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将历史解释定义为:“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史料选取是历史解释的基础能力,逻辑推理是历史解释(分析与评判)的关键能力,史观运用是历史解释的重要方法,三者的融合最终具备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是提升历史解释素养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2.
<正>历史解释是历史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之一。对于历史问题的理解,不能停留于浅层次的事件解释,而是要深入分析史料,从理性分析、客观研判中获得对历史问题的深层解读。这就要求我们要依托历史问题,让学生从时空观念、史料证据层面有意识地思考、辨析历史事件、现象之间内在的因果关系。事实上,对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并不是面面俱到讲故事,而是融入理性的辨析。本文以“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一课为例,试说明如何通过问题引领渗透历史解释素养。  相似文献   

3.
<正>思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对于身心均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的初中生来说不言而喻,这在多学科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中均有涉及。如何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历史课堂的思辨能力,笔者认为其核心要义需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如在“史料实证”方面要强调“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史料努力重现历史”;涉及“历史解释”则要求“以史料为依据,客观地认识和评判历史”。可见,学生历史思辨能力的培养需要依托史料,来辨别证据、评估论点,进而提高自身的思考能力。  相似文献   

4.
历史解释是诸素养中对历史思维与表达能力的要求,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体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中将历史解释素养定义为:"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可以说,一个合理的历史解释是建立在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以及辩证、客观理解历史事物基础上的。然而,无论是对史...  相似文献   

5.
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重要的核心素养。历史解释对历史教学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历史教学价值是通过历史解释而实现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要通过历史解释而达成,历史学科能力经由历史解释而来。研究认为,历史教学培育历史解释素养的路径是:着眼于关注现实的问题分析能力,着力于史料理解和运用能力,着重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6.
<正>《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1]从定义看,构成科学的历史解释需要史料实证、历史理解与分析评价相结合。可信的史证是历史解释之基,严谨的逻辑是历史解释之器,多元的史观是历史解释之魂。[2]笔者试以《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为例,以初高中衔接、史料实证、历史理解与分析评价为抓手探讨培育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正>统编版教科书从编写体例到功能性栏目的设置,无不体现、渗透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是诸素养中对历史思维与表达能力的要求。朱汉国先生说:“想更好地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历史解释,必须要厘清历史解释的两个关系:第一,历史叙述与历史解释的关系;第二,历史解释与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的关系。”追寻朱汉国先生对厘清历史解释两大关系的思考,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8.
<正>《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建构历史解释,其内容包括确定史实、叙述经过和结果、分析原因和影响、揭示经验和教训等。历史解释素养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对历史思维和表达能力的要求,是衡量学生对历史的理解水平,判断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标准。民国国学大师傅斯年提出:“史学便是史料学。”[1]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始为学生开辟更广阔的学习空间,立足亲历者视角的历史解释教学理念应运而生。历史解释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培育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就必须注重史料的全面性和完整性,引导学生站在史事亲历者的角度对历史事件作出客观、理性的评议和分析。现以统编教科书“唐代藩镇”内容为例,尝试从亲历者视角接近历史本相。  相似文献   

10.
<正>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高中历史教师需要将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放在重要位置加以培养,让学生通过历史解释过程完成史实解析,触摸真实历史,形成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正>一、教学背景分析1.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其中,“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客观地认识和评判历史的态度和方法”。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素养。历史学科兼具逻辑性和人文性。五大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是基于历史演进的逻辑,  相似文献   

12.
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历史解释不能凭空产生,应以史料为依据。培养历史解释素养的切入点是积极开展史料研习的教学活动。在选择、运用和解读史料的时候,必须审慎、缜密和严谨,不仅要关注证据的真实性和可信度,还要关注证据的指向性和解读度。围绕史料设计的问题要准确,具有启发性、层次性;要面向全体,符合学生实际。  相似文献   

13.
<正>历史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历史教学中要指向核心素养,积极探索各种教学策略,促使学生在积累历史知识的同时掌握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本文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一课为例,探究历史教学中如何基于核心素养设计新颖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感受历史的魅力,体会历史的厚重感。  相似文献   

14.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逐步 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 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包括唯 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历史教育的重要目的是让青少年形成历史素养,学会借鉴前人 成功的经验和吸取失败的教训,正确理解现实和思考未来。  相似文献   

15.
一、"元认知"理论与"历史解释"实践。按照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定义,"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如何认识历史解释?一般地说,一切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我们要认识到:第一,所有的历史叙述都包含史实和解释两个部分;第二,对同一历史事物的叙述会有不同的解释。学会历史解释是一种综合的理解能力与运用能力,另外四个历史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家国情怀一一的实现其实都有赖于历史解释的合理运用,换句话说,历史核心五大素养中关于运用的要求,都可视为历史解释。因此,学会历史解释是历史学习的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9,(90):131-132
2017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要对历史做出客观评价说明,就需要学生广泛研读史料、用理性思维方法才能准确得到客观正确的历史解释。本文主要探讨在历史解释视域下,通过补充历史材料,进行课堂阅读教学,从而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基本素养。  相似文献   

17.
<正>《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1]可见,历史解释以真确的“史料”为出发点,解释过程中隐含了解释者的“态度”“能力”与“方法”,而能否做到“理性”和“客观”则是评判历史解释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准。笔者通过对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第45题的赏析,探寻以历史解释为接榫口的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路径,打通“教”“学”“评”之间的脉络,  相似文献   

18.
<正>历史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做出历史解释的过程。2017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辨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1]据此可知,历史解释要求学生基于史料,描述历史、解释历史,从而理解历史。历史本身是死的,但却因解释而有活力,历史之所以常讲常新,  相似文献   

19.
史料实证是建构历史解释和历史认知的关键能力与核心路径,同时也彰显历史学科本质特征与其治学方式,其意义阐释要求学生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在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中,史料实证是最能体现出学生对历史知识掌握熟练程度的一大素养。对历史的了解和论证必须以可信的史料为基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每位学生自身历史知识的储备、阅读水平以及理解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成为广大中学一线历史教师迫切要解决的一个问题。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要注意甄选史料,了解历史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史料,理解历史叙事;利用史料,解释历史观点。本文以人民版"戊戌变法"一课为例,结合教研反思谈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20.
文章首先分析了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具体内容,然后提出了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即全面客观思考,培养学生历史唯物史观;绘制时空连线,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合理引用史料,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精神;以史料为据,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结合学生实际,培养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