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对档案保护工作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任务,即加快档案保护中心及其机制的建设与完善、加强档案保护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推广、加大档案保护人才的培养与评价等.同时也提出了发展之策和建设之道,即通过推进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工程来实现.具体措施包括完善档案保护中心运行机制,提高其运转效率;改进档案保护技术研究方式,促进档案保护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完善档案保护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升档案保护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的实施为背景,对辽宁省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实践进行了具体分析,介绍辽宁省在档案文献遗产保护方面的优势及有效措施,并提出可行的进一步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我国档案保护工作的现状出发,论述了档案保护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结合国家宏观层面的档案事业规划和美国东北部文献保护中心的建设经验,提出建设区域性档案保护中心的构想,特别是探索了其在市场导向、建立基础和跨机构合作方面应该采取的建设方法.  相似文献   

4.
一、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科学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在档案部门常称为档案保护,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悠长的历史和传统。凯思帕利亚认为,档案的保护技术就像人类文明本身那样古老。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它起源于各种生物  相似文献   

5.
张婷 《兰台世界》2007,(6X):6-7
本文以纸质档案文献为例,简要概括了档案文献遗产保护、修复及信息转移的基本技术。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纸质档案文献为例,简要慨括了档案文献遗产保护、修复及信息转移的基本技术.  相似文献   

7.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文化遗产保护中愈发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业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研究不断发展,日益丰富。通过对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已有研究成果的梳理,从概念、特征、原则和建档主体、建档客体、建档背景环境和建档路径等研究议题出发,检视了当前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研究的主要进展和现存问题,并对未来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档案文献保护中的非技术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作为一个国家的集体记忆与知识资产,是一种非再生资源,其老化、损毁、消失的趋势不可逆转,故对档案文献进行抢救和保护,日益受到各国政府及社会的关注。在“世界记忆工程”的推动下,我国政府积极加入文献遗产保护与档案保护活动的行列。但长期以来,档案保护研究一直以“档案制成材料的损坏原因”和“保管档案的技术方法”为核心,  相似文献   

9.
文章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与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工作者开展半结构化访谈,通过三级编码逐步提炼范畴、主范畴与核心范畴,构建出包含保护主体限制、保护客体限制、自然环境影响、社会环境影响、保护管理问题、保护技术限制的我国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制约因素扎根模型,并从主体、客体、环境、管理、技术等五个层面提出提升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成效的建议,旨在探究我国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制约因素,为提升保护成效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档案文献中,纸质材料的档案文献占了绝大多数,如何有效地保护好这些档案,最大限度地延长它的使用寿命,是档案保护工作中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一、纸质档案的基本材料  相似文献   

11.
国内网络信息资源保存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萌 《图书情报工作》2014,58(11):137-142
在介绍国内网络信息资源保存实践的兴起与发展的基础上,基于文献与网络资源调研,对国内网络信息资源保存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包括保存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挑战,保存的责任体系,国外网络信息资源保存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网络信息的采集、保存、访问、使用以及特定类型网络信息资源的归档保存。总结国内网络信息资源保存研究的特点,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非遗档案内容丰富翔实,开发利用这一档案信息资源对其活态性传承保护有现实意义。本文针对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非遗现状,阐述活态性开发思路与要素,分析滞后问题,提出开发建议。依据民族自觉、转化创新理念,开发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非遗档案,构建民族文化生态环境、培养传承人才和研发特色产品,可推进其活态性保护工作发展。  相似文献   

13.
贺军 《档案学研究》2018,32(2):72-78
基于档案部门应用社交媒体开展档案信息服务整体成效不显著的现实,从社交媒体的发展历程入手梳理其基于社群关系的信息传播的本质内涵,分析社交媒体向移动社交平台的升级给我国档案信息服务创新带来的机遇,对适合档案信息传播的移动社交平台及其档案信息范围进行了阐释,提出档案部门应做好社交媒体团队建设、加大档案资源开发力度等基础性工作,通过加强用户“大数据”的应用,及时改进和优化档案信息服务,梳理出适合我国现阶段社交媒体发展规律的档案信息服务路径。  相似文献   

14.
郑勇  张敏 《山西档案》2020,(2):109-112,32
在当前互联网技术不断完善的发展背景下,档案文化资源开始向着全新的角度发展,数字人文视域下形成的数字档案资源,能够有效助力新时代文化传播。而基于档案文化资源的高效利用的目的,档案工作人员应积极的创新资源开发与整合新模式。本文在分析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整合与利用时,从数字人文视域出发,对当前档案文化资源开发的主要对象、档案文化资源开发整合面临的困境以及数字化档案文化资源开发整合的实现路径进行深入且全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的BDM保护液在中和纸张中酸的同时,在纸张中沉积微量沉淀,既能使纸张保持7—7.5之强力缓冲的中性,又能与纸张纤维素、半纤维素基环上的羟基与羰基形成稳定螯合物,通过测试其与传统碳酸氢镁溶液处理的纸张老化前后耐折度、抗张强度、撕裂度及白度的保持率,证明该螯合保护液能使纸张耐久保存。  相似文献   

16.
档案网站教育模块的开设不仅可以促进公众教育服务途径的多样化,还使档案馆的教育资源更加便捷地面向公众。本文以英美法澳四个国家档案馆网站教育模块为研究对象,运用网络调研法,分析国外国家档案馆网站教育模块的建设内容和特点,得出对国内的启示有:拓展国内档案网站的教育功能、明确档案网站教育模块的受众群体、深度整合档案馆藏教育资源、探索档案网站教育模块的多样化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7.
李依玲 《档案管理》2020,(1):30-33,59
知识管理作为新兴的管理模式在商业活动中被广泛应用,将知识管理应用于档案记忆再生产中有利于科学系统地获取、组织、存储、共享档案记忆,挖掘档案记忆的知识价值,为知识创新提供资源的土壤,为档案记忆的传承与发展带来新视角。文章首先从档案、记忆、知识的关系,知识管理理论与档案记忆理论的研究路线的相似性,知识管理理论为档案记忆再生产提供方法论指导三个方面对知识管理理论在档案记忆再生产中应用的适用性进行分析。然后勾勒出基于知识管理的档案记忆再生产架构,提炼出三条应用方式:以档案部门为主体的记忆重构,以公众为客体的记忆生成,档案部门与公众相互作用的记忆升华。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档案信息化发展指数构建方法和相应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数据统计和实证分析,针对区域档案信息化发展指数在整体水平和均衡性等方面的差异,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档案用户作为网络社会推动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动力源,其信息安全面临危机。本文从数字档案用户信息安全系统的相关内容出发,阐述了网络环境下档案用户信息安全研究对档案工作、档案安全体系建设和数字档案馆发展的重要性,并从信息收集、处理和利用环节阐明了数字档案用户信息安全的必要性;分析了数字档案用户信息安全保障系统的构建与模型;最后,从法制维度、技术维度、管理维度和意识维度等方面提出信息生态视域下数字档案用户信息安全系统构建措施。  相似文献   

20.
对档案学核心期刊中244篇档案社会记忆研究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及双聚类分析,可以直观、科学地反映我国档案社会记忆研究的发展状况。我国档案社会记忆研究目前已趋于成熟发展阶段,研究主体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后保管时代档案社会记忆价值构建、档案记忆和权力与身份认同的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及边缘弱势群体的档案记忆、数字档案记忆资源的整合和开发等方面。建议在档案社会记忆范式构建期继续深化理论研究深度,将档案社会记忆的学理性与应用性相结合,发挥理论研究的现实指导和发展预测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