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以济宁职业技术学院眼视光技术专业行业企业参与高等职业院校教学为例,初步探索行业企业参与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的可行性模式。通过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共同培养能够在生产一线从事生产、管理、服务的技术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通过合作,使企业得到人才,学生得到技能,学校得到发展;从而实现学校与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双赢结果。为其他高等职业院校行业企业参与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提供范例。  相似文献   

2.
在智能制造背景下,新一代数字技术与工业生产深度融合,实现了生产高度数字化和智能化,催生了企业对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的新需求,构建职业教育教师实践共同体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保障。教师实践共同体通过深入企业实践、传承经验智慧、倡导合作共赢,有助于提升教师行业经验和实践能力,实现教师快速成长和身份认同,形成教师共同信念和发展愿景。本文在审视职业教育教师实践共同体发展困境的基础上,从跨学科教师合作、教师企业培训、教师评价等提出构建策略,形成多学科合作、培训形式多样、评价体系完善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  相似文献   

3.
芬兰区域创新体系通过由多科技术学院、科研机构、当地产业群以及当地政府形成的网络实现了专业知识与技术的高效流动和创新。多科技术学院主要承担着创新促进者的角色,通过与企业联合制定课程、为学生提供职场实践学习、制定基于项目的毕业设计以及共同承担应用型科研任务的模式促进了知识在学校与企业间的转换,从而实现了新理念到产品的转换。此外,该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就业率较高,大多数学生获得了稳定的全日制工作并且可以将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企业对多科技术学院授予的学位也表示了认可。  相似文献   

4.
校企合作利用校内实训基地资源开展员工技能培训,可以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实训设备和师资技术力量优势,又能提高企业员工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实现校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高职院校应贴近企业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教学方法以及组织管理形式,从而提高员工技能型培训水平和效果,实现校企共同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现代学徒制是当前国际公认的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的主导模式之一,它把职业院校与企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打通和拓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成长通道。在财会专业采用现代学徒制对于出纳岗位职业素养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教师、企业师傅与学生共同参与到实际工作情境中,实现相互提高和促进,学生能够展现其所学以及实现人才培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水平,实现巩固学生专业思想、缩短企业培养时间的目的,宠物养护与疫病防治专业实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校企共同招生,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教学活动。通过现代学徒制实践,高校改善了教师队伍,拓宽了培训领域,提高了学校竞争力;企业也储备了人力资源,获得了优质劳动力;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提高了学习动力,增强了实践技能,最终形成校企生三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7.
“国家技能资格导航计划”应时而生时下,有两个看似矛盾的问题分别困扰着劳动者和企业:有许许多多的劳动者等待就业岗位,同时,又有众多的企业招不到技术工人。其实,这两个问题的本质都指向了一个共同的因素——技能。劳动者找不到工作是因为缺少技能,企业招不到技术工人实际上是招不到具备合格岗位技能要求的工人。要解决这个矛盾,实现劳动者和企业的对接,技能自然就成了解锁的钥匙。2006年1月27日,劳动保障部正式印发通知,决定于“十一五”期间组织实施“国家技能资格导航计划”。该计划提出,围绕实施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农村劳动…  相似文献   

8.
通过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共同确定专业课程体系,融入行业(企业)职业标准,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实施"订单培养、双证融通",实现了高职人才培养规格与企业需求的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上面临着严重的技能短缺问题。从供给角度看,学校职业教育中企业参与性不足和企业激励机制的缺乏是影响技能供给不足的最主要原因;从需求角度看,"学术至上"的传统观念与职业教育投资收益的低回报和企业低成本优势策略的选择弱化了技能的需求。由此得出,我国当前面临的技能短缺问题不仅是一个技能供给不足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技能需求不足的问题。因此,要破解我国技能短缺问题,学校职业教育应从实现校企深度融合着手,企业培训应从完善相关培训制度着手,实现两者的共同治理。  相似文献   

10.
由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同组建、共同管理"厂中校",是实现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条有效路径,能有效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实现工作与学习的融合、技能与素养的并重。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环化工程学院"厂中校"的教育教学实践,将其单一的教学功能,拓展为具有教育培训、师资提升、资源整合、技术研发、专业定位、文化对接等综合功能的平台,丰富了"厂中校"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高职高专院校应根据企业需要重构动物细胞培养技术课程体系,保证学生校内学习实验技能与工作岗位所需技能的一致性,同时应采取顶岗实习、订单培养、合作发展联盟等措施,强化学生实践技能,为学生就业拓宽渠道,并通过选派专业课教师到企业实岗锻炼,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等方式,实现学校与企业合作的"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12.
在推进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与产教融合战略背景下,中国特色学徒制与实践教学体系相互协同、交互耦合,共同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推动职业教育体系的持续创新与发展。以制定统一的人才培养目标缓解人才供需矛盾、以设计共同的教学内容契合产业发展需求、以构建协同的教学管理机制保障技能人才成长、以建立合作互补的师资队伍支撑人才培养质量,可以实现中国特色学徒制与实践教学体系的耦合。然而,职业教育在实践发展中面临着企业参与和合作意愿不高、教学内容标准缺失、教学管理软硬件保障不足、专业型教师缺乏等困境。通过协商共建人才培养方案、协同共研教学内容、共建共享数字资源平台、互聘共用“双导师”队伍,可以有效促进中国特色学徒制与实践教学体系的耦合,从而助推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产教融合战略的顺利实施和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人才是提效之根、强企之本、发展之源、和谐之水。城西供电分公司积极践行国网公司"四个创新""五个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型人才为重点,通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制定技能人才培养规划;推行技能导师制度,选拔优秀专家担任技能导师,通过"师带徒"一对一的强化训练,有针对性地滚动开展固强补弱培训;以技能竞赛和技术比武活动检验技能人员培养成效,助推技能人员快速成长。进而打造一支能够肩负历史使命、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为公司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的办学方向,学校建设中的人才培养、课程与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社会服务与辐射、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都离不开与企业的合作.只有搭建好校企合作这个平台,专业改革与建设工作才有落脚点,高职教育才能实现自己的使命.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在与企业合作中,探索出一条"校企共同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教学基本建设、共同进行实践教学管理、共同完成岗位技能考核"的"五同"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5.
陈柳艳 《高教论坛》2022,(12):98-100
职业教育体系中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互相依存,共同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当下,在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存在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缺乏衔接、课程体系缺乏系统化、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以服务终身学习,构建“育训一体”多元合作平台;连接职前职后,建设“育训一体”多元课程资源;融合线上线下,探索“育训一体”多元联动教学,实现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与企业用人需求的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不断修订,从而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针对毕业生实践技能不足的情况,根据专业岗位方向,进行专业核心课程整合,加大教学中的实践环节比例,通过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从而解决企业用人与毕业生实践能力不足的难题。  相似文献   

17.
提升职业院校技术技能积累能力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需要。技术技能积累能力是职业院校将技术积累进行有效转移、转化和整合而形成人才培养要素的能力,是在与企业深度合作基础上,职业院校自身能力不断演化的结果。这种能力的形成以校企合作为载体,通过行业企业技术创新转化与职业院校技术创新发展两条不同的机制在互动过程中实现。我国应提升职业院校技术技能积累能力统筹建设水平,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加强技术技能积累组织建设,优化技术技能积累机制,推进综合评价改革等,助力职业院校有效提升技术技能积累能力。  相似文献   

18.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深化校企合作,与企业成立冠名制的开山学院,并积极探索“政府牵头、行业参与、学校主导、企业主体”的校企合作新模式,破解当前校企合作面临的困境,建立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校企合作新机制,校企共同培养区域经济发展用得上、产业转型升级留得住的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9.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与五粮液集团宜宾普什模具有限公司深度合作,由企业成立模具教学事业部,校企共同制订并实施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基于模具产品"真实生产过程"的"2+1+假期"的"工学结合、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合作办学、合作育人的良性机制;通过教学事业部对接行业职业岗位技能要求,融入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实施教学、考核与管理,有效提高了学生技能水平与职业素养,研究、探索并实践了校企合作运行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20.
巴陵石化公司坚持把加强职工文化建设作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落实组织到位、制度到位、考核到位,搭建思想教育平台、文体活动平台、职工读书平台、技能提升平台,促进了企业稳步发展、企业文明建设和职工素质提升,实现了职工与企业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