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5 毫秒
1.
大众传播已进入微博时代,微博具有的信息传播优势使得报纸通过加强对微博的运用来发展壮大自己。当下报纸运用微博的方式主要有采用微博信源、开设微博言论专栏、开设官方微博和记者编辑开设个人微博等。同时报纸对微博的运用应加强对微博信源的核实,注意对微博信源进行深度加工,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记者微博是以个人身份还是以职业身份发言?这是记者微博面临的现实困惑。记者微博是专业媒体与社交媒体业务对接、融合发展的有效平台.记者微博的问责和管理应该按照尊重记者言论自由、符合新闻职业道德规范、公共利益高于一切这三项原则进行。  相似文献   

3.
微博作为全球首家上市的中文社交媒体,是我国当前活跃度最高的一家社交网络新闻媒体."微博改变世界,围观改变中国"不只是一句口号,更是传递了一种传播和服务的价值理念、营销理念.微博平台对所有人开放,使得民众可以随时将所见、所闻发布到微博上,微博的时效性是任何新闻媒体所无法比拟的.新闻媒体也意识到,微博是传播和营销的良好平台,另一方面,微博作为一个社会化、公开化的媒体平台,对于记者来说有着更重要的意义,透过微博可以发布即时新闻信息、评论观点;此外,通过互动能够及时了解到民众的观点、需求,使新闻信息能够更符合大众的需求,拉近公众与新闻媒体之间的距离.本文基于传播学中的5W模式对记者微博现象进行评述,指出记者微博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记者微博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新的交流渠道和工具层出不穷,而微博就是其中较重要的一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逐渐扮演着重要地位,也为纸媒记者的采访路径进行了极大的突破。因此纸媒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要不断拓宽路径,进而提高自身的采访效率和质量。本文主要对微博对纸媒记者带来的影响及采访路径的拓宽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5.
李妍 《新闻世界》2013,(11):102-103
自媒体是伴随博客、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交平台出现后的热词。进入自媒体时代后,"人人皆记者""人人皆媒体"的说法更是在社会上掀起一股热潮,作为推动自媒体发展的一大动力——微博,有着非常广泛的受众群体,微博受众参与网络社交有着种种心理。  相似文献   

6.
记者微博即开设主体人的身份是记者的微博。从实际情况来看,即使实行了实名制,记者微博的类型仍然很复杂。既有表明职业身份的,也有不表明职业身份的;有用实名的,也有不用实名的。由此在实际运作中,记者微博面临很多困惑。如何解决这些困惑涉及记者微博的问责和管理,以及健康、良性的网络舆论环境建设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信息交流以及传播工具在不断的出现,微博便是其中的一种,微博门槛比较低,字数也比较少,发布方便,能够将用户的观点和思想很好的表达出来。本文主要研究了微博环境下,记者的采访工作,并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希望能够帮助记者更好的做好采访工作。  相似文献   

8.
微博的影响力在与日俱增。基于微博传播速度的即时性、传播内容的自主性、传播方式的互动性、读取手段的简易性,越来越多的纸媒在应对微博带来的挑战时,更多地将之作为一种媒介与资源,纷纷探寻与微博完美结合的路径,诸如开设官方微博、记者编辑开通微博、开设与网络事件相关的版面等。《中山日报》也进行了上述尝试,并借2011年12月30日改版之机,将原来的网事版升级为微博版,将之作为常设版面之一。作为该版的责任编辑,笔者尝试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浅谈一下如何经营好地方党  相似文献   

9.
"微博现在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的热点,传播平台、媒体属性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加强互联网的微博管理问题也受到关注,我建议国家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强互联网以及微博管理,开微博的人,最好实行实名制。"①全国人大代表、著名歌唱家李丹阳两会期间在北京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微  相似文献   

10.
张颖 《新闻传播》2012,(4):144-145
微博作为社交型的新媒体,以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新闻传播者的自主性、交互性特点,正在悄然改变我们信息接收方式。同时,随着智能手机应用、3G技术的发展、微博用户量激增,微博成为当代传播格局中不可忽视的新力量,其不断彰显的传播力、影响力、冲击力,使传统媒体面临挑战。基于以上原因,本文对微博时代,传统媒体该如何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微博现在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的热点,传播平台、媒体属性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加强互联网的微博管理问题也受到关注,我建议国家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强互联网以及微博管理,开微博的人,最好实行实名制。"全国人大代表、著名歌唱家李丹阳两会期间在北京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微博实名制的问题在两会期间一经提出便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对于微博管理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微博仅用数年时间就实现了传统媒体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的用户积累.微博兼具媒体与社交功能,集合了手机短信、社交网站、博客和即时通信工具等四大产品的优点.它将播客、博客、社交网站整合为一体,并能够与手机终端以及诸多即时通信工具无障碍对接.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国内微博发展势头异常迅猛,微博的影响力毋庸置疑。面对这样一股来势汹汹的新兴力量,传统媒体必须思考、研究并探索应对微博的策略与方法。《衢州晚报》于2009年12月9日在新浪网上开设微博,以发表晚报的当日新闻为主,并关注当地的一些突发事件,截至目前为止共有粉丝25989名。晚报的大部分记者也在新浪网上开设了私人微博...  相似文献   

14.
《新闻界》2017,(5):2-8
社交媒体作为一种参与性媒介,是当今中国新闻从业者重要的信息搜集和意见表达平台。本文以当代中国职业记者为研究对象,以他们的微博使用为切入点,考察他们的社交媒体实践与职业角色认知。研究发现,中国新闻从业者最为看重的职业角色仍是中立式的信息传播者,但参与性的"监督与影响"角色的重要性有所提升。与此同时,在中国的微博场域中,社交媒体的使用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职业记者的角色认知,他们的媒介实践和角色认知都更多地受到组织宏观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自由与责任之间——媒体人基于微博的信息生产和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短两年间,微博不仅成为普通公众重要的信息沟通载体,也成为媒体人倚重的信息生产与传播平台.不少电视、广播、报纸和杂志进驻微博,开通官方账号;同时,传统媒体机构还鼓励记者编辑开设和使用微博.新闻从业者是活跃的微博用户群体,他们利用微博生产、发布和转播各类新闻和评论的数量和频率,远高于普通用户.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的发展,QQ、微博、微信等网络时代的社交手段已经融入现实生活。对大学生而言,微博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社交工具。作为一种通过关注好友和其他人来实时分享简短讯息的社交网络平台,微博在当下大学生社会交往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利用微博进行社交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扩展大学生的生活圈和人脉圈,又可以加快大学生获得信息的速度,但是也可能会遭受不良信息的侵扰。  相似文献   

17.
微博外交:美国驻华使馆微博使用情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交使馆对在驻国微博平台的使用,是一种新的外交模式,它使得国际交流呈现出人格化、民间化、互动化的特色.这种无需中介、直接到达的优势,日益在各国公共外交活动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美国驻华微博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驻华使领馆(或其直属单位)开设的官方微博.二是驻华外交官的个人微博,其风格较为个人化.三是美国州政府机构开设的官方微博,多与赴美观光旅游有关.  相似文献   

18.
科技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微博、微信等新生事物的崛起带来社交软件的更新换代,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新型社交软件以摧枯拉朽之势在当今社会形成一场科技与伦理的对峙,人们一边谴责高科技的渗透侵犯个人隐私,一边对不断新生的社交软件趋之若鹜。本文将着眼于当今社会的舆论焦点,从微信、微博入手探究新型社交软件的特点、影响,以及社交软件的未来发展方向,对预测社交软件未来发展趋势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辰瑶 《现代传播》2013,35(1):45-50
记者发微博已经成为一种较普遍的现象,其对新闻生产可能带来的影响是新闻学界和业界讨论的热点话题。但是现有的讨论多基于人们对明星记者微博和与某些热点事件相关的记者微博的观察,而对其他情况下的记者微博现象缺乏总体观照。本文试图通过实证研究,探讨具有差异性的新闻生产者群体在日常语境下的微博使用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与回应记者微博与新闻实践的可能关系。本文的意义在于提出一种观察记者微博的新视角,丰富对记者微博现象的理解,并避免对这类现象过度想象。  相似文献   

20.
微博是当下最受关注的社交媒体平台之一,微博意见领袖是微博内容的信息提供者,也是微博受到关注的基础,本文分析了微博意见领袖的特征及影响,对微博意见领袖的管理与引导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