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宋时期是中国地志编纂的成熟阶段,不仅出现了许多总记全国州县地理的总志,还出现了大量的专记一州一县,甚至一镇历史和风土人情的地方史志。其中以宋代,尤其以南宋居多。现存唐宋地志中,除《舆地广记》、《舆地纪胜》、《方舆胜览》和《吴郡志》等少数地志外,其余地志均记及一州或一县至周围各州县之里程,或称曰“八到”,或称曰“四至八到”,或称曰“地里”,或称曰“道里”,或称曰“境土”。如《元和郡县图志》记苏州“八到”云:西北至上都三千三十里。西北至东都二千一百七十里。南至杭州三百七十里。正南微西至湖州二百一十…  相似文献   

2.
日前,为进行我馆清代同治十二年版《涿州志》复印件及民国二十四年版《涿县志》抢救复制工作,我有幸到北京国家图书馆查阅了不同版本的《涿州志》,了解了《涿州志》的有关版本情况。  相似文献   

3.
《隋书·经籍志》“总序”所载“五十五篇”涉及《隋书·经籍志》的作者与成书,以及《隋书·经籍志》道、佛两部的演变,然历代学者皆语焉不详。“五十五篇”实指“部类”而非“篇序”,其虽源自魏徵贞观年间整理图书所撰“书序”,且此“书序”后入《隋书·经籍志》成其“总序”,但魏徵并未参与编修《五代史志》,魏徵与《五代史志》经籍部分转变为《隋书·经籍志》无直接联系。今本《隋书·经籍志》分四部四十类,附道、佛两部及其大纲,与魏徵贞观初年整理图书典籍时的规划不同,是因《五代史志》对“五十五篇”进行了调整,删除了道、佛两部之细目,究其缘由,则是《五代史志》的官修史志性质以及对前代旧例的遵循。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隋书·经籍志》的成书和编撰者概况,列举了该书的编辑体例、分类和四部的具体内容.分析了全书的使用价值,揭示了其在中国图书分类史和目录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5.
《出版视野》2006,(2):12-13
2005年,我们主要围绕着对《重庆出版志》初稿进行两查两改,启动《重庆新闻出版志》资料征集工作两大任务开展活动。  相似文献   

6.
按照地方史志编纂工作的统一要求,鞍山市档案局正式启动《鞍山市档案志》续编工作。为加强对续编《鞍山市档案志》工作的领导,鞍山市档案局正式组建成立了《鞍山  相似文献   

7.
《新疆图志补编》为新发现的资料,是对《新疆图志》的补充。本文简述了《新疆图志补编》的版本信息,介绍其内容,并论述它在研究《新疆图志》编纂、保存清末新疆经济、军事资料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冯雪 《陕西档案》2014,(6):22-23
1940年8月30日、1941年8月5日、11月30日,日本侵略军飞机三次轰炸西北农学院(以下简称"西农"),目标是三号教学楼(亦称教稼楼),投弹共计170余枚,对西北农学院及其周边村庄人民群众犯下滔天罪行。炸死村民6人,其中1名为孕妇(等于伤害7人)。炸伤多人,炸毁村民房屋30多间,烧毁村民麦草垛(牲畜饲草)100多座。但这些侵略者令人发指的罪行一直湮没无载,鲜为人知。为了真实全面记载当年日寇罪行,本文对日军飞机轰炸西农事件补轶,冀之为西农校史、《武功县志》、《杨陵区志》补阙。  相似文献   

9.
《山东档案》2012,(3):66-66
近年来,青岛市城阳区档案局秉承存史资政、传承文明的工作理念,坚持服务经济中心工作、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断加大史志编修和地情编研工作力度,取得了一大批工作成果。在2012年全市地方志工作成果评比中,我区参评的七部志鉴成果均获奖,走在了各区市前列,其中《城阳镇志》《城阳公路志》获得优秀地方志成果特等奖,《流亭街道志》获得一等奖,《河套街道志》《上马  相似文献   

10.
刘冰 《图书馆学刊》2009,31(7):F0002-F0002
分门史志通典治原之书 十五卷 目录一卷 佚名辑 宋刻本 是书辑《史记》、《前汉书》、《后汉书》、《晋书》、《隋书》、《新唐书》、《新五代史》七史中的食货志、礼志、乐志、选举志、百官志(或表)、艺文志(或经籍志)、兵志、刑法志、祭祀志、舆服志、律志、、历志、五行志、天文志、地理志、  相似文献   

11.
11月7日,《山东省志·档案志》评议会在济南召开。省内部分档案专家、省地方史志办专家及档案志编修人员出席评议会。山东省档案局副局长苏东亮主持评议会,省档案局副局长李洪合、省史志办副主任刘娟出席会议并讲话。与会专家对《山东省志·档案志》评议稿从篇目、资料、行文、记述等方面对志稿进行了认真评议,并提出了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12.
魏源在林则徐主持翻译的《四洲志》的基础上编撰了《海国图志》。《海国图志》的编撰与传播,为中外图书交流过程中的图书的接受和引进、编撰和加工、传播和输出等环节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魏源在林则徐主持翻译的《四洲志》的基础上编撰了《海国图志》。《海国图志》的编撰与传播,为中外图书交流过程中的图书的接受和引进、编撰和加工、传播和输出等环节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近现代史中,1840年到1861年间,中国共著有22种介绍世界历史地理的书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魏源的《海国图志》和徐继畬的《瀛寰志略》,无数学者对两者见解不一,或肯定《海国图志》,或肯定《瀛寰志略》。  相似文献   

15.
《海国图志》的编著者只有魏源一人,但林则徐对该书的编著功不可没。《海国图志》是魏源受林则徐之嘱而编著,《海国图志》是魏源在林则徐组织翻译的《四洲志》等资料基础上编撰而成。  相似文献   

16.
从编纂指导思想、取材、分类体例等目录学要素方面对明代重要的史志目录《国史经籍志》进行了评介。  相似文献   

17.
一、土尔扈特蒙古西迁原因考 土尔扈特蒙古西迁,是卫拉特蒙古历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之一。土尔扈特人为什么西迁,史籍向来说法不一。 一说是因为与其余诸卫拉特“不相和睦”。傅恒《西域图志》卷三七《封爵·一》:“准噶尔土尔扈特部,为旧四卫拉特之一。其汗和鄂尔勒克,当巴图鲁浑台吉时,与三卫拉特不和,率其子书库尔岱青西北去,居俄罗斯之额济勒地。”又乾隆《御制土尔扈特部纪略》云:“……  相似文献   

18.
刘晖的《鲁史欹器图》、魏澹的《笑苑》、颜之推的《冤魂志》、释净辩的《感应传》、崔赜的《洽闻志》、许善心与崔赜合著的《灵异记》是隋朝六部小说,笔者对它们的成书年代进行了考证,得出的结论是:《鲁史欹器图》成于开皇元年至四年间(581-584),《笑苑》成于开皇元年至十年间(581-590),《冤魂志》成于开皇元年至十一年间(581-591),《感应传》、《洽闻志》、《灵异记》成于大业年间(605-618)。  相似文献   

19.
孙文杰  宁燕 《出版广角》2017,(20):86-88
王树枏主持编纂的《新疆图志》,作为中国封建王朝时期有关新疆的最后一部通志,以其博大精深的学术价值,自刊行以来,一直都是学界关注的热点与重点.文章重点从版本、内容、点校、考证、索引等方面介绍了《新疆图志》的整理出版,明确其价值及鲜明特色,认为其作为古籍整理的新成果、方志研究的新典范,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迎霞 《出版广角》2013,(17):58-59
"盛世修志"是我国的优良文化传统,编纂史志类图书是一种文化自觉。历时十余年,在2000年由全国民航史志工作会议上启动的《中国民用航空志》各地区卷,已陆续在中国民航出版社出版。截至2013年,笔者参与其中"《中国民用航空志》西南地区卷"(上、下两册)、"《中国民用航空志》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