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感谢<小学教学>编辑部的领导与编辑们给我机会,使我能有幸听到特级教师郑桂元"观察的范围"这一课.听郑老师讲课是一个享受的过程,享受着郑老师引领学生展开数学思维活动的美丽,享受着学生在探索道路上演奏出的那种跌宕起伏的旋律.这些享受都源于郑老师的精心设计与恰当引导.郑老师的课在以下三个方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2.
<正>"自读课"是统编教材阅读教学的一个概念,它是与"讲读课"相对而言的。以前的人教版教材称为精读课和略读课。相对而言,现在统编教材的提法更易懂更便于教学,"教读课"是以老师的"教"和学生的"读"为主的课型,这类课文兼具王荣生教授的"定篇""例文"类型文本的特点,老师的教  相似文献   

3.
读杨智慧老师的<让自读课创造性地自读起来>的教学设计后,颇为杨老师高兴.因为这一设计,体现了杨老师的教学追求,展现了杨老师在教学探索的实践中所感受到的愉悦,也展露出了学生们的自读的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前几天,新分配的黄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汇报课。他执教的是小学语文苏教版二年级的上册的一篇童话《云房子》。黄老师首先以谜语导入新课,既活跃了气氛,又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接着老师出示自读提示听课文录音,认读生字词语,扫清了拦路虎,在生字教学中黄老师特别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找小老师来让学生教学生,学生学得兴味盎然,识字的兴趣很高。课上到这里,我们听课的老师纷  相似文献   

5.
学生的自读要有时间保证林振树拜读2004年2月本刊杨智慧老师的教例《让自读课创造性地自读起来》,很受启发。高中时期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培养学生思维的黄金时期。在语文自读课中,让学生创造性地自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掌握鉴赏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是我们语文教师梦寐以求的目标。杨老师巧妙设计自读课流程,规范学生研读方法,都显示出了创造性的教学。但我依然觉得美中不足:学生的自读似乎缺少时间的保证,全体学生的阅读效率可能要打折扣。以《柳毅传》教例,在“自读的点拨”中,杨老师提供给了学生明确的研读方向。1郾文言…  相似文献   

6.
在统编教材"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下,教读课以老师讲为主,自读课让学生自主阅读。教读课教学生阅读方法,自读课则是让学生将讲读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在自主阅读活动中。无论讲读课文,还是自读课文,每篇文章可以教学的内容有很多。如何确定适切的教学内容,充分体现文章的教学价值和教材编者的编写意图,从而教会学生阅读,是困扰一线语文教师的难题。  相似文献   

7.
其一:<柳毅传> 语文教材的课文,有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两种.我以为,自读课文应该是检验教读课文教学效果的主要窗口.我曾在<柳毅传>的教学中,作了一次创造性自读教学的尝试,现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8.
最近读了于永正老师的<教语文,其实很简单>和张庆老师的<语文教学必须倡简>.于老师通过具体鲜活的例子,总结出语文教学要精讲、多读、勤写,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兴趣.张庆老师从"追寻新课程的本质、削枝强干集中目标、三维目标的整合、突出基本教学手段"四方面谈了语文教学要"简".读后引起了自己的一些思考,想与同仁们交流.  相似文献   

9.
2016 年 9 月起,部编版的推行, “教读 — —自读— —课外阅读”三位一体阅读教学体系的建设,无疑提高了自读课在语文课程教学中的地位,自读课是教读课方法的落实与延伸。因而,老师需要重视自读课教学,根据自读课文编写体例的特殊性,笔者以旁批、阅读提示等助读系统为抓手,研究自读课课堂,从真实学情入手,利用旁批提示、模拟旁批、自我评价、课外延伸等对自读课的有效教学进行了探究,从而使学生从自主阅读走向自觉阅读。  相似文献   

10.
语文自读课教学指导湖北枝城市红花职中张祖华叶圣陶先生主张:「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怎样通过自读课文教学培养学生自读能力呢?(一)加强常规教学,培养学生自读习惯。没有自读意识的职高生...  相似文献   

11.
自读课文的教学是从教师讲读到学生独立阅读之间的“桥梁”。语文教学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获得“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自学能力。如果说讲读课为教学生走路,自读课让学生独立走路,那么,课内自读课便起到了“挽”、“扶”的作用。叶圣陶说:“给指点给评说,却随时准备放手,在这上头,教者可以多下功夫。”叶老的这段话对于指导我们学好课内自读课文的启发很大,我们只有在  相似文献   

12.
初中语文教材每单元都安排有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这两种课文之间是怎样的关系?自读课究竟该怎样上?我想,教读课无非是例子。老师“教”学生读课文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总结、归纳这一类文章的一般阅读方法,使他们能运用这种方法来自读教材中的“自读课文”及课外的同类文章,从而逐步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教”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授之以“渔”之后,敢于放手,把读书、质疑、讨论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渔”,把自读课上成名副其实的“自读课”。本着这一目的,我通常用四个步骤来完成一篇自读课文的教学。第一步:通过该单…  相似文献   

13.
张宏 《教育学报》2001,(4):37-37
学校进行常规的课堂教学检查. 我们推开了初三(1)班教室的门,准备听一节语文课. 王老师讲的这一课是歌剧<白毛女>的选场,这一节是第二课时,从王老师的导言中得知,第一课时学习了知识短文<谈谈戏剧文学>,学生自读了课文.这节课上,王老师先提问了知识短文中的几个问题,然后,让学生分组准备分角色表演第一场.  相似文献   

14.
<语文建设>2009年第1期刊发了程永超老师的<<<论语>选读>也可以如此教>一文.程老师根据<<论语>选读>教材的编写体例,提出了"主题型教学法";并以<中庸之道>为例,介绍了这种教法:教师在确立课文主题后,按照"何谓中庸""中庸如何""如何中庸"的顺序教学,引导学生理解"中庸之道"的定义与原则,并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认识生成践行中庸的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15.
本针对目前自读课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自读课教学贵在引导学生自读的道理,探讨了自读课教中怎样培养学生自读的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16.
喜读一份来自大洋彼岸的课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帆老师的<荔枝蜜>教学实录是一份插上翅膀的课例.读着读着,便不知不觉地被带到大洋彼岸加州一所规模不大、学生人数不多、教学质量不差的旧金山林肯高级中学.观赏一堂华语家常课.老师教的却是我们大家十分熟悉的杨朔的散文<荔枝蜜>.  相似文献   

17.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各单元的安排是先"教读课",后"自读课",其主要目的是体现语文教学循序渐进,学以致用的过程.如果说"教读课"的教学是让学生"学会"、"学懂",那么,"自读课"的教学则是让学生"会学"、"会用".  相似文献   

18.
听过支玉恒老师上<放弃射门>这一课.支老师坚持"用教材教"的教学理念,充分利用文本,启发学生涵咏、思考、体悟,并循着学生的学习思路,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适时点拨,巧妙引号,使课堂教学在动态变化中生成,把学习活动从一个高潮引向另一个高潮,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9.
很多教师在古诗的教学中往往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古诗结构严谨,含义深刻,教学中教师会大费口舌讲解历史背景,逐字分析诗句意思.经常是教师主动地讲,学生被动地听,无法体现新课程理念.不久前,我听了王自文老师教学的<古诗二首>,王老师的新型上法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我在写景古诗的教学中,先引导学生找出诗中的景物,再找出景物的颜色,然后抓住重点字词读活画面.这样的古诗教学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学生学得主动,教师教得轻松.现就以(望天门山)一课的教学为例,略述一二.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通过对肖培东老师的《美丽的颜色》一课进行案例概述和案例分析,发现肖培东老师的自读课教学艺术特点为以下四点:以学生为主,设置有效的课堂"主问题";真诚具体及时的教学评价;落到实处的朗读指导;对授课文本内容的准确把握,这对如何教自读课具有非常重要的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