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一、创设一个富有创造性的环境,培养幼儿创造的心态和意识是幼儿获取自信心和成功感的前提。教师如果给幼儿创设一个积极的心理环境,让儿童在老师的指导和鼓励中活动;会极大地激发幼儿主动地感知、探索、发现和学习的积极性,吸引幼儿主动投入到活动中。只有让幼儿对所学内容有强烈的兴趣,才能激活他们的创造欲望;让他们的头脑中有鲜明清晰、呼之欲出的构想,使他们内心产生创造的欲望。 教师要创造有利于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环境和条件,让幼儿无拘无束、不分时空地自由想象,鼓励孩子敢想、敢说、敢尝试,让他们大胆地、毫无顾虑地…  相似文献   

2.
一、创设一个富有创造性的环境,培养幼儿创造的心态和意识,是幼儿获取自信心和成功感的前提。教师如果给幼儿创设一个积极的心理环境,让儿童在老师的指导和鼓励中活动,会极大地激发幼儿主动地感知、探索、发现和学习的积极性,吸引幼儿主动投入到活动中。只有让幼儿对所学内容有强烈的兴趣,才能激活他们的创造欲望,让他们的头脑中有鲜明清晰、呼之欲出的构想,使他们内心产生创造的欲望。教师要创造有利于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环境和条件,让幼儿无拘无束、不分时空地自由想象,鼓励孩子敢想、敢说、敢尝试,让他们大胆地、毫无顾虑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创造,对他们的新颖、离奇、夸张、变形、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创造要及时给予充分肯定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樊柳艳 《广西教育》2013,(33):91-93
现代生理学、心理学、脑科学研究发现,幼儿时期是拓展创造能力的关键时期,是创造性发展最自由、最迅速的阶段。美国学者史蒂芬·利汉斯曾警告说:"2—6岁是创造性发展的关键期,如果不能及时加以培养,那么创造性在以后的生活中很难再被激发出来。"因此,我们要切实把握和充分利用幼儿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努力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一、通过美术教育活动培养幼儿创造力的理论根据和意义美术教育作为一种造型艺术,其创造力的表现是美术活动本身的一个属性,  相似文献   

4.
杨海裕 《考试周刊》2013,(97):185-185
幼儿阶段是培养创造力和创新意识的最佳时期,语言方面创造力的启发和培养,重点要为幼儿营造能够即时被鼓励,展开形象思维并表达他们想法的环境氛围,开拓自由想象空间,构建良好师生关系,培养宽松的生活学习环境,正确处理好知识传授与想象力、创造力的培育关系,才能发挥他们富于创造性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幼儿语言教育成为孩子们今后成长和发展的坚实基础,广大幼教工作者在参与教育改革探索过程中,努力提高幼儿语言教学的实效,这是一项持久而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创造性活动是存在于创造教育之中的,而美术教育最易开展创造性活动,从而激发幼儿创造的图式、造型表现及对事物的认识与情感,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培养其积极探索精神。在美术教育中,我们都是从低要求到高目标的循序渐进,但是幼儿的低要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那么与之相应的高目标也会随低要求不断变化。可以这么说,每个活动的高目标应该成为下个活动低要求的起点。曾几何时,我们也曾走入误区,认为创造性美术活动就是孩子想做什么,老师始终持肯定的态度,认为这样便是发挥了幼儿的创造力,鼓励幼儿创造的积极性,其结果是孩子有思想、有…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研究表明,创造力是所有正常人在不同程度上具有的一种普遍特性,幼儿同样有与其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创造性萌芽,而家庭教育的好坏,则直接影响着幼儿创造力的发展。因此,家长对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应予足够的重视。一、建立民主的家庭气氛。人的创造性是在他们生活的环境中培养出来的,要发展幼儿的创造性,首先必须提供一个可以表现创造性并能使之发展的家庭气氛。研究表明,创造力高的人,小时候一般比较顽皮、淘气、幽默,敢于大胆想象和质疑问难。所以,家长要信任孩子,给他们以实行意志的自由,允许他们自己去做,自己去想,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家长不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现代信息更迭交替迅速,万事万物都会发生变化,而唯一不变的是我们紧跟时代的创造性思维,而幼儿时期是培养人创造性思维的黄金时期,所以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帮助他们发现和培养创造性思维和能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建立在幼儿自由、自主的基础上,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陶先生认为幼儿应该有自己的创新精神,美工区能为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幼儿提供自由尝试与自主实践的机会,通过美工区可操作性的材料和环境,让环境和活动相互作用,并且最大程度的发挥幼儿的自主创造力。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的思维方式属于以感知动作为主,思维模式建立在动作和感知的基础上,所以发展创造性思维需要给孩子更多的创作空间,提供更多的环境支持,针对教师应该做什么值得根据我对中班幼儿美工区的观察,我发现一些问题,并且我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8.
在美术活动中,引导幼儿将创造性思维转化为创造性表现,让他们置身于宽松自由的环境,开展丰富多采的活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并不断发展,为他们的审美能力和个性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人才的创新和创造能力。孩子智力开拓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就是幼儿时期,在这时候,幼儿有着最活跃的创造性思维。在形形色色的事物中,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能够很好地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对幼儿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够让孩子们将来成为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必须在幼儿阶段培养他们的初步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0.
家长在家庭中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家长要善于识别幼儿表现出的创造性。家长在培养和发现幼儿创造性之前,应首先具有这样的理念:所有幼儿在不同程度上都具有创造力,但这种创造力可在成人的认可或鼓励下得到发展,反之则被成人的不认可而被扼杀。对广大家长而言,识别孩子是否具有创造力最简单的方法是通过活动进行观察。例如:观察幼儿在活动中如何去玩,那种较长时间做一件事情,而且不断变换方法,甚至出人意料去玩的幼儿表现出更高的创造力,还可以通过让孩子谈话,让幼儿编故事或小制作来识别幼儿的创造力。在…  相似文献   

11.
孩子有没有创造力?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但是,孩子的创造力需要教师的刻意培养。如:增强幼儿创造的意识性,提供幼儿进行创造活动的材料,丰富幼儿的知识和生活内容,有步骤、有计划地指导幼儿的创造活动等等。通过实践,我还特别体会到: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更需要一个比较宽松、自由的环境,而这,很重要的条件是教师的理解和宽容。有一次,大家在教室里进行游戏活动,我发现少了两位小朋友,就赶紧到操场上找。  相似文献   

12.
孩子的生活充满想象和创造,他们喜欢在自己童真、童趣的世界里自由翱翔。孩子的想象是不受限制的,他们敢于想象,勇于创造,他们会将自己所思、所想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幼儿的创作过程是他们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教师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倾向。幼儿期是孩子创造力和想象力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在绘画过程中,孩子不只是简单的模仿,简单的掌握绘画技能,更重要的是在绘画活动中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丰富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和情感体验。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呢?  相似文献   

13.
儿童工作室是我园“生活、学习、做人”课程的四大基本教育途径之一,它以其独特的活动环境、组织形式、活动内容和指导方式,满足了幼儿的需要,培养了幼儿的创造力,促进了幼儿的发展。 一、儿童工作室环境的创设 我园的儿童工作室立足于在环境上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状况,允许并鼓励儿童自由创造;在物质上为儿童提供充分的空间、材料,保证他们有自由活动、自由操作的条件;在精神上营造  相似文献   

14.
幼儿绘画发展阶段可分为:涂鸦期阶段、象征期阶段、图式期阶段、写实期四个阶段。2 ̄3岁幼儿正处于绘画涂鸦期,是幼儿绘画的最初级阶段。为此,我遵循幼儿发展的自然规律,循序渐进,重视并鼓励幼儿从事涂鸦活动,探索适宜的材料与方法来引导幼儿的涂鸦活动,使他们心理得到充分满足,绘画兴趣得到培养。既给予他们涂鸦的自由,又进一步激发其创造性思维和活动的发展,让他们在活动中加强观察与学习,顺利地摆  相似文献   

15.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是幼儿园的一个重要教育任务。从改进教学方法的方面来谈培养创造力的论述已经不少,本文试图根据社会性因素对创造力的影响等研究成果,提出一些增强幼儿创造力的建议。一、减少对幼儿的控制,增加其选择自由国外的有关研究表明,自由选择比强制选择会带来更高的创造性。在工作或学习中,自主程度越高,创造性水平也就越高,例如,让一组幼儿自己选择活动中要用的材料,另一组幼儿是别人替他作选择,结果是前组表现出比后组高得多的创造性。所以,我们必须下大力气扭转管理与教学中对幼儿控制得太死的传统,创造一个自由轻松的氛围,在活动内容、活动方式、活动材料、活动时间、活动伙伴等方面给幼儿一定的选择自由。幼儿一旦觉察到有个人的自由,其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行为会得到较大的发展。二、减少外部压力,增强内容动机对一些创造力很强的作家的研究发现,当他们从自己的内在兴趣出发进行创作时,往往能产生更富有创造性的作品。而如果是为了获得金钱  相似文献   

16.
<正>幼儿的手工制作活动和绘画活动一样,都是审美创造活动,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创造,幼儿的手工制作能力的关键也是创造。而材料是幼儿发挥创造力的载体,是幼儿展示自我能力的道具,废旧材料具有可塑性、开放性,利用废旧材料培养幼儿手工制作能力,既进行了废物利用,又激发幼儿的创造乐趣,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一举两得。那么,培养孩子的手工制作能力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培养孩子的动手创作能力关键做到哪些,对于加强幼儿的手工制作水平,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下面一一介绍。一、培养幼儿手工制作能力的意义1.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是继承中华  相似文献   

17.
创造性思维是指在创造性活动中所特有的思维过程,是思维活动的特殊形式,是多种思维形式的综合表现。今天的幼儿是21世纪的建设者、创造者,他们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熟练的技术,还要有革新、创造的本领。因此,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体育游戏具有广阔的想象空间和可创造因素,它对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有积极的作用,在体育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应注意以下方面:一、教师要善于营造一个优美的环境,提供丰富的活动材料,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幼儿的思维常随着活动而产生与进行着,教师应提供良好的活动场所以及各种活动工具材料,…  相似文献   

18.
沈琳 《文教资料》2009,(5):153-155
剪纸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活动.在剪纸活动中可通过欣赏活动、表现活动、创作剪纸活动三种途径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通过实践,直接效果表现在进一步丰富了幼儿的审美情感,增强了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发展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了幼儿的合作、集体精神.进而认识到:培养幼儿创造力要注重剪纸活动的过程,要了解并重视幼儿所处的发展阶段,要允许并鼓励幼儿进行自我评价等.  相似文献   

19.
蔡捷 《时代教育》2006,(12):135-135
时代的发展要求培养具有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孩子。小班幼儿是想象较为丰富的时期,他们的创造性无所不在。在教育生活中,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没有限制的,关键在于育人者如何看待幼儿的创造力,如何正确地加以引导。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时刻注意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使他们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富有创造力。  相似文献   

20.
<正>幼儿园的孩子大多在3-6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喜欢游戏。游戏也是最适合这个年龄段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一种活动,因为游戏能给幼儿以快乐,并让幼儿在快乐中受到教育。幼儿的音乐活动是多形式的,运用游戏这一教学手段,往往会取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一、提高听觉敏感性、萌发幼儿的创造力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为幼儿创造一种宽松、民主、自由的气氛,让他们能自由思索、大胆想象、主动实践。才能萌发幼儿的创造力。并使幼儿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听觉游戏是以丰富的幼儿对声音的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