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谜语一种供人猜设的游戏.谜语由谜面和谜底组成.谜面是设谜者示意、猜谜者推理的桥梁.因而谜语从设立到被猜出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本文运用语用学的关联理论阐释谜语中谜面和谜底的关联性,诠释设谜和猜谜的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2.
谜语之最     
《中学生阅读》2007,(7):55-55
谜语是有益健康的文字游戏。谜语有不按什么谜格编拟的,也就是自由体谜语,也有按谜格编拟的。下面仅就常见的谜语的几种格介绍一下:  相似文献   

3.
藏头成语谜     
阿强写了一个谜语,但没有谜面,只要你在下面的空格里填上适当的字,使每一竖行组成一个四字成语。填上的字就是谜面,请你猜一地名。藏头成语谜@一休  相似文献   

4.
谜格也称谜律,就是在某些谜语制谜和猜谜的时候,必须遵守的各种特殊格式。不是所有的谜语都要用“格”,但凡是用格的谜语就得按各种格的规定来  相似文献   

5.
方程谜指谜面采用数学方程的形式,方程中既有未知数,也有数字和文字的谜语,它是数学谜的一种。猜迷时,根据汉字结构,通过解方程,找出未知数代表的汉字,就是谜底。例如:“X÷森=3”,打一字,谜底为“杂”,因为X=3×森=9木,9个木是“杂”。  相似文献   

6.
谜语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谜语又称民间谜语,包括儿童谜语及猜谜形式的山歌等;广义的谜语则还包含灯谜。可以这样说:谜语分为民问谜语和灯谜两大类。它们都由谜面、谜目和谜底构成,又有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7.
古希腊有个故事。大路边有个人面狮身的女妖.总要出一个古怪的谜语让过路者猜.猜不出就把过路者吃掉.年复一年,她吃了许多人。提起她。人人胆战心惊。那么。这是个什么谜语呢?这就是:“谁早晨四条腿:中午两条腿:傍晚三条腿?”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谜语?《辞海》这样解释:“用锻炼智力的、游戏性的简练语句,分为谜底与谜面,出谜者说出谜面、猜谜者猜出谜底。诞生于中国文明社会初期。既有民间文学作品,也有文人之作。”我自幼喜欢谜语,学生时代也喜欢谜语,长大后成了人民教师的我,也一样喜欢谜语。在教学实践中,我领悟到:谜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9.
谜语是由谜面和谜底两部分组成,谜语就是给出谜面.由猜谜者根据谜面猜出谜底.而数学谜语,是学生课余的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文体活动,它的形式多种多样.五彩缤纷.富有挑战性.通过此项活动.能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陶冶情操.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相似文献   

10.
谜语是一种有益于开启智力、拓展知识的文字游戏,雅俗共赏,老幼皆宜。谜语由谜面和谜底组成。谜面多是暗射事物的隐语,谜底就是暗射的事物。如“故居”(猜一著名作家),谜底是“老舍”;“麻房子,红帐子,里头住着白胖子”(打一食品),谜底是“花生”。  相似文献   

11.
会意法即通过谜面的意思去领会谜底。如谜面“重逢”(打一字)。重逢的意思是“又见面”,合成谜底“观”字。也有的谜需要从反面去联想。这主要是从“反义词”方面去下功夫。例如谜面“生产必须出正品”(猜一成语),谜底是“不可造次”。  相似文献   

12.
在谜语中 ,要数物谜的数量最多。这类谜语通常以学生经常接触到的具体事物作谜底 ,用韵文的形式、借生动的比喻和形象化的描述构成谜面 ,谜面巧妙地隐藏着谜底 ,给学生提供猜测的线索和依据。语文教学中的猜谜 ,有别于其他场合的猜谜 ,它着眼于引导学生了解事物间的联系 ,培养学生抓住特点认识事物的能力 ,同时在读谜、猜谜、编谜过程中学习和掌握语文基础知识。一、读懂谜面 ,把握特点猜谜 ,实际上就是通过对谜面字、词、句的理解来揭示谜底。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读懂谜面 ,有了整体印象后 ,再指导学生一边读 ,一边想 ,抓住…  相似文献   

13.
谜语探秘     
“钳子一双,尖刀八把,身披铠甲,横行天下。”小朋友们,你能根据这四句话猜出这是什么动物吗?对了,是螃蟹。猜谜语是我们课外生活中经常进行的一项活动,它不但可以帮助我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而且能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智力水平,是一项深受同学们喜爱的文娱活动。谜语一般由谜面、谜目和谜底三部分组成。谜面是谜语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谜语的已知条件或线索,通常由两句至四句一组的歌谣、韵句组成。例如:小小诸葛亮,稳坐中军帐,摆开八卦阵,单捉飞来将。这就是谜面。谜目也是谜语的已知条件之一,它为我们提供了谜底的所属范围…  相似文献   

14.
教你猜字谜     
友友 《小朋友》2004,(6):2004
离合法将谜面上有关字的偏旁、部首、笔画拆分后,用剩下的部分组合成一个新的字,即谜底。这种方法就叫离合法。比如猜“他也去,怎放心”这个谜面,“他”字中的“也”去掉,剩“亻”;“怎”字放掉“心”,剩“乍”。“亻”和“乍”合起来,即谜底“作”。请你运用离合法,猜一猜下面的字谜。半字法当谜面上出现有“半”字时,猜谜底时就将谜面上的有关字各取一半来组合成谜底。这是离合法的一种特殊现象。比如猜“说对一半”,可取“说”字的左半部和“对”字的右半部,“讠”、“寸”一合,谜底就出来了,是个“讨”字。请你运用半字法,猜一猜下面的…  相似文献   

15.
一得集     
孩子们都喜欢猜谜语,一般是老师说谜面,孩子们说谜底,时间长了,孩子们就不太感兴趣了。有一次,我对孩子们说:“今天,由你们来说谜请给老师和其他小朋友猜。”孩子们的积极性一下子被提高了,你说一个,我说一个,有的是父母教的,有的是听别人说的,也有的是孩子们自己编的,师生一齐猜,课堂气氛活跃极了。过后,孩子们仍兴致勃勃地对我说:“老师,以后我们还说谜语给你猜。”  相似文献   

16.
谜语是指暗射事物或文字供人猜测的隐语,也是儿童文学的一种特殊形式。谜语作为锻炼智力的一种游戏,深受儿童的喜爱。它一般具有这样几个特点:一、谜语常用隐喻或描写的方法作出谜面,供人猜测。小学语文第二册第17课《谜语》中,第一个谜语的谜底是空气。谜面是“摸不着,看不到,没有颜色没味道。”把空气的特点描绘得生动形象,使猜者马上就会产生联想,直到把谜底猜出来。二、谜语有着诗歌的韵律,读起来琅琅上口。小学语文第三册第9课有三个谜语,每一个谜语的二、四句都押韵,声调和谐,富有节奏。三、谜语有简炼,形象、生动的语言,便于儿童朗读、理解和记忆。  相似文献   

17.
同谜之趣春光明媚时节,几位王府的奶奶同游虎丘山。她们逛完剑池,坐在青石板上猜字。李奶奶先开头,说:“去一人还有一口,去一口还有一人。”这谜很快被猜对了。王奶奶接着说:“我的谜面和李奶奶的一样——去一人还有一口, ”很快,她的也被猜对了。  相似文献   

18.
藏头成语谜     
阿强写了一个谜语,但没有谜面,请你在下面的空格里填上适当的字,使每一竖行组成一个四字成语。填上的字就是谜面,请你猜一地名。  相似文献   

19.
家庭猜谜会     
今天吃好晚饭,我正觉得无聊,忽然想到语文课上老师教我们制的谜语,就向大家提议:“我们来举行一个猜谜会吧!”全家人一致赞同。我又出了个点子:“我们每人至少出一个谜面,让指定的人猜,谁没有猜对,谁就整理一天房间。”大家都很有信心:“这个办法好,不过,要给几分钟思考的时间。”稍做准备,猜谜会就在我房间里开始了。我拿着手电筒当作麦克风,站在床上开始出题:“一楼加一楼,楼楼出状元,上面飘白云,下面开红花。打一厨具。请爸爸猜。”爸爸左思右想,就是猜不出来,急得他把眼镜推了又推,真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妈妈看了爸爸的窘相,咧开…  相似文献   

20.
古希腊有个故事。 大路边有个人面狮身的女妖,总要出一个古怪的谜语让过路者猜,猜不出就把过路者吃掉,年复一年,她吃了许多人。提起她,人人胆战心惊。那么,这是个什么谜语呢?这就是:“谁早晨四条腿,中午两条腿,傍晚三条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