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语言习得的过程中,母语迁移是一种普遍现象,其影响可以从它在习得中的形式、内容、过程来研究和分析.母语和目的语的相似性与相异性及母语句式或用法的泛化导致迁移.对比分析理论认为,语言迁移是语言学习过程中影响语言学习的主要因素.在二语习得领域,中介语的研究始终倍受关注,研究发现,语言迁移与中介语有着密切关系,本文将就语言迁移对中介语形成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中介语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中的重要概念,语言迁移与中介语关系密切,语言迁移的双向性对中介语的概念和模型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文章从中介语的定义阐明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的中介语应包括汉语中介语和英语中介语,并根据语言迁移理论中迁移方向的双向性,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其中介语更复杂,应该包括受汉语中介语对英语正向迁移而产生的英语中介语和受英语对汉语影响而产生的汉语中介语,进而引起了中介语模型的改变。  相似文献   

3.
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必然受到其母语的影响并形成一种既不同于其母语又不同于目标语的一种被称为"中介语"的特殊的暂时语言形式.这种暂时的语言形式将不可避免地出现在翻译教学中,成为学生学习翻译一个必不可少的阶段性语言,产生出正面和负面的双重教学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注意中介语现象,分析并归纳中介语对翻译教学的影响并利用中介语研究以促进翻译教学.  相似文献   

4.
中介语理论将二语习得的着眼点从最初的母语与目的语的差异到后来的语言自身功能系统,转到目前的学习者语言系统这个动态过程。这一过程,不仅建立在学习者所掌握的对目的语有限的知识的基础上,而且还包括对本族语知识的认识。它是第二语言学习者创造性地建立"特有的一种过渡语言系统"。文章通过对二语教学中中介语类型的初步分析,提出了二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重要性,尤其是其中影响语言深层结构的隐性文化对提高二语学习者的中介语水平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介语也叫过渡语,是一种介乎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变体语言,它 是一种发展中的语言系统;中介语产生的手段、特点及具体形式都 反映了学习者在习得第二语言过程中的心理过程;本文通过对中介 语的研究,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应使学习者尽快减少母语干扰,缩短 中介语与目的语的距离,以便准确、快速地掌握目的语。  相似文献   

6.
应用语言学界和语言教学领域关于母语对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的影响一直有着不同看法.20世纪60年代,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外语学习只是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接受 "刺激-反应"从而形成第二语言习惯的过程.该理论认为母语在课堂上的使用会剥夺学生接受第二语言的输入机会.20世纪70年代,语言大师Chomsky 对行为学习理论进行了抨击,认知心理学理论逐步取代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重新评价了母语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的作用.随后,教学中的"语码转换"受到各国语言学家的极大关注.他们认为,课堂语码转换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输入.从现实意义的角度看,英语课堂的英汉语码转换有如下四个功能:促进教学;填补"词汇空缺";元语言功能;辅助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7.
韩玉雪 《现代语文》2007,(11):95-96
中介语(interlanguage)又称过渡语.这一术语最早是由英国语言学家Selinker1972年在其论文中首次提出的.中介语是一种独特的语言体系,它既不是母语也不是目的语,而是一种过渡语,是学习者在学习新语言时创造性使用的一种语言,即学习者利用已有的母语(NL)和目的语(TL)的有关知识不断借助假设-验证手段对现有中介语体系进行补充和修正,使这一体系循序渐进地向目的语靠拢.  相似文献   

8.
从语言迁移看中介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介语与语言迁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语言迁移研究是中介语研究的重要内容和聚焦点。如何利用外语学习者母语知识,促进正迁移,减少母语的干扰,消除母语负迁移,是值得教师研究的课题。教师对外语学习者中介语及其错误应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同时还要利用各种手段,防止外语学习者中介语出现僵化现象。  相似文献   

9.
一、中介语理论及其意义   美国语言学家塞林克于1969年提出中介语的概念.1972年在其著名论文《中介语》中提出的中介语假说--“试图探索第二语言习得者在习得过程中的语言系统和习得规律的假说”.中介语这一概念实际上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指学习者语言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的静态语言状况;第二层意思是指学习者从零起点开始不断向目的语靠近的渐变过程,也就是学习者语言发展的轨迹,这个过程是动态的.  相似文献   

10.
根据传统的行为主义理论相关知识,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是克服母语影响形成新的语言表达方式的过程。由于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受多方因素影响,母语迁移现象对于二语的学习具有较为显著的积极作用。母语作为一种"调解"与"借用"方式,为学习者的二语学习提供了宝贵的基础资源。笔者针对母语策略在二语中的积极作用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并对具体的迁移应用策略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中介语是一种在结构上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语言,对语言学习者有着正面和负面双重的影响。以中介语理论为基础的错误分析理论是应用语言学的前言,它的研究成果体现了对学习者语言系统的重视。本文对中介语的偏误分析并对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浅议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的中介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介语”是美国语言学家LarrySelinker创造的英文词汇。“中介语”是第二语言的学习者自己建构的语言系统 ,这个系统一部分来源学习者的母语 ,一部分来源于学习者所学的目的语。中介语是在两种或多种语言同时发展中各种语言得因素互相作用的 ,独立于母语和目的语的产物。它是学习者在学习新语言过程中所使用的过渡语言。遵循一定的规则 ,它能帮助我们找到学习语言的规律。中介语的概念给二误习得的产生做出了总体的解释。本文旨在谈谈笔者所认识的“中介语”。  相似文献   

13.
中介语是用来描述介于二语学习者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一种不连续的语言体系.英语学习者的早期中介语中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错误,或诸多不确切、不妥当的言语现象,称之为拙涩言语现象.该现象主要可从语言意识差异、句法取向差异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中介语是介于二语学习者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语言系统。而翻译是学习者母语、目标语和中介语言相交的重要研究领域。文章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中介语词汇语法等各方面对翻译有很大的影响,进而提出相关的策略来指导教学  相似文献   

15.
中介语是二语习得过程中形成的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过渡性语言系统,是二语习得必经之路。本研究通过分析中介语的系统性、可变性和石化性等特点及中介语产生的根源,指出在外语教学中应正确处理学习者的语言错误、正确把握可理解性的和高质量的输入、尽量多为学习者创造实践的机会等途径,以促进中介语尽快地、顺利地向目的语靠拢。  相似文献   

16.
中介语(interlanguage)是外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不同于母语也不同于目的语的一种非联续性的语言体系,是目的语学习者尚未掌握所学外语之前的过渡性语言状态.大学英语学习者在中介语中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不地道的语言现象,也就是汉英中介语的拙涩现象.本文阐述了汉英中介语的掘涩现象及其成因,进而论述了时这一问题的解决办法及其对写作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从中介语理论看英语语音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洁 《天津教育》2005,(1):55-55
美国语言学家塞林格在1972年提出了中介语理论。这种理论认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一种特定的语言系统,这种语言系统在语音、词汇、语法、文化和交际等方面既不同于学习者的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而是一种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的正确形式逐渐靠拢的动态语言系统。本文从中介语理论入手,分析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向标准英语语音过渡的中介语系统,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语音教学。  相似文献   

18.
中介语是介于母语与目标语之间的发展连续体.本文通过对我国交际教学法现状的透视,对中介语特点的分析,得出中介语在交际教学法课堂上具有积极作用的结论.主张在交际教学过程中运用中介语来提高外语习得者的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中介语母语痕迹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介语是二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可视的、高度结构化的语言输出现象。中介语的形成离不开母语的迁移作用。由于受到母语的迁移作用,中介语中留下许多的母语痕迹。对中介语的研究有利于更好地了解二语学习者语言学习的一般性规律。  相似文献   

20.
中介语是二语习得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出现在第二外语学习过程中的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语言系统,具有系统性、渗透性、动态性和僵化性等特点,对目的语的学习有直接影响。中介语和语言迁移有着密切的联系。语言迁移是指来自母语和已习得的其他语言对目的语学习的影响。它分为正迁移、负迁移和零迁移。通过英汉对比,在语音、词汇、句法、语义和文化背景层面上分析了中介语在汉语中的负迁移现象,可以帮助外语学习者利用母语知识,减少母语的干扰,消除母语负迁移,提高第二语言习得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