同时并存,两者的关系是音阶叠加的“代数和”,而不是“调形叠加”的“代数和”。声调受语调调节,语调通过声调得以实现。从而帮助人们了解一些随语语调规律,以便更有效地学习普通话,减少“普通话水平测试”普通话语调偏误。  相似文献   

16.
普通话水平测试在全国各地已经开展多年。目前,语言学界对方言语调的研究成果很少。本文分析了普通话语调与方言语调的范围,指出了学习正确语调,克服方言语调的方法,旨在为学习者提供可操作的训练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临沂市位于山东省的东南部。临沂方言包括了西鲁区和东潍区两个方言区。在山东临沂普通话水平测试中,有近30%的应试者处于普通话三级水平。根据采集的18份普通话三级水平的语音材料分析,主要问题为:系统性缺陷都在二至三类以上;语流音变失误率高;语调偏误严重;命题说话语调生硬,且内容较多的参照网络范文。分析临沂方言区普通话三级水平的语音表征,对于探寻临沂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对应关系,更好地推广普通话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方言腔调辨证是学习普通话进行方音辨证的重要内容之一。不同方言腔调的区别,一是声音,二是语气。方言腔调辨正的内容主要有两个,一是以声调为中心的包括连续变调在内的说话语调;二是以特定语气词的特殊发音为中心的语气。  相似文献   

19.
肖英 《文教资料》2008,(20):133-134
为了使学生能顺利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提高普通话水平,对高师普通话教学可进行以下改进:一、淡化理论,强化辨音、发音、正音能力训练.二、掌握发音技巧,注意吐字归音.三、增强语感,克服方言语调.  相似文献   

20.
方言语调作为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个难点,给普通话教学带来的困难很多。本文试图从方言声调模型的描述入手,对方言语调与声调“重叠交错”的成因以及辨析辩正做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