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3 毫秒
1.
以虚拟交往中使用的网络语言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具体的网络语言的内容、形式、特点进行简要分析,进而探讨网络语言与网络文化的关系。我们认为,网络语言是网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网络语言受网络及网络文化影响;另一方面,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网络文化。因此,理解网络语言需要将其置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中。  相似文献   

2.
网络语言作为人们相互交流的新型工具,不断有网络新词和网络新语出现,并呈现出自身鲜明的特点。网络语言文化是因为网络语言自身的特点、通过网络词语的发展创新呈现出来的,呈现出了文化的创新性和其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网络语言作为人们相互交流的新型工具,不断有网络新词和网络新语出现,并呈现出自身鲜明的特点。网络语言文化是因为网络语言自身的特点、通过网络词语的发展创新呈现出来的,呈现出了文化的创新性和其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4.
自上世纪末以来,一种新兴的网络语言掀起了一场奇特的网络文化——"囧"文化,并由虚拟的网络走向了现实生活。"囧文化"是指因"囧"字的流行而产生的一种网络语言文化。由于那些五彩缤纷的网络词汇的大量涌现,网络语言正朝向一种文字符号化的方向迅猛发展,显示出了独特的价值与意义。随着一系列新词汇的出现,不仅网络语言体系自身得到了丰富和完善,而且对传统语言系统也是很好的补充和有益的建构。  相似文献   

5.
汉语网络语言研究的回顾、问题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阅读分析1994年以来发表在CSSCI来源期刊上的有关汉语网络语言研究的论文,我们认为汉语网络语言的研究经历了从网络语言本体(包括网络语言的性质、词汇、句法、修辞特征等)和网络语言的规范以及对待网络语言的态度问题,逐步拓展到网络语言与语文教学、网络语言与当代社会文化、网络语言与网民的社会心理特征、网络词语及其意义生成的认知机制等的过程.在分析当前研究不足的基础上,我们提出汉语网络语言研究今后应该注重汉语网络词汇和句式产生的理据研究,汉语网络语言与其他网络语言的比较研究以及尝试建立汉语网络语言学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网络语言:现代与后现代的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信息时代网络社会中的一个必然现象,网络语言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是件好事。如何认识、如何看待网络语言是网络文化建设的一个基本前提。不同文化环境下网络语言有着很大的悬殊,这种悬殊其实体现出网络语言作为后现代的审美和现代语言的文化冲突。要解决这一冲突,当前网民必须过好三大关:技术关、语言文字关、传统文化关。  相似文献   

7.
中国网络语言中的英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萍 《巢湖学院学报》2005,7(2):140-142
自从中国的互连网得到迅猛发展以来,网络语言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人们的生活.网络语言既是网络文化的产物,又是网络文化的载体,对于网络语言的了解会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网络文化.由于英语是全球计算机通用语言,中国的网络流行语言与英语无疑是紧密相关的,它丰富了汉语,使汉语具有了更强的张力和包容性.本文把中国网络英语分为两类,翻译词和直接使用词,并从语言学和翻译的角度,总结了中国网络语言中英语的特征和翻译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网络语言是指因网络诞生而逐渐发展起来的语言类型.网络语言简短、贴切、直接并富有趣味性.网络语言的形成和传播速度惊人.网络语言不仅应用于网络交流,也会作为语言习惯渗透到日常交流中,因此,需要对网络语言进行调控和正确引导.网络语言的发展只有以民族文化为背景,以正确意识为指导,才能实现语言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得网络语言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网络文化体系,该体系对大学生的思想影响力非常高,深受大学生的认可,但是这种影响并非绝对的积极影响,因为网络文化的复杂性使得网络语言对大学生的思想影响既有积极方面也兼具消极方面,这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对网络语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中渗透与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与网络的普及,催生了网络语言.网络语言是网民的专业语言,有着新、活、杂等特点.网络语言的构成类型可概括为缩略型、谐音型、符号型、旧词新解型等几类.平等自由的网络文化,网民在现实中的压力和工作倦怠,收费性上网和打字速度的要求,这些是造成网络语言出现的客观和主观上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规范的语言是文化传统得以维系、传承的重要基础。网络是一个平民化的交际舞台,它为不同阶层的网民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空间。网络语言不是一种非正式的语言,由于姿势、表情、声音等缺失,使它的语言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而网络语言的使用者多为35岁以下中青年,新兴的词汇和不规范的语法,经常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因此十分必要对网络语言发展进行引导规范。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倡导动态观念,树立多层标准等等。  相似文献   

12.
网络聊天的语用和文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网络聊天过程中产生的聊天用语,在综合或颠覆传统的口头用语和书面语的过程中,自成一套新的语用规则。网络催生的新型聊天语体与传统语体规范的差别和其语用特点主要有:网聊心理自由;语境的约束小;语体混杂;以别出心裁的新奇怪异为时尚;易变不稳定性。在网络媒体带来的社会变迁中,网络聊天对日常人际交往的过程、方式和交谈内容的塑造和改变表现在:网聊成了青年一代宣泄情绪,沟通思想的主要渠道之一;成为时尚的生产者;以易变不稳定的时尚文化构成当今文化的常态。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和交流方式。本文阐述了互联网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和作用,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对英语教学的影响,它对英语教学改革将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李琛琛 《科教导刊》2020,(3):111-11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我们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大学外语教学带来新的契机.但只有将"互联网+"合理地运用于大学外语教学中,才能真正提高大学外语教学的质量.本文重点研究"互联网+"给大学外语教学带来的机遇,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大学外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策略,旨在为大学外语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参考,进而培养出外语知识丰富且能熟练运用互联网技术的复合型外语人才.  相似文献   

15.
网络时尚语言作为时尚化的一份子,在用语上有着自己的选择方式。章通过分析网络时尚语汇的内部组成方式,揭示出时尚用语的特点,而网络时尚用语的这些特点又是心理需求、化元素、传播介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汉英在网络上的变异及其原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1世纪是网络时代 ,网络已深入并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拿语言来说 ,网络语言与现实世界里人们使用的语言有着很大的差异。本文先提出并回答网络语言是语言的变化还是变异 ,然后对网络上的词汇变体进行归类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王丹 《教育科学》2007,23(2):18-21
21世纪是网络与网络文化高度发达的世纪。但是,人类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捷、高效的同时,网络成瘾对社会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学校教育在网络成瘾问题中负有不容推卸的责任,问题的根结在于学校教育中网络文化更新功能的缺失。其原因可从网络文化本身和学校教育两个方面加以解释。在笔者看来,戒除网瘾的最佳办法就是给青少年学生进行免疫预防——在学校教育中对网络文化进行不断更新。  相似文献   

18.
网络语言是汉语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环境下的变体,是汉语多样化发展的表现。它使用的词汇构成独特,受社会约定的程度较低,表达上口语化与简约化,应用上方便、快捷。随着网络语言进入日常生活和课堂,势必对语文教学产生影响。语文教育工作者对网络语言应有科学的认识并担负起引导学生运用网络语言的责任。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与西班牙语国家的对外交流的增加,以及同时期因特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如何在西班牙语学习中应用因特网技术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本文对于因特网在西班牙语学习中运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了分析,进而介绍了因特网上主要的西班牙语学习资源,最后,总结了因特网在西班牙语学习中运用的主要方式,以期对在中国学习西班牙语的学习者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刘鉴莹 《海外英语》2014,(7):118-119
The internet catchphrases as products of modern science and networking technology is taking advantage of popular culture trend of development produced one of the emerging mass culture forms, it shows more direct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 so the Internet Language is an art form with strong medium characteristic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However, owing to the rich soci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the strong language features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the Internet Catchphrases' translation has been very tricky. The paper deems that the network popular words in English translation should take into account their context factors such as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tap their particular semantic connotation, and at the same time consid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nguage itself, to make the graceful bearing of graphics primitives. This article by analyzing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twork buzzwords, describing the translation of its main guidance theory, and citing the prevalence of some words on the network analyzes and compares their various English translation methods to analyze a number of English translation skills and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