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公益广告在媒体宣传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益广告推介的是有利于社会进步的道观念,行为规范和思想意识,以维护社会利益为目的(“论电视公益广告《南方电视学刊》1998年第2期)。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一个城市,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公益广告的水平,是这一城市,地区、国家民众道德水准和社会风气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2.
第一招:加强领导 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数宁城市建设的前提条件。数字城市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过程,涉及到社会各种资源的重新配置和各种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项社会“改造”工程。确定一个健全有力的决策领导体制至关重要。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数字城市发展的认识,建立健全强有力的各级数字城市组织管理体系和工作机构,加强对数字城市发展的宏观调控和综合协调。各级政府和部门都要把  相似文献   

3.
王建怀 《视听界》2014,(1):101-103
近年来,社会处在发展转型的关键点上,不同群体利益诉求多元化,导致矛盾更加剧烈、频繁,治理和协调难度更大。城市台的法制节目如何在推进社会治理方式创新中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4.
吕大雄 《新闻前哨》2007,(12):91-92
近年来,国家广电总局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性管理文件,并屡屡发出通知,对愈演愈烈、近乎泛滥的违法违规广告严令禁止,对部分违规播出机构进行通报批评和严惩。国家不断整治并规范广告播出管理的目的,就是要求媒体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始终把国家利益、公众利益、社会利益放在首位,弘扬健康、文明、向上的社会道德风尚,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说到底,就是要营造良好的广告传播环境,维护媒体的社会公信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阶层结构不断调整,新的利益群体和阶层逐步形成,利益分配不均而导致的社会矛盾对构建和谐社会构成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如何处理和协调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关系,特别是如何解决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之间的利益均衡问题日益凸显。可以说,社会公平问题不但成为转型期阶层分化中的核心问题.也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6.
城市记忆——城市规划中传统与现代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城市建设进入了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既是城市化加速的重要时期,又是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强化的时期,这期间各种利益和各种矛盾冲突尖锐。“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在城市建设中提供了研究方法和工作思路,要研究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统筹传统和现代、统筹传承和发展,让城市记忆赋有时代的精神。  相似文献   

7.
经济、社会转轨的过程很大程度上体现出利益格局重新调整的特征,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冲突难以避免。特别是随着改革逐步向“深水区”挺进,利益分配的矛盾和冲突将更为激烈和复杂。社会各方面的矛盾和利益冲突。都会反映到司法中来。过去。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主要依靠行政机关解决,现在越来越多地转向司法机关寻求解决。所以.司法机关面临的矛盾和压力越来越大了,工作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和谐社会的理念要落到实处必须从抽象原则层面转向建立适应我国社会结构性变化特点的利益协调机制,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不断完善法治社会,依法协调利益。  相似文献   

8.
张琳 《大观周刊》2012,(7):264-264,247
当前,我国正处于政体制治改革、经济体制转型的变革时代。以利益为核心,社会各群体正经历着持续分化和不断整合的过程,不同的群体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本文在分析农民工利益诉求困境的基础上,探究如何为农民工建立行之有效的诉求渠道,以保证社会和谐稳定及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已进入社会转型期,伴随着社会利益主体的变化,人们的价值观也在不断变化,一些新的思潮急需社会权威话语说明和厘清。另一方面,2008年以来,网络成为传递信息引导舆论的一股重要力量,网络媒体凭借信息海量、交流互动自由等独特的传播优势,为公民构筑了平等参与事件和讨论事件的平台。然而网络在大众传播中的双面性,更要求地方党报通过理论宣传击退谣言、引导舆论,有效地传播社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社会共识。本文试以《合肥日报》理论版为例,通过对其面-临的传媒新形势进行分析,探讨当前形势下城市党报创新理论宣传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通向知识城市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建中 《图书馆论坛》2003,23(6):45-45,138
最近一个时期,国际上一些城市纷纷推出“知识城市”战略。“知识城市”战略的核心。是让每一位市民都拥有平等获取知识的机会,享受知识进步带来的各种利益,并依靠知识改善和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1.
城市社区是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是由一定的人口、地域、设施、管理机构、文化现象和社区意识等要素构成的小社会。城市社区一般是指经过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后作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城市社区的形成一般要具备三个基本要素:一是一定范围的地域,二是一定数量的居民,三是社区的居民有着共同的利益和价值取向。(一)社区档案的特点城市社区档案是指社区党组织、居民委员会等组织和居民在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等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  相似文献   

12.
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各大城市不时陷入一场场公共辩论之中。对于城市的每一个公共政策,富人与穷人.本地人与外来人,有车族与无车族,养狗者与不养狗者,都可能有不同的利益和不同的主张。 利益分殊,意见各异,多数人的意见如何尊重,少数派的权益是否保护,城市的管理者也不时陷入左右为难的困境或朝令夕改的尴尬之中。 市民们的参与欲望日益强烈,而官员们仍习惯于“为民做主”。城市的事,到底该谁说了算?[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城市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否能够顺利融入城市之中,直接关系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大众传媒作为舆论的载体和传播者,在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着重探讨了大众传媒在农民工形象塑造、利益表达、媒介素养教育中扮演的角色与应承担的责任,并就大众传媒如何发挥自身的传播优势,帮助新生代农民工尽快融入城市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利益平衡机制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楼靖华 《图书馆杂志》2006,25(5):20-23,32
利益平衡机制是影响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归纳了三种主要的利益平衡机制模式,深入剖析了各种模式的特征,最后确立了构建合理利益机制的原则,提出应建立包括市场平衡机制、政府平衡机制和社会平衡机制在内的利益平衡机制体系。  相似文献   

15.
传媒结构与舆论生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怡 《当代传播》2006,(3):25-26
当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利益主体不断分化的社会,出现了很多利益有别的社会群体,从而存在表达不同利益要求和不同舆论观点的欲求。而大众传媒结构在体现这种利益和舆论多样性上具有关键意义。我国目前的传媒结构,表面上比较平衡、合理,但是各种传媒不同程度存在的歧视,影响了这种舆论表达的多样性,出现了高度同质化的舆论传播。目前,我国正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和谐社会,也应该包含利益及其舆论表达的和谐。维持一定程度的舆论多样性和异质化,体现正常的舆论生态,应该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小区业主委员会在中国完全是个新事物。与乡村自治搞得有声有色不同,在城市这样的陌生人社会,当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有机的利益关联时,政府的管理也蛮有效率,人们甚至连自治的愿望都没有。但是,在以私有财产为核心、共有财产为纽带的现代小区出现时,这一局面被打破了。业主委员会以民主的名义诞生——现在又开始遭遇民主的“麻烦”。[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汝城县附城乡地处城郊,区域位置显著。随着城市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城镇改造和修路治水等基础性工程建设增多,涉农利益问题日渐突出,而且随着人们经济事务往来的增多,也导致产生许多矛盾纠纷。乡村档案在有效调解民事纠纷.充分发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作用就日渐显著。截止9月末,乡村两级利用档案共调解涉及承包地纠纷48起,涉及山林纠纷7起,  相似文献   

18.
一、关系:矛盾制约抑或互动促进 传媒创新和改革的核心动力是利益.利益是创造的动力,对利益的追求也不可避免地形成压力.当然,利益是多方面的,有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等.但就一个媒体而言,可概括为两个方面,即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经济利益对于产业化、市场化发展迅速的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家传媒来说都是生存之基.但传媒作为一个特殊的产业,除了经济利益之外,还有对社会利益的追求.争取社会利益对一家传媒来说,可以提高公信力、影响力和美誉度,进而提高社会地位,得到社会尊重.从这个角度而言,社会利益是传媒的事业之本.  相似文献   

19.
《记者摇篮》2009,(12):F0003-F0003
城市规模的快速发展让沈阳市于洪区包道村1100多户农民成了被征地农民。几年来,包道村探索被征地农民安置的有效方法,使全村农民安居乐业,实现了加快城市发展与保护农民利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20.
《记者摇篮》2009,(10):F0004-F0004
城市规模的快速发展让沈阳市于洪区包道村1100多户农民成了被征地农民。几年来,包道村探索被征地农民安置的有效方法,使全村农民安居乐业,实现了加快城市发展与保护农民利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