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丽 《科教文汇》2012,(3):200-202
民俗,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地域生态人文环境中在长期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稳定性的心理行为特征。但是,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会随着外界客观环境和时代条件而发生变迁的。本文以互助县土族为个案,采用田野观察和资料搜索的方法,以传统民俗作为社区文化研究的对象,考察了该县传统民俗文化变迁的现象。同时在人类学相关的文化变迁理论的指导下,探究了产生这种变迁的原因及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一、社会心理嬗变的时代与社会背景社会变迁不仅表现为经济体制的转轨、社会结构的转型、文化模式的转换,还必然表现为社会心理的嬗变。社会心理是人们对社会结构和社会运行现状较为直接的主观反映,其基本形式在个体层面主要表现为社会认知、社会感情、行动倾向,在群体层面主要表现为风俗、习惯、成见等等。在整个社  相似文献   

3.
李冠杰 《百科知识》2007,(12X):43-44
丧葬风俗是一个时期、一个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思想的反映,从中国丧葬礼仪的演变可以看出当时人们的社会观念、伦理道德的变化。是厚葬?还是薄葬?自古以来这种观念影响着人们的心理。俗曰:人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然而,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注重人死之后的礼仪。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中,丧葬风俗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心理,厚葬、薄葬之风交替变更。  相似文献   

4.
大学毕业是人生的重要里程碑,预示着一个人开始正式步入社会。处于青年期的大学毕业生将面临人生角色转变的重要变化,容易引起心理波动。毕业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个别学生的心理波动成因复杂,毕业生容易产生焦虑心理,在就业过程中存在求稳心理,是考虑人生发展的心理波动时期。  相似文献   

5.
《十八春》是张爱玲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后经作者修改为《半生缘》再次出版。本文重点分析《十八春》和《半生缘》两个版本在主题上的不同处理,力求从作品本身出发,挖掘出版本差异的原因和必然性。以期发现张爱玲前后复杂的心理变化轨迹,及导致这种变化的社会背景和意识形态变迁,在文化角度上更宽容地理解作家的人生选择和文化选择。  相似文献   

6.
作为历史范畴的民族,是人类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而文化心理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稳定性的文化心理结构。在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过程中,不同的群体会在其社会实践中形成各自的礼貌原则,并被各自的文化心理结构制约和影响。认识藏汉民族之间的文化心理对礼貌语及行为选择的影响和制约,对于实现跨文化交流、加深彼此文化心理的了解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互联网浪潮的冲击下,全球的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科技合作和人员往来方式都受到了冲击。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群体的传承中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年轻人价值取向的冲突、人生虚无主义、交往方式的娱乐化以及传统教育渠道的弱化。虽然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在文化传承中面临种种困难,但互联网作为全新的文化载体,也为其带来了种种机遇。对此,高校工作者需要转变心态,善用互联网舆论场,承担历史责任,在高校中为大学生群体的文化传承工作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8.
健康心理学是心理学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当代心理健康观逐渐摆脱的单线思维方式与理论支持,形成了"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的理论模式。文化心理学,特别是心理学的本土化兴起,越来越注重本土文化对个体、群体心理的影响。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孕育了许多有价值的心理健康观念,特别是儒道佛的融合从不同侧面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心理健康观念。由于传统文化中糟粕的存在,其心理健康观也有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在与时代相符合的大前提下,融汇当代心理健康观,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心里健康观与方法,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刘玉明 《科教文汇》2009,(3):222-222,227
健康心理学是心理学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当代心理健康观逐渐摆脱的单线思维方式与理论支持,形成了“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的理论模式。文化心理学,特别是心理学的本土化兴起,越来越注重本土文化对个体、群体心理的影响。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孕育了许多有价值的心理健康观念,特别是儒道佛的融合从不同侧面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心理健康观念。由于传统文化中糟粕的存在,其心理健康观也有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在与时代相符合的大前提下,融汇当代心理健康观,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心里健康观与方法,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李倩 《科教文汇》2008,(1):163-164
语用规约是不成文的语言使用法则,是一个社会或群体共享知识的一部分,也可以说是语用信息的内在化。语言的使用受其所属文化各种因素的制约。语用规约受到社会制度、社会心理、文化价值观、传统习俗、生活方式等的影响和作用,因而与特定社会文化有相当密切的联系,语用规约上的差异常常是文化差异的反映和折射。  相似文献   

11.
绿色住区,二十一世纪新型的住宅形态,不仅反映了当代中国住宅建筑理念和居住文化的变迁,而且符合了人们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心理需求。结合上京国际别墅园区的个案特点,解读其产生背景、基本内涵和支持因素,旨在寻求绿色住宅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以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三个层次,分析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并提出建设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流浪乞讨者群体是社会组成的一部分,他们身上很清晰地反映了当前社会的矛盾,如公平待遇、大众意识形态、社会保障等问题。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趋强避弱、人情冷淡的文化心理及社会道德的滑坡,对流浪乞讨者的管理救助工作更产生了消极影响。在本文中,对社会现状、现行制度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症结所在,并提出尽可能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张洋 《科教文汇》2014,(6):218-218,220
流浪乞讨者群体是社会组成的一部分,他们身上很清晰地反映了当前社会的矛盾,如公平待遇、大众意识形态、社会保障等问题。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趋强避弱、人情冷淡的文化心理及社会道德的滑坡,对流浪乞讨者的管理救助工作更产生了消极影响。在本文中,对社会现状、现行制度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症结所在,并提出尽可能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李洪潮  杨新丽  崔明昆 《资源科学》2010,32(6):1072-1076
茶作为一种经济植物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不仅因为茶起源中国,更因为中国各民族在茶的使用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茶文化。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茶文化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因此,研究茶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的茶文化及其变迁对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和传承民族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大理州宾川县一个白族村寨——大罗村为例,研究了白族茶文化在待客、婚礼和祭祀方面的变迁。结果表明:①今天蜚声海内外的白族“三道茶”最早起源于长辈对晚辈的嘱托而不是待客。随着时代的变迁,白族茶文化在待客方面经历了一个从繁琐到简化的变迁,这反映了民族文化的不断丧失;②白族的聘礼和婚礼中茶的应用,象征着新人对爱情的坚贞,隐喻着妇女从一而终的道德观念以及多子多福,家族繁盛的愿望,而新婚夫妇敬“三道茶”则表达了新人对长辈的感激。如今的白族婚礼中的茶文化几乎消失殆尽;③茶在祭祀亡灵、本主、祖先和土地神中象征祭祀对象的永恒和死而复生,及其对人们的庇护。虽然村寨中祭祀活动得到了进一步恢复,但其中的茶文化内涵在进一步淡化。从大罗村白族茶文化的变迁中折射出当代民族文化与农业文化遗产的丧失,应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茶作为一种经济植物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不仅因为茶起源中国,更因为中国各民族在茶的使用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茶文化。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茶文化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因此,研究茶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的茶文化及其变迁对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和传承民族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大理州宾川县一个白族村寨——大罗村为例,研究了白族茶文化在待客、婚礼和祭祀方面的变迁。结果表明:①今天蜚声海内外的白族"三道茶"最早起源于长辈对晚辈的嘱托而不是待客。随着时代的变迁,白族茶文化在待客方面经历了一个从繁琐到简化的变迁,这反映了民族文化的不断丧失;②白族的聘礼和婚礼中茶的应用,象征着新人对爱情的坚贞,隐喻着妇女从一而终的道德观念以及多子多福,家族繁盛的愿望,而新婚夫妇敬"三道茶"则表达了新人对长辈的感激。如今的白族婚礼中的茶文化几乎消失殆尽;③茶在祭祀亡灵、本主、祖先和土地神中象征祭祀对象的永恒和死而复生,及其对人们的庇护。虽然村寨中祭祀活动得到了进一步恢复,但其中的茶文化内涵在进一步淡化。从大罗村白族茶文化的变迁中折射出当代民族文化与农业文化遗产的丧失,应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刘珍 《科教文汇》2014,(29):164-165
校本课程是社会文化变迁在学校课程领域的反映,是一种文化开发,需植入文化因子。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既是一项崭新的课程,又是一项个性化的工作,充分体现学校的智慧与特色、精神与活力。文化开发是校本课程的立足点,校本课程的实施应内化成学生的一种文化心理,推动校本课程的持续发展,为学校文化建设奠定深厚基础,使学校文化建设的内容更具有内涵,两者可以互相作用,互相推动。我校根据学校实际,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实施校本课程的文化开发,加强校本课程建设,营造特色学校文化。  相似文献   

18.
赵艳梅 《中国科技信息》2010,(1):201-201,224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教育环境的变化,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具有创新能力和健全人格的人才迫在眉睫。在此情况下,教师的教学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教师教学心理的培养关系教师的职业发展和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认同教育事业心理的培养,适应教育心理的培养和研究教育心理的培养是一个教师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9.
漫谈中国传统生育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广义 《百科知识》2009,(20):50-51
过去,在许多中国人看来,结婚生子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似乎没有什么道理和文化可言。如今,各地积极举办“生育文化节”,提倡婚育文明、共创和谐。到底什么是生育文化呢?生育文化是指人类在婚育繁衍方面所形成的观念、风俗、习惯、道德和制度等的总和。不同时代的生育文化表现出不同特征。与时代发展相适应,人类生育文化也大体上经历了3种类型的变迁,  相似文献   

20.
徐望 《未来与发展》2022,(1):86-89,33
文化消费是中国近年来的热点议题,然而,关于文化消费心理的专项研究尚显匮乏.探析不同消费者群体的文化消费心理,不但具有理论意义,对于文化经营者进行更加精细化的市场定位,优化文化产品与服务供给,亦具有现实意义.首先,探析不同气质类型消费者的文化消费心理和行为特征;其次,探析ABCDE型性格消费者的文化消费心理和行为特征;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