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教育走向生命课堂的策略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生命课堂的基本理念 生命课堂是以关注人的生命价值、促进人的生命发展为指归的社会实践活动,它不仅仅是一个认知性的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过程,更应该是一个促进完整的人的生成与生长的过程,是一个个体生命潜能多方面得以彰显、丰富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陆莉萍 《上海教育》2009,(13):55-56
课堂是富有活力、师生共同构建的生命课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在“生命”型课堂中,教学要求我们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树立“人是教育的出发点”的观念和“教育的起点是人的生命”的思想,将课堂教学视为人的一次生命之旅,师生共建知识交往的场景与平台,让知识教学充满生命对话、交流的活力与魅力。  相似文献   

3.
<正>【案例背景】生态课堂这一理念衍生于生本教育理念,其基本内涵是把课堂教学当做面向人的生活世界,创作一种人的生命存在,促进人的生命万岁发展,提高生命质量。我校于2013年把"生态语文"课堂作为教改方向,目的就是通过"三多""三练""三需",建设体现出"生活""生动""生命"作为生态课堂基本特征的高效课堂。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4.
《汉语词典》将活力解释为:旺盛的生命力,意为身体或精神上的力量或能量。课堂是一个促进人的生命不断获得发展的重要场所。刘济良教授倡导的生命教育和郭思乐教授倡导的生本教育均体现一种以人为本的思想,追求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5.
教育是人的精神生命活动的过程。新课程强调教学的最高宗旨就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尊敬每一个生命的成长,尊敬每一分钟生命的发展。而课堂是学生发展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生命实体是教师和学生,所以,我们必须把课堂作为一个“生态系”,努力打造“生态课堂”,营造一个自由、和谐、富有个性的、独立自主的、有利于人整体生命投人的学习生态环境,调动师生自身的一切,去不断地创造自我、  相似文献   

6.
现代教育理念提出:"要关注人的生命。"因此,在语文课堂上,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生态评价环境,以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课堂上,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运用有效的评价手段,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调控、诊断等功能。如何把握课堂评价的精髓,发挥课堂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我想,评价有法,但无定法,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既关注共性,又关注个体;既关注学业成绩,又  相似文献   

7.
董丽玲 《考试周刊》2013,(9):177-178
<正>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因而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理应关注"人"的发展,善待生命的自主性、理解生命的生成性、尊重生命的独特性、发掘生命的创造性,理应让孩子们的兴趣和向往、生活和理想、生命和创造都在生机勃勃的课堂环境中焕发出来。这样的课堂实质上就是生命化课堂,生命化课堂正是以促进学生生命多方面发展、课堂教学具有生命教育理念、教师关爱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和提升学生生命价值的一种新型教育理念。在这一方面生命化课堂  相似文献   

8.
人的发展是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如果把生命看作是一个自然的发展过程,每一个生命个体的身心自然发展都具有连续性;但就局部生命发展的某一方面或某一阶段而言,在精神生命的发展之中,往往受危机、挫折等一些非连续性偶然事件的影响,使生命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四句话——依靠人是发展的根本前提,提高人是发展的根本途径,尊重人是发展的根本准则,为了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要想在课堂上践行以人为本,必须尊重人的需求、人的生命和人的价值,创建生命课堂。  相似文献   

10.
一、教育——生命运动的加油站以人本主义的理念看“,教育”是每个人的一种独立的生存方式。它既是源于所有个体生命发展的最原始的共同需要,也是每个个体生命成长的最具个性的特别需要。可以说“,教育”不仅具备提高人的生命价值与生存价值的意义,而且具有创造人的社会生命与精神生命的意义。所以“,教育”不仅是让人获得知识的过程,也不仅仅是将“自然人”改变成“社会人”的所谓促进人的社会化的过程。它的更重要的功能是促进人的生命的发展,既要发现学生的个性和天赋,并予以培养教育,又要注意保护学生其他一切生命能量,使其能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黄宗华 《教育》2007,(12S):62-62
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尊重人、关心人、发展人,提高人的生命价值。教育要体现“人本理念”,就要关注个体、尊重生命,其最终落脚点是促进师生与学校的和谐发展。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是直面生命和提高生命价值的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12.
生命教育是关注人生存能力,促进人和谐发展的教育。人的和谐发展主要包括人自身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将生命教育融入生物学课堂就是以学生和谐发展为目标,促进学生将生物学知识、技能转化为受用终身的生命行动的指导力量。生物学是生命教育的良好载体,学生在学习生命原理的同时,感知生命现象,感悟生命原理,  相似文献   

13.
生命课堂是在以人为本思想指导下,努力实现人的发展之目标的一种教育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为阵地,以促进学生生命健康、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的而开展的人与人之间的充满生命活力的思想、文化和情感社会交流活动。一、生命课堂的溯源生命课堂的理论依据主要是"人本主义""建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哲学理论关于教育问题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生命课堂"关注人的生命价值,倡导让我们的课堂回归生活、属于生活。它要求教育提供给学生顺利成长与发展的土壤,要求教师的教学成为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中心的育人行为,使课堂充满学生的情感、智慧、人格成长的阳光雨露,最终让课堂成为师生生命的绿洲。一、"生命课堂"的基本理念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 “生命课堂”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课堂模式。它是以人的发展为本的课堂,倡导以生命为起点,发展生命,完善生命,以提升生命质量与意义为宗旨的新型教育。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促进学生生命发展的角度出发,关注学生的活动,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现代教育理念提出:"要关注人的生命。"因此,在语文课堂上,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生态评价环境,以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课堂上,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运用有效的评价手段,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调控、诊断等功能。如何把握课堂评价的精髓,发挥课堂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我想,评价有法,但无定法,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既关注共性,又关注个体;既关注学业成绩,又  相似文献   

17.
教育是什么?也许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视角作出不同的诠释,但从教育的原点思考,教育应当是关爱受教育者生命发展的事业。教育的真义是培养人,促进人的发展,领悟生命的真谛,追求生命的意义。打造生命课堂,激发生命活力是新课程背景下学校教育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改革的基点在于课堂,没有课堂教学的改革和进步,新课程理念就无法落到实处。语新课堂教学不仅是科学更是艺术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人的;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载体,更是生命交融的美的情境。当教育进入了一个高度关注人的生命发展的新世纪时,作为融32具性与人性为一体的语课堂,需要教师不仅只关注学生的知识获取,还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呼唤人关怀,唤醒学生的人需要和人追求,培养学生基本的人素养,促进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让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到尽情的释放。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背景下,生命教育融入中职音乐课堂中是重要课题。在开展中职音乐课堂过程中,始终需要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将生命教育功能贯穿其中。为了解决我国在音乐教育中的问题,使其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必须回归其生命化,构建生命化的音乐教育并以生命化的理念开展音乐教育。相关教师要注意对传统文化中的生命教育元素充分挖掘,对生命价值充分展现,有效激发生命潜能,促进中职学生良好品质培养。本文就此对生命教育融入中职音乐相关内容进行论述分析。  相似文献   

20.
试论生态课堂及其构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现代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要求教师和学生都回归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教育应循着人的素质出发,充分发掘和调动人作为生命个体应有的人性、灵性,不断开发人的大脑和智力潜能。在这样一种现代教育理念引领下,课堂教学应该成为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提升学生生命质量的过程,课堂应该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地方、教师专业成长的舞台。以生态学的理念创设的富有生命气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