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音乐教育要真正面向全体学生,要培养学生在音乐学习方面的兴趣与自信心,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全身心全方位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从而使他们获得音乐审美体验。但笔者发现小学低、中年级几乎所有的孩子对音乐课都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到了高年级,男生对音乐课的兴趣呈现锐减的趋势,存在"男生弱势"的现象。常常是几个优等生在与老师互动,而更多的男生却依然静悄悄地坐在那里无所事事,在分组讨论时,他们无话可说;在表演创作时,他们无从  相似文献   

2.
王雅慧 《成才之路》2011,(9):96-I0025
音乐课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创造音乐的能力和音乐的审美力,通过艺术形象启迪学生智慧,陶冶高尚情操和优良品格,发展想象力和创造思维能力。要重视音乐的感知力培养;要开发农村资源,活化音乐课;要简约高效地上好每节音乐课。  相似文献   

3.
贲道宏 《儿童音乐》2011,(10):46-47
中小学音乐课要"减负",就必须淡化音乐课教学中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否则学生将会因为厌倦音乐知识学习而对音乐课失去兴趣,从而影响音乐课音乐教育审美功能的有效发挥。那么,对音乐课失去兴趣是由于学习音乐基础知识而带来的负担过重吗?在我国当前的学校音乐教育中真的存在"音乐学习负担"问题吗?如果它确实存在,"负担"到底来自何方,又应该如何  相似文献   

4.
周运健 《考试周刊》2014,(48):184-18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音乐课堂也一样。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教师就要改变学生喜欢音乐,但是不喜欢上音乐课的现状,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兴趣带动学生走进音乐课堂,喜欢上音乐课。  相似文献   

5.
苗荣焕 《成才之路》2012,(18):31-31
音乐课作为一门综合课程,应既要让学生学到知识,又要让学生在音乐中得以放松,从而缓解上主科时的压力。所以,我注重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美的音乐中开阔视野,使他的思想感情慢慢地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如何提高初中生的音乐素质,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一、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觉得上好一节音乐课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曾说:"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这是把音乐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音乐课在中学特别是高中可谓是副课中的副课,虽然这些年国家、学校越来越重视,但还是容易被学生和家长所忽视,作为一名高中音乐教师我为此感到深深的遗憾。虽然是副课,容易被忽视,但我要从我做起,竭尽全力讲好每一节课,让同学们重新对音乐课产生兴趣,让音乐课这个副课变"富"。  相似文献   

7.
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多年的音乐教学来看,学生对音乐课感兴趣与否,将直接影响着思维的积极性,如果教学总是"一言堂式"的灌输,只会使学生感到厌烦,丧失对音乐的学习兴趣,难以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将多媒体合理、灵活运用到音乐课的教学中,增加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形象性和趣味性,以特殊的表现手法,更好地、真正地为音乐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8.
谷群 《中国教师》2014,(Z1):222
<正>音乐课是什么?音乐课是唱,音乐课是听,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都喜欢唱歌课而不喜欢欣赏课。音乐课程标准中对音乐课程中的感受与欣赏作出了具体要求,文中指出"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于欣赏能力的形成,对于学生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呢?这就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聆  相似文献   

9.
音乐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对于小学音乐教师来说,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唤起学生对音乐深刻而长久的兴趣,全面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是重要任务之一。为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其爱上音乐知识和课本上的歌曲,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实施音乐教学的双边活动,实现高效音乐课堂。  相似文献   

10.
在乡村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因为受到教学环境、学生家长文化程度等方面的影响,很多孩子对音乐没有什么兴趣,久而久之就影响了音乐课的教学质量。所以要想上好一节音乐课,首先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杨雯君 《现代教学》2010,(12):66-66
音乐无处不在,音乐围绕着每一个人,音乐课也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可是现在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教材歌曲学生不喜欢唱;教材中的欣赏曲学生听不懂,不愿意听;学生对音乐课提不起兴趣;学生觉得学习音乐知识好难。所以我觉得要让音乐课堂动起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来。  相似文献   

12.
在乡村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因为受到教学环境、学生家长文化程度等方面的影响,很多孩子对音乐没有什么兴趣,久而久之就影响了音乐课的教学质量。所以要想上好一节音乐课,首先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相似文献   

13.
音乐是人文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学科,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由于音乐学科不是入学考试科目,学生普遍不重视音乐课,因此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成为音乐课的重要教学目标。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鉴赏和创造能力,因此教师要注重在教学中合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本文主要从歌唱课、感受和鉴赏、创造三方面探讨多媒体信息技术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杨英英 《广西教育》2014,(41):118-119
正音乐课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据《音乐周报》的一项调查显示:100%参与调查的中学生喜欢音乐,但80%的学生不喜欢上音乐课。课堂情境无趣味,课堂内容枯燥,学生在音乐课堂中体会、品味不到音乐的美,学生自然不愿意上音乐课。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笔者认为,音乐教学必须注重"趣"和"情",才能吸引学生,提高音乐教学的效率。一、音乐教学中的"趣"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说:"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必然  相似文献   

1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巨大动力。如何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学习兴趣,是每一位音乐教师所关心的重要话题。《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了音乐教学应"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理念,指出:"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认为音乐可以"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俄罗斯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也非常喜欢音乐,尽管他每次创作都很艰苦,每天都非常疲劳,但他每天都离不开钢琴。的确如此,好的音乐对人的影响很大,正是因为如此,音乐教育不能可有可无。重视音乐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培养跨世纪建设人才的关键。那么,音乐教师怎样才能让学生爱上音乐课,对音乐课产生兴趣呢?本文针对如何激发学生上音乐课的兴趣谈几点看法,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我们经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任何一门课程的基本动力,音乐也不例外,兴趣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有了兴趣才会调动情感,才能有学习动力,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学习之中去。所以面对一系列的问题要快乐地学习,又不可以无忧无虑、没有负担地学习。又不可以不要教科书.想学什么就学什么.那我们怎么才能真正地做到快乐地学习呢?本文根据自己在教学中的学习、探索.论述如何培养学生音乐课兴趣。  相似文献   

18.
初中音乐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名农村中学音乐教师,笔者经常听到的一些话是:“音乐课是杂科、豆芽课,我不爱上音乐课,我五音不全,我不喜欢跳舞,老师要我参加跳舞,我爸不让参加,怕影响学习,音乐课反正不考,我不感兴趣。”而这些,必将影响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因此,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十分重要。下面,笔者就谈谈如何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董青 《儿童音乐》2011,(4):68-69
本文探讨如何把"音乐""快乐"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快乐是产生兴趣的重要因素。要使学生对音乐课产生兴趣,就要使学生学得快乐。立足实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兴趣,为学生搭建自主表演的"梦想舞台",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协调能力和创新思维都能得到良好发展,让学生成为学习音乐的主人。将音乐与乐趣结合起来,让学生因  相似文献   

20.
姚明珠 《成才之路》2012,(14):62-63
正"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音乐的学习也是如此。随着课改的深入,小学低段的音乐学习不再是低要求、低标准的学习,而是要让学生在小学刚刚接触音乐课学习的时候,学到正确的、系统的、扎实的音乐素养,由此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表现音乐的能力。作为一名小学音乐老师,要用切实有效、可观可感的方法让学生体验音乐、学习音乐。小学低段音乐课以歌唱教学为主。演唱歌曲不仅能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还能使学生的音乐能力得到提高,音乐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